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端硯石眼的藝術美鑑賞知識

才智咖 人氣:1.22W

人性至靈,乃生雙瞳.

淺談端硯石眼的藝術美鑑賞知識

石亦有眼,巧奪天工.

黑睛朗朗,碧暈重重.

如珠剖蚌,如月麗空.

這是清代硯癖潘次耕在《端石硯賦》中對端硯石眼的精彩描述.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也成為歷代文人雅士、藏硯家們衡量端硯名貴與否的重要標準。

的確,端硯石眼,質地高潔,圓正明媚,細賦而晶瑩,活靈活現,十分罕見而名貴。自唐以來,許多帝王丞相、文官武將,名人騷客都對端硯石眼給予極高的評價和詳盡的描述,寫下了不少詩篇,並把有石眼的'端硯視為珍品爭相藏之。

其實,硯石上的小小石眼,在人們平常的審美視覺中似乎曇花一現,微不足道,但在創作的過程中如果沒有石眼做烘托與陪襯,題材也就顯得枯燥乏味,硯就沒有美的感覺。

因此,石眼在藝術的空間裡,就成為端硯藝術效果的閃亮點,發揮著工匠們無法代替的潛能作用。當人們去欣賞它的時候,總會漸漸地被他吸引、關注,使人賞心悅目,讓人越看越順眼,越看越著迷,越看越美妙,它神奇而撲迷,給人一種朦朦朧朧的、待人去探究、浮想的感覺。它超越了端硯本身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已成為人們追求端硯藝術完美的最高目標。

當我們在端硯設計的過程中看到一顆顆碧暈重重,活靈活氣的石眼,不禁為之振奮,又讓我們進入了無限遐想的空間:“它象冉冉升起的太陽,似豐盈皎潔的月亮,又象夜空中一顆顆閃爍不斷的星星,它在制硯大師們的創作中又成為神話傳說中的金丹;價值連城的夜明珠;烈焰滾滾的火球。由於石眼的形狀,神態顏色不盡相同,大小不同,雕刻大師們又將它巧妙設計運用為動物的眼睛,植物的花苞和果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