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問題與建議論文

才智咖 人氣:1.13W

相信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尤其是作文中不可忽視的議論文,議論文具有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的特點。優秀的議論文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問題與建議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問題與建議論文

摘 要: 

繼續教育是面向學校教育之後所有社會成員特別是成人的教育活動,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拓寬群眾知識面、順應當代多模式教育,多元複合和高層次的教育,更是實現科學技術、經濟發展的新型教育種類之一。分析巨集觀經濟背景下繼續教育的發展現狀,進一步探尋繼續教育經濟效益的評估內容,總結前人關於繼續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以為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提供理論和現實依據,併為繼續教育的長久發展提供評估依據。

關鍵詞:

繼續教育; 巨集觀經濟; 評估; 經濟效益;

引言:

繼續教育是巨集觀經濟背景下,立足高校發展現狀,窺見現代教育精粹,複合高等教育、遠端教育、學歷提升再教育發展規律的體現。從本質上來看,繼續教育秉持“計劃招生,擇優錄取”的辦學原則,並與現代教育體制息息相關,且發揮社會職能,需遵循教育發展規律並在運作模式上與市場競爭間密不可分。立足巨集觀經濟條件,需綜合評估其經濟效益,並剖析期間存在的問題,以通過問題解決路徑在夾縫中獲得對“風險”的最大掌控並獲得經濟效益成效最大化。

一、巨集觀經濟視域下繼續教育發展現狀

繼續教育培養社會從業人員,主要招生型別以自主報考為主。從錄取比例來看,多以計劃性指導形式為主並與普通本科教育考試報考率持平。在培養目標上,主要面向崗位進行著力,以科技素質為參照物,注重崗位技能和應用。教學形式多樣,包括非全日制、遠端教學或“一對一”面授,在培養內容上,多於現代企業接軌,並以碎片化、模組化或慕課教學等為主。師資力量上,多以校內空擋、退休教師、外聘教師、專業培訓師、研究生或企業成功人士為主。辦學方式上以開放式或校企合作、中外辦學等為主。在辦學資源上,多以學校部分投入(如學校品牌、管理人工和辦公設施和場所),主要靠吸納社會資源辦學,如建立學習中心、教學站為主。而國家政策的邊緣化、產業化,則成為繼續教育無以為繼的風險存在的基本因素[1,2]。

加之,國家在繼續教育上的辦學政策不明朗,網路高等教育試點的展開舉步維艱、止步不前,且高校參與積極性不足,試點審批期間准入機制無法與全日制高等教育相持平,這也決定了高校觀望期間繼續教育經濟效益低迷的主因。

二、繼續教育經濟效益風險原因分析

巨集觀經濟背景下,繼續教育產權明晰傾向趨於高風險境地,這就決定了繼續教育不得不從風險行為控制上加以補償,並將風險轉嫁。

1、生源經濟效益。

以遠端教育為例,生源作為其生存發展的根基,也是其經濟效益風險存在的根本。從學員招生來看,網路教育停止招收全日制學員,教育部頒發現代遠端教育試點政策。從學歷到能力的轉變中,遠端教育的規範化管理在不同地區所獲得經濟效益不一,並在競爭層面逐漸浮現出不同的效益結果。而現實情況是,包括網路高等教育在內的低成本教學平臺建設中,受專業型別限制和公共基礎課、通識課一次性投入師資力量等因素影響,直接導致學生大規模湧入並呈現出驚人的擴張態勢[3]。

而與之相反的是,經濟風險的危急值也愈高。單專業而言,需要融入市場研發、宣傳投資及其網頁製作等投入,而週期內招生規模效應受不可抗因素影響,無疑在整個網路辦學週期內無法滿足既定投資要求,壟斷性試點同時又成為高校生源風險存在的主因,唯有無休止的招生才能彌補前期投產的虧空。

2、辦學質量經濟效益。

教學狀態和校內資源受辦學期間的不穩定性影響,指導、輔導、實驗、實訓路徑的何去何從,歸根結底在於辦學質量的高低。統觀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中,繼續教育的培訓目標、模組化教學形式、“快餐文化”的主宰喜愛,學科體系結構調整、知識體系結構追蹤、專業調研、跟蹤訪視和教科研等經濟效益風險與市場的“教學質量”,學員上線率、專業規模、教師導學、網上互動式討論等缺位和不足間關聯度甚廣。

3、規範化管理經濟效益。

社會資源的穩定性支援是繼續教育得以為繼的根本,也是評估其遠期經濟效益中不可估量的內容。遠端教育學習中心的函授中,在教學資源評估、招生宣傳及其線上線下互動之中,無不需要學習支援系統、代收學雜費系統、考務資訊系統、實驗實訓基地基建設施等作為繼續教育成本管理的核心和重點[4]。誠然,繼續教育的功利性使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民營企業合作部門、招生違規行為、隱性消費、非嚴肅考紀行為等為經管部門的信譽造成了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統觀政策之於高校學生權益保護和學習社會星星塑造,無一不需要規範化管理作為經濟效益衡量的關鍵。

4、邊緣化地位經濟效益。

繼續教育受現代高等教育影響,在辦學情感態度上,多處於邊緣化地位,且在辦學途徑中不予全日制高等教育衝突,並不擠佔其資源環境,並在資源合作共享實踐中,受制於主管部門、辦學資質、文憑,產業鏈滾動舉步維艱。在創收指標的逼迫下,繼續教育辦學心態的衡量使得招生中介大撈一把。

三、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理念及建議

1、經濟效益評估理念。

從概念來講,教育經濟效益以統計計量的方法說明教育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效果,揭示教育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經濟效益評估理念的誕生主要源自鼓勵競爭、避免急功近利的盲目操作辦學導致的辦學風險,從利益層面把握最佳經濟效益獲得時機。同時,將規避風險、合理轉嫁作為辦學目標、規模拓展、合同執行及其風險預測評估、責任共擔作為司法條件的主要依據。基於此,以該理念為基礎的預警機制建立之於繼續教育成本預算、立項選擇、媒體佈置、上下級協調、主動權掌握和風險止損等態勢猛烈[5]。此外,合作辦學作為明確雙方責、權、利的依據,能最大限度地實現繼續教育的成本最低化和風險最小化。

2、經濟效益評估建議。

辦學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主要得益於風險控制、目標辦學可承受範圍、戰略規劃等環節。各利益方間的資訊互動、業務接洽、財務報表統計及其流程化管理,均需要以市場為知識提升關鍵,以行業企業轉型時期對人才的渴求和市場份額、優質資源開發、理性消費等為動因。從優勢作用分析來看,充分發揮資源盤點優勢、調動優質資源參與繼續教育辦學、謀求差異化發展,以政府政策為先導;規避短板,在體制和機制中引入外部資源並評估價效比後在學校整體承重範圍內降低學院包袱。堅持依法辦學的底線參與合作,能為主辦方、學生及其社會間謀求最佳社會效能。

尋求資源優勢互補、甄別並與法人(單位)合作、營設辦學的良好內環境如政策體制和執行機制上、合作辦學中,走司法路徑尋求最佳經濟庇護。拷問和審視市場和合作方誠信,需秉持全程監管,摒棄效益分賬;嚴格招生宣傳、學籍資訊稽核、學習支援服務、網路平臺運維、實驗實訓輔助、考務組織、經費往來等監管細則[6]。量化評估須分階段進行,多在直觀性、可比性及其可行性指標體系中,做還初期、早期、後期的全程評估。為避免內部管辦分離,需要學校和其他職能部門各施其職。

四、巨集觀經濟背景下提升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體系的作用

1、基於繼續教育質量和經濟效益的評估路徑,須從轉變教育觀念開始,順應教育部號召,大力推行繼續教育,並在日益增多的培訓機構中達到滿意的培訓效果。在注重繼續教育學歷的同時,不忽略技能培訓之於個人素質提高的促進作用。在明確的辦學指導思想中,從培訓機構、辦學理念、辦學質量、教育評價體系上考慮學員的現實條件,並做到分層次教學。培訓機構重需重視辦學社會效益,並根據區域性和行業性確定服務方向。在評估環節將辦學合法化硬性條件和教學質量作為評估重點,並做好中期建議和後期更改。

2、優化多元評價方法的應用,提升教師教學積極性,讓學員更好地參與教學活動,避免單一評價技術手段的滯後性和流於表面。在教學標準評價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調查走訪和學生綜合成績瞭解整體上提升評價的經濟性。積極的評價是繼續教育興趣化的源泉,也是教育工作的積極、主動性和教學效率及其職業責任感的表現。

3、在評價機制和指標上進行改善。具體表現為設定好指標系統、權重系統和評價標準系統,以真正發揮評價體系作用。改變以往單調的繼續教育評價體系指標,在高校和機構經濟效益相脫離的具體實際中,正視形成初擬、二篩、權重確定、評價標準擬定的評價機制並動態調整[7]。

繼續教育學院發展中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問題和挑戰,使得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舉的構想舉步維艱。一方面,學院經濟效益發展和社會職能中需要依託培訓工作質量水平提升,以及教育培訓工作安全生產和風險防控強化、各大學不同專業間多學科多院系合作等資源整合有待進一步提升,同時在制度化、專案管理實踐及其督查力度、規範化管理中,促進繼續教育的穩健發展。同時,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推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構建終身教育體系下成人高等學歷教育、非學歷培訓教育、遠端網路教育的統籌、協調、組織和管理。

參考文獻

[1]談麗華.高職院校開展企業職工培訓體制機制研究[J].中國市場,2019,(11):174-175.

[2]斯麗娟,夏瑀,陶傑,等.旅遊精準扶貧績效影響因子研究———基於可持續生計理論[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29-38.

[3]吳廣良.繼續教育經濟效益評估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12):158-160.

[4] 何履勝,閆智勇.繼續教育內部經濟效益的評估[J].繼續教育研究,2010,(3):4-6.

[5]羅能,毋丹丹.繼續教育外部績效的評估與繼續教育績效的綜合評價方式[J].繼續教育研究,2010,(3):1-3.

[6]何履勝,閆智勇.繼續教育內部經濟效益的評估[J].繼續教育研究,2010,(3).

[7] 羅能,毋丹丹.繼續教育外部績效的評估與繼續教育績效的綜合評價方式[J].繼續教育研究,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