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媒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問的關係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6.31K

論文關鍵詞:“超級女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淺議媒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問的關係的論文

論文摘要:2005年是“超級女聲”取得空前成績的一年。李宇春的異軍突起讓“超級女聲”的影響力瞬間上升到國際地位,2006年的“超級女聲”在做強做大“超女”品牌的同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使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駕齊驅,步步為贏。

2005年是“超級女聲”取得空前成績的一年。李宇春的異軍突起讓“超級女聲”的影響力瞬間上升到國際地位。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平民偶像能像李宇春這樣如此神速地躥紅國際舞臺。2006年的“超級女聲”在做強做大“超女”品牌的同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使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駕齊驅,步步為贏。特別是面對2006年中國氾濫的電視選秀市場,“超級女聲”依然憑藉其穩固的市場佔有率,良好的品牌影響力,獨到的市場化運作,以及千百電視工作者集體智慧的節目策劃等等天時、地利、人和的多重因素,繼續穩坐電視選秀節目和娛樂節目“龍頭老大”的寶座。無論是“超級女聲”品牌的社會效益還是經濟效益,還沒有哪一檔選秀節目能夠企及。

一、社會效益是前提

作為主辦方的湖南衛視一直以來都是走在娛樂最前沿的省臺,是娛樂界的領頭羊,風向標。在短短三年的時間裡能把一檔娛樂選秀節日做到具有國際影響力,其商業操作、策劃、包裝等等,無疑都是成功的。但“超級女聲”成功後所引發的嚴重跟風現象應當是湖南衛視最感頭痛的事情。特別是“超級女聲”的節目賽制被一大批選秀節目所克隆,很多類似電視選秀節目動不動就PK,A進B的晉級賽被廣泛盜用。有些節目更加直接,連節目的程式都不去修改,而直接套用“超級女聲”的操作模式。眾多此類行為加劇了電視選秀節目的惡性競爭,同時也凸現了我國對於產權保護方面的不健全。而這也正從另一個方面凸現了“超級女聲”的優勢。尤其是純女性比賽和整體的比賽賽制、規則等方面,都是咱們中國電視工作者智慧的結晶。否則,也不會出現異常重視品牌保護的國際大型傳媒機構要購買“超級女聲”的電視節目製作模式和純節目帶的情況。

這裡所要闡敘的媒介的社會效益,依我看來就是“超級女聲”這個品牌的社會影響力了。試問,在社會影響力已經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我們還用得著發愁經濟效益這等問題了嗎?大量湧入的廣告贊助商,爭相的為能得到欄目的黃金時間段而拼得你死我活。在招商會上,一千萬一千萬的叫價爭奪,那更是屢見不鮮的事情。當然這幕後笑的最開懷的沒過於湖南衛視以及天娛傳媒了。姑且先不談這些,總之,能滿足受眾的節目就是好節目。正如吳海榮說道的“滿足受眾的需求並不必然導致損害傳媒的社會效益;滿足受眾的要求既是傳媒社會效益的要求的基礎。也是傳媒經濟效益的要求和基礎;滿足受眾的需求並不必然產生傳媒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矛盾,相反,正是二者相互統一的要求和基礎”。超級女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湖南衛視能把一檔娛樂節目在短短三年的時間早做到國際影響,其商業操作、策劃等等,無疑都是非常成功的。

而這一娛樂節目之所以風馳電掣般的風靡華夏大地,引得無數男女高聲尖叫,其中最主要打動大家的原因,應該就是一“超女精神”了。而它最具特點的體現就是:在時下年輕一代缺少信仰的時候,“超女”給了她們激勵,激勵她們勇於拼搏、自強不息,讓每一個有夢想的女孩有了一個施展拳腳的空間,並讓她們在同一個競爭平臺上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

曾經有這樣的說法;我想唱歌可是不敢唱,小聲哼哼還得東張西望。如今,“超級女聲”完全顛覆了那個時代的烙印,給“超女”足夠的表現空問,讓自由歌唱成為精神煥發、積極進取的奏鳴曲。而每一個到“超級女聲”舞臺的人都是需要勇氣的。從18歲到80歲,無論年齡差異多大,地域差異有多大,她們都在“超女”的舞臺上想唱就唱,唱得響亮。這應該也是21世紀的中國人精神面貌的一個縮影。就象每個人部在找尋屬於自己的快樂。在“超級女聲”舞臺上,快樂是屬於大家的,不管歌唱得怎麼樣,開心、快樂無疑是最重要的。可以說,“超級女聲”是一場署名快樂的精神盛宴。當然,“超女”舞臺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誠如今年年度總冠軍“尚雯婕”的黑馬傳奇,所能映證的是:只有平凡的人才能創造奇蹟,打拼出人生的精彩。

同樣,站在“超女”舞臺上的每一位超女都是堅強的。面臨一場場殘酷的PK,她們用她們的堅強感染並激勵了更多的年輕人選擇堅強。

超女感動天下。“快樂中國,感動中國”,是湖南衛視的品牌宗旨。在這個“娛樂並營銷著”的時代,大眾早已開始了他們的狂歡,這種狂歡是自發的,不由自主的。生活中充滿意趣,生活中充滿嚮往,生活中充滿歡樂,生活中充滿微笑的意味。參加這個狂歡的不僅是大眾,同樣還要有商家,他們的“上帝”需要他們同樣提供感動與快樂。

人的一生是在故事中度過的。故事的本質是要通過情節感動人心。在媒介經營當中注入戲劇性,將使其在必要的時候像戲劇情節那樣曲折、突如其來或激動人心!“超級女聲”

真正做到讓粉絲們一次又次地在“PK故事”中被感動。每位超女都是粉絲們自己選出來的明星,都是一個一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生動、感動人心的勵志故事,這應該就是“超級女聲”成功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當“超女”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等一起為“超女”吶喊助威的時候;當“超女”們走進聾啞學校,和聾啞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在湘南出現災情的時候,“超女”們站在了公益舞臺上,為災區群眾募捐的時候……太多的公益之舉,讓“超級女聲”的意義又更加的深遠了。

總之,能夠讓中國人感動並快樂的品牌,很有可能成為中國馳名品牌:能夠讓全世界感動並快樂的品牌,很有可能成為國際著名品牌。品牌的影響力越大,社會效益也就越大,同時創收也就越來越可觀了。由此,社會效益作為成功的前提是非常重要的。

二、經濟效益是基礎

很明顯,“超女”就是一件產品。早在1952年,美國廣告專家羅瑟·裡夫斯就第一次提出了將人作為產品的推銷觀念。他利用自己的宣傳推銷才能向美國公眾們出售了總統候選人德懷特·艾森豪威爾。裡夫斯使用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並製作了內容重複而醒目的標語,再加上採用大街上採訪行人的方式,來推銷宣傳這位在當時尚未身顯名揚的將軍。在裡夫斯的這次宣傳推銷活動中,艾森豪威爾完全是作為一個產品出現的。把人作為被推銷的產品在當時是一次觀念上的革命。所以,明星就應該被提供給市場,甚至可以說,走向市場是成為明星的必要條件。演藝公司和明星所做的種種努力,如培訓、包裝、宣傳等,都是為了把明星推向市場,並能在市場上取得一席之地。近期頗受矚目的超女們,如唐笑、REBORN、厲娜、譚維維,是有望繼去年李宇春、張靚穎、周筆暢之後成為天娛娛樂事業中的新女主角。

但要想成為明星,同樣必須首先被推向市場,成為被大眾消費的演藝商品,並且只有在被費的過程中,贏得大眾的喜愛,才能成為真正的明星。商品遵循著優勝劣汰的規律,超女們也如此。你銷售形勢好、被大眾喜愛,你就是明星,你的價值也就越大,反之,你就沒有什麼價值。而我們粉絲對超女的崇拜,也只不過是對一件精美的商品的崇拜而已。但是超女們又是一件特殊的商品,她們可以極大地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缺少她們,我們的生活的色彩也會變得單調。超女們又能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給經濟公司帶來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所以,超女們是市場上一種不可缺少的商品。而聰明的湖南衛視和天娛傳媒,充分認識到了她們存在的價值,在今年同步推出了超女娃娃的活動,進而又給商家提供了一個亮點。在之後陸續登場的電視劇,音樂劇,專集,遊戲,玩具以及冠名的時尚衣服,飾品等等我們無法預測到的東西,都會給他們帶來一個又一個的商機。他們不會擔心商品的銷售,因為在每一個超女的背後還有一大群支援她們的粉絲存在。這其中的利潤空間,經濟效益也都是我們無法去估計的。

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內在聯絡

上續談到的種種問題,在敘述其中任何一個效益的時候,都免不了會發現另一個效益的影子存在。身處一切都變幻不定、一切都容易成為過眼煙雲的快餐年代,不管是報業還是廣播電視,要想得到雙贏,決非是一件易事。面對如此競爭的壓力,只有不斷的創新才是唯一的出路。陳勇在他的《試論新聞媒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中有提到:“市場的需求和競爭的壓力促使新聞傳媒在方式上不斷的推陳出新,新的欄目,新的表達技巧也應當不斷的湧現。對於超級女聲的不斷創新,王平從地域文化和競爭壓力上進行了解讀。她說,湖南人做電視有很多先天的不足,湖南與上海、北京、廣州等大都市的差距就在於地域不同,所以湖南衛視太需要創新了,做超女有壓力,不做超女也有壓力,這種壓力主要來自體制和競爭。在超女出現之前,也有很多類似的選秀節目,但超女之所以受到這麼大的關注,是因為時代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

“我們在2005年的時候,發現觀眾對超女選手的喜愛,視同己出,已不是簡單的欣賞和喜歡。超女選手是幸運的一群音樂愛好者,像她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如此高頻率的在大眾面前亮相和表演,是別的節目很難實現的。”王平認為,今年的超女節目,從設計到內容,比去年更成熟。從觀眾的忠誠度、收視率、觀感上趨向正常化。從節目上來說,完善不易,突破更難。今後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因為超女最好的內容和形式還沒有找到,觀眾的心態也沒有固定下來,湖南衛視還需要創新。

有這樣的資料:2005年湖南衛視的收視率3.4%,安徽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等差不多都是以百分之一上下的樣子排在後面,去年的廣告額,湖南六億多,安徽五億多,上海,北京和浙江臺也都是五億或四億的樣子_更多人喜歡把原因歸咎於電視臺的影響力,去年的超級女生即是例子,以其空前的收視份額和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注意力影響,與幾千萬的廣告和贊助額想結合。引用湖南臺某負責人的話說,湖南臺現在的成就更多是社會稱譽帶動的經濟效益,不管怎樣,超女在一片的紛紛擾擾中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關注娛樂,關注民生。以社會效益為前提,經濟效益為基礎,兩者相互統一,相互依存。正如“想唱就唱,唱得響亮”所彰顯的一樣,“2006超級女聲”用她們的方式,感染感動了億萬電視觀眾,唱出了屬於這個時代最強勢的音符和最和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