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遊戲教學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才智咖 人氣:8.66K

摘要:遊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種教學手段。遊戲教學有助於激發兒童的學習動機,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兒童身心和智力的發展,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遊戲教學是兒童英語教育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

談遊戲教學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遊戲教學 兒童 英語教育兒童


兒童英語教育的物件一般是 3-12 歲的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好奇、好動、好玩、好勝、好表揚(“五好”),如何從孩子的實際出發,既不違揹他們的天性,又可以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呢?遊戲就可以做這個橋樑。卡羅琳說:“孩子們的工作就是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的思維是他們最願意接受的。”而遊戲滿足了兒童的天性,遊戲教學則把許多枯燥的學習內容和機械操練變成了充滿趣味性的各種遊戲活動,實現了“寓教於樂”,達到了教育與娛樂的雙重目的。
一、遊戲教學的意義
遊戲教學是一種建立在以老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活動和主動探索的基礎上的教學手段,在遊戲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使學生在自由、平等、溫馨、合作的氣氛中充分的活動,獲得身心全面發展。因此,遊戲教學的順利開展必須建立在兒童良好的心理環境基礎上。遊戲的心理環境是教師憑藉自己的言行舉止,創造出一個使兒童感到安全、溫暖、寬容,便於平等、合作的氛圍,使兒童積極地去探索周圍環境,用各種方法使用操作玩具和遊戲材料並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遊戲教學有利於體現兒童的主體精神,讓其在寬鬆的教學環境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發展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遊戲教學的優勢主要在於使教師通過兒童的動態活動以及他們在集體競爭中的表現發現兒童的自覺心理、情感、意志、組織紀律性、性格、興趣、愛好和人際交往等所表現的心態。遊戲中的猜測性、趣味性、對抗性等因素滿足了兒童的“五好”心理,使兒童的注意力集中,身心處於愉悅狀態,這時是他們學習效率最佳的時候,並且遊戲教學淡化了教學難點,兒童學習沒負擔,學習信心增強,有利於兒童建立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態度,為以後的繼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通過遊戲讓兒童養成自覺遵守的習慣,比老師直接說教的效果要好很多。遊戲的不斷開展,也在鼓勵著兒童不斷地去嘗試,尤其對是一些天性比較內向的兒童,在輕鬆的環境裡有助於他們克服靦腆羞怯的心理障礙,積極開動大腦,不斷地提高智力水平,從而進入英語學習的良性迴圈。
二、遊戲設計的特點
兒童英語教學必須考慮學生的心理髮展階段的特點。兒童的心理活動規律表明:遊戲的成功與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於遊戲對兒童心理的滿足程度,遊戲越能滿足兒童的心理需求,就越容易成功。所以,設計遊戲要以兒童的心理特點為基礎,在遊戲規則和獎罰機制上最大限度地滿足兒童的心理需要。遊戲的設計至少應該具備以下幾種特點:
1. 目的性
設計遊戲時要先明確遊戲的目的,教師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遊戲。在遊戲規則上也要體現對教學內容的操練,每個遊戲均應為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比如是句子游戲還是單詞遊戲,是訓練聽力還是口語表達能力,都必須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使遊戲為語言知識的學習與運用服務,切不可單純為了遊戲而遊戲,否則就失去了遊戲教學的意義。如:你能聽見嗎?(Can you hear me?),即老師讀句子,學生如果聽見,則說:“yes”,聽不見則說:“no”,接著可以視情況增加難度,學生如果聽見,則重複或者翻譯句子,或者用這句話中的一個單詞造一個句子等。這個遊戲通過對學生的聽力訓練,向學生輸入一些與課文句型相似的句子,然後讓學生重複,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句型的創造性運用能力,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記憶效率。
2. 適宜性
遊戲本身有難易,進行遊戲時必須按照其難度差別,考慮不同階段學生的接受能力及遊戲的可操作性,做到由易到難、步步為營、因地制宜、逐步提高。遊戲的難易程度一定要適宜,太難的遊戲多數學生做不了,會導致遊戲操作失敗,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太容易了又不能激發興趣。針對不同班級、不同程度的學生,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安排最適宜的遊戲。如男生比女生多一倍的班級就不適合玩男女生對抗性的遊戲,因為顯失公平,失去了遊戲的意義;每組人數不同的班級在玩打電話(phone call)的遊戲時就要先調整好每組同學的人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