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業化與區域產業政策的選擇

才智咖 人氣:1.94W
  

內容摘要:與傳統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具有新的內涵和實質,對區域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在產業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處理好與國家產業政策的關係,正確運用產業政策手段以及注重相關政策的配套與協調。

新型工業化與區域產業政策的選擇

關鍵詞:新型工業化 區域發展 產業政策
  
  現階段,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艱鉅的歷史任務,因此必須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新型工業化的發展道路。由此可見,新型工業化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與實質。
  
  新型工業化的實質與內涵
  
  新型工業化究其實質就是一種以可持續發展為突出表徵的工業化,即堅持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即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總體而言,與傳統的工業化相比,新型工業化的內涵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以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為發展背景。新技術革命和資訊革命正在引起全球經濟和社會領域的巨大變革。“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體現了現階段我國工業化的全新發展環境,是在新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和資訊革命背景下的新型的工業化發展道路。
  以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為發展動力。新型工業化的動力在於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科技不斷進步以及促進科技成果在工業領域的廣泛運用。它強調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通過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來提高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可以說,新型工業化的實現過程就是現代科學技術在經濟社會領域廣泛地綜合運用的過程。
  以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為發展條件。目前,我國城鄉尚有數億剩餘勞動力亟待轉移。同時,國際發展經驗表明,工業化的過程,就是農業勞動力逐步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過程。因此,將“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作為我國工業化發展的必要條件,既符合我國城鄉大量剩餘勞動力存在的現實國情,也符合工業化發展的客觀規律。
  以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為發展目標。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工業化道路是以數量擴張和規模擴大為主線的傳統工業化道路,這些國家在實現工業化的過程中,大多是以消耗能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由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態環境代價。我國的新型工業化有別於西方已開發國家傳統工業化道路的地方就在於,我國是在堅持可持續發展基礎上的工業化,是注重生態建設、環境保護、人口發展和資源的`有效利用的質量型和低成本的工業化道路。
  
  適應新型工業化要求進行區域產業政策創新
  
  從新型工業化的實質與內涵來看,新型工業化是把傳統工業化、後工業化和資訊化三個階段的任務“三步並作一步走”的新的工業化過程,也是一個經濟總量不斷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經濟發展過程。這對產業政策促進新型工業化程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我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嚴重不均衡,東、中、西部存在著較大的發展差距。正視這種差距的客觀存在,決定了指導各地區經濟發展的產業政策不可能等同或一致。因此,各地區必須立足本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積極進行區域產業政策創新,因地制宜地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產業政策來滿足新型工業化的內在要求。從內容上看,產業政策可分為產業佈局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技術政策等四個方面。因此,進行區域產業政策的創新應從四個方面入手:
  產業佈局政策創新。區域產業佈局是指地區產業及企業在地域空間上的分佈或配置狀況。影響和推動地區產業及企業在空間上的優化配置或區位選擇的政策,即為區域產業佈局政策。它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地區產業及企業的優化佈局,實現空間經濟的效率與平等目標的和諧統一。從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在新型工業化時期,區域產業佈局政策的目標不應單單侷限於促進地區產業及企業在空間上的集中,以取得空間集聚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為了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和平衡發展,還必須採取適當政策以促使地區產業及企業在本區域內部的“適當分散”,以實現空間經濟的均衡發展。原因有二:其一,在產業集聚到一定程度,集聚效益和規模經濟效益並不能無限制繼續下去,超過一定限度,反而會出現集聚不經濟或規模不經濟的情況出現;其二,從區域經濟的整體考察,產業及企業集中於少數幾個地方,勢必造成邊緣地區、相對落後地區發展機會的喪失,使其陷入貧窮的惡性迴圈,與發達地區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終導致區域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
  產業結構政策創新。實施區域產業結構政策的最終目的在於促使該區域形成“主導產業帶動作用明顯、配套產業協調發展”的良性發展格局,使產業結構逐步實現合理化並向高階化發展,從而使區域經濟能夠持續、健康、穩定、快速發展。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主導產業更替,培育和發展一批技術含量較高的主導產業。在此,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主導產業的選擇和培育應立足於本地特色和要素稟賦特點,而不能盲目追求高技術產業。對於欠發達地區而言,傳統產業仍然是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導。如果脫離區情,不適時宜地放棄傳統產業的發展而片面追求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把有限的資源過多地配置到那些在相當長時間還不易形成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產業中去,就會導致資源消耗過大、發展成本過高,過早地喪失比較優勢,最終的結果只能是“欲速則不達”。此外,產業組織政策還應注重發展主導產業的配套產業部門,使各個緊密相連的產業部門在地域上有機的結合起來。

  產業組織政策創新。區域產業組織政策的目標是促進企業在本區域內的合理競爭,實現規模經濟與專業化協作的有效結合,形成適合產業技術特點和區域經濟發展階段的產業組織結構。因此,產業組織政策不應片面追求產業及企業實現規模經濟。因為不同的產業具有不同的技術經濟特點。對於規模經濟效益顯著的產業,固然應該形成以少數大企業(集團)為競爭主體的適度壟斷性市場結構;而對於規模經濟效益不顯著甚至規模不經濟的產業,區域產業組織政策的導向則應該轉向鼓勵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形成企業數目較多,規模適當,大、中、小企業合理分工協作的競爭性市場結構。
  產業技術政策創新。區域產業技術政策是基於各地區自身特點而確定的,旨在引導和促進區域產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的政策體系。不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其技術基礎一般也呈現出一定的梯度差距。因此,區域產業政策應著眼於促進先進適用技術在不同產業上的引進、應用和發展,使之不僅能迅速改變該地區在技術上的落後狀況,而且能大幅提高該區域重點產業的經濟效益水平。在實施產業技術政策時,要摒棄過去“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的發展模式,而應堅持引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方針。一方面,要加快制定、實施技術原始創新的鼓勵和促進政策,加快組織實施重點產業的前沿性技術研究、科技攻關專案,著力提升產業研發水平和產品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加大對引進技術的二次創新和整合創新。
  
  區域產業政策實施應注意的問題
  
  新型工業化時期,區域產業政策的制定有賴於產業佈局政策、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和產業技術政策的創新,區域產業政策的實施則應注意以下問題:
  正確處理與國家產業政策的關係。地區是國家的區域性,區域經濟的相對獨立性和與全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決定了區域產業政策既要反映區域自身的發展特點,還必須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總體要求。因此,單從地區的角度來說,區域產業政策在制定和執行的過程中,必須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指導下進行,把保證國家產業政策的實施,促進全國經濟的協調發展,作為區域產業政策的首要任務,在全域性的發展中謀求區域性的發展。
  正確運用產業政策手段。產業政策的實施需要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加以貫徹和執行。產業政策手段主要包括法律、行政、財政、稅收、金融、資訊等手段。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因此,以財政、稅收、金融等為代表的經濟手段應該是我國產業政策實施的主要手段,此外,產業政策作用的時間一般較長,主要著眼於中長期經濟發展規劃與指導,而法律手段則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相對穩定性,因此,以法律手段來推行產業政策的實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最後,由於我國還是開發中國家,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各地在大力推進工業化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的短視行為,行政手段解決這些問題簡單而且見效快。因此,行政手段在產業政策中的作用仍是必要的。
  注意相關政策的配套與協調。政策不配套是影響區域產業政策執行效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強相關政策、手段對區域產業政策的配套實施,才能保證產業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相關政策、手段的配套主要包括:各種產業政策手段要配套運用,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等不同手段,保障區域產業政策的有效施行;要有配套的巨集觀經濟政策,使稅收、投資、金融政策及財政政策與區域產業政策相配套。此外,注意相關政策的配套還意味著,必須維護國家產業政策在全國的權威性和統一性,不允許違背國家產業政策的區域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從而有利於統籌全國經濟發展的全域性,推動我國經濟實現協調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