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改革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1W

優勝劣汰是競爭的基本法則,企業要生存發展,就必須苦練內功,採取各衝措施閣氏成本,以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進行生產經營,這樣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因此,現代企業管理必須更加關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須更加科學。然而,傳統成本管理由於存在諸多缺陷,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所以必須加以改革和完善。筆者認為,成本管理改革只有在對傳統成本管理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並吸收西方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礎上,才能正確把握成本管理改繭的方向,為我國成本管理的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提供借鑑。

成本管理改革論文

一、對我國傳統成本管理特點的分析

1.成本計劃方面,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和編制方法。尤其是在編製成本計劃階段的頂目測演算法在今天仍然是比較科學的。這一方法成本計劃閱氏額分為遞延陶氏額和計劃年度節約額,前者是指在計劃閱額中有一部分並非是在計劃年度採取了措施,而是由於上年末實際單位成本就比上年平均單位成本低而實現的降額;後者是指企業以上年末單位成本為基礎,依據計劃年度內採取的成本陶氏措施,測算求得的預計節約額。這樣可以清楚地看到成本計劃降低額中哪些是在上年末巳經實現的,哪些是計劃年度通過職工努力才能實現的節約額,而且測算的計劃節約額是在集中群眾智慧的基礎上,從各方面挖掘內部潛力,採取上下結合的方式,逐級進行綜合平衡,使成本計劃具有廣泛而堅實的群眾基礎。

2.成本控制方面(即成本曰常管理),針對不同的成本頂目採取了各衝倥制方法。例如,材料倥制實行限額發料制度,並通過分批核演算法或定額核算法對原材莊生產使用中的數量差異進行倥制;工資控制採用勞動定額、出勤率和非生產工時損失的倥制,以及制定編制定員、落實工資基金指標的方法來進行;費用倥制實行費用指標分解到責任單位,並通過費用限額手冊等方法對各單位費用支出進行反映和控制。上述方法的應用,對於控制損失的發生、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3.成本計算方面,創造了定額比例法,簡化了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成本分配問題;創造了平行結轉分步法,克服了在採用逐步結轉分步法時,下一步驟的產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驟的產品成本計算完畢後才能計算出來,而且本步驟的產品成本水平受到上一步驟成本水平影響的缺陷。既加速了成本計算,又便於對各步驟成本升降的分析和考核。推行了成本計算定額法,初步解決了成本的曰常控制問題,並有利於產品成本的定期分析,做到了成本核算同成本倥制、成本分析有機的結合。

4.在成本分析方面,一是有些企業從幵展一般的經濟分析發展到聯絡企業生產特點的.成本技術經濟分析;二是從單純的本期實際與計劃、本期與上期相比,發展到同行業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三是以企業為物件的成本分析發展到深入企業內部各核算單位的成本分析,並進一步擴大到部門的成本分析。這些做法使成本分析的廣度和深度有了發展,豐富了成本分析的內容。

5.成本管理民主化和群眾化方面,創造了成本指標歸□分級管理,將成本目標逐級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單位、班組和個入,作為各責任單位的成本控制標準,以保證成本指標的切實貫徹;建立了包?括班組經濟核算在內的廠內經濟核算制,核算和控制各部門、班組和個人的生產消耗,檢査分析分管指標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執行過程中的問題,採取有力措施保證成本指標的實現。可以說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責任會計的一衝表現形式。幵展了厂部、車間和班組三級成本分析活動,既實現了專業分析和群眾分析相結合,又句以發揚民主,集中群眾智慧,充分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

二、成本管理改革的優勢

1.首先在觀念上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普遍認識到,進行成本管理改革應當認真學習借鑑市場經濟已開發國家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經驗,廣幵思路,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同時要結合國情,加以吸收和深化。

2.成本管理工作向技術領域擴充套件,成本控制滲透到成本管理的各個環節。一些企業推行了成本目標管理、價值工程和產品質量成本管理。過去,管理只限於生產領域,對產品設計成本沒有進行控制。其實,產品成本的高低主要取決於產品設計是否合理。設計不合理、用料超標會造成先天性浪費和損失。幵展了成本目標管理後,在新產品設計之前,根據預期的售價減去目標利潤和稅金,求得產品的設計@標成本,以此控制產品成本,從而保證新產品不僅在技術上是先進的,而且在經濟上也是合理的。我國一些企業在幵展成本目標管理時,實行全過程、全部門、全員成本目標管理,把目標成本作為價值工程的奮鬥目標,把價值工程作為實現目標成本的手段,從而使成本@標管理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為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幵闢了新的途徑。

3.實際工作中對傳統產品成本核算作了改革,以充分發揮成本核算的作用。在改革中注意加強了成本會計基礎工作的力度,並提出成本核算資訊主要滿足微觀經營管理的需要,同時也要適應巨集觀經濟管理的要求,以便更好地滿足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需要。區分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使成本核算更好地滿足成本預測和成本決策的要求。

三、成本改革的總體思路

1.預先制定各種產品各頂成本’作為職工努力的目標,及衡量實際成本冇約或超支的尺度,實現成本的事前控制;

2.在生產過程中將成本的實際消耗與標準消耗進行比較,及時提示和分析脫離成本標準的差異,並迅速採取措施加以改進,以加強成本的事中控制;

3.每月終了按實際產量乘各成本專案的成本標準。將求得的標準成本同計算出來的實際成本相比較,揭示各專案成本差異,分析差異原因,査明責任歸屬,評估業績,為未來的成本管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徑指出努力方向,實現成本的事後控制;

4.在推行標準成本的同時,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以適應巨集觀經濟管理的要求,並滿足企業定價和行業間產品成本水平對比的需要;

5.材料價格差異一般在庫存存貨和巳消耗材料之間進行分析。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波動較大,全部列入當期銷售成本也不符合存貨估價的原則;況且我國一些企業採購材料是不均衡的。所以,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材料價格差異應當在庫存原材料和巳消耗材料之間進行分配;

6.成本差異的科巨設定和賬務處理。西方按各成本專案和差異原因設定各種差異科我國一般只設置一個“產品成本差異”科目。這一科目按責任單位設定多欄式明細賬,各責任單位還按差異原因設定多欄式明細賬。財務處理主要有以下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在費用發生時,標準成本記入生產成本科目,成本差昇記在產品成本差異科另一種是按實際成本記入生產成本科目,月末根據車間計算出來的成本差異調整生產成本借方,以把實際成本調整為標準成本;

7.成本差異全部轉入產品銷售成本或當期損益。產品成本差異如何處理,西方國家各企業標準成本差異處理不盡相同。有人認為,本期成本差異是已經發生的損失或收益,將它計入當期損益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否則就會使存貨和利潤虛增或虛減。同時,從持續經營的角度看,成本差異處理只涉及到本期與後期分配多少的問題,並不改變差異的性質和總額,只要堅持前後一致性原則,從全年來看對利潤並無多大影響,也不會因此影響上交國家的所有稅金。更為重要的是,這樣處理具有簡便、迅速、反應靈敏、分析方便等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