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論文

才智咖 人氣:4.44K

【摘要】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競爭加劇,作為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在其成長的歷程中,會遇到學習、交友、愛情、擇業、社會適應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心理健康,突現心理危機。高校輔導員與學生接觸較多,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對其進行心理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此,在工作中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給大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的途徑和方法,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是輔導員工作的重點之一。

高校輔導員如何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論文

【關鍵詞】輔導員 如何開展 心理教育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教育管理的骨幹力量,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和心理疏導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大學生雖然在智力上發育成熟了,但在心理上並沒有完全成熟,當社會經濟結構、生活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模式等諸多方面發生變化時,致使他們中部分人一時難以適應,迷茫、困惑、無所適從,心理負荷普遍加劇,突現心理危機。面對這些情況,能夠在第一時間給予他們幫助和引導的人是輔導員。因此,作為高校輔導員,應瞭解大學生成長的需要,在教育管理中善於發現學生的異常心理和實施心理危機干預,並在工作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本文就以下四個方面加以闡述。

1 輔導員必須瞭解和把握大學生成長的需要,準確實施心理輔導

一般來講,大學生在求學期間有五種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能夠滿足這五種基本需要,那麼他們的心理髮展基本上是健康的;反之,則會引發心理問題。因此,對大學生五種基本需要進行正確的引導,是輔導員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的第一步。

1.1 心理獨立感的需要

這是大學生走向成人、走向生活最基本的需要,現實生活中確有部分大學生並不能順利地闖過這一關。因為,他們除了讀書,對外界瞭解不多,缺乏一定的社會鑑別能力,不能判斷,不能分辨社會中出現的種種。一旦進入新環境如同進入一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希望自己能夠獨立但又不知道如何獨立的矛盾時常困擾他們,心理上會感到恐懼,產生不安全感,此時特別需要心理上的支援。作為輔導員首先應該幫助他們消除恐懼,獲得安全感,然後引導他們逐步從依賴狀態向獨立狀態過渡,從培養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讓他們順利地度過第一關。

1.2 交友的需要

每個人都有與人交往的需要,它是維護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柱。大學生正處於一種渴望交往、渴求理解、被人接納、被人認可的心理髮展時期,交往的需要在其心理構架中佔有突出的位置。但是,多數大學生從小到大都是接受親人、老師的`細心呵護和寵愛,很少關心別人,來到大學後,一時難以適應新的群體,處理人際關係顯得較為吃力,迫切希望結交到可以對話交流的夥伴或真心的朋友,但又苦於交往技巧和方法的欠缺,會出現交往障礙,從而影響人際關係和學習。因此,輔導員應當幫助他們,成為他們的第一個對話夥伴,教會他們把握人際交往的原則和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1.3 學習方法指導的需要

大學生正處於學習的轉變期,從中學到大學,由於環境和角色的變化,學習方法的改變,致使許多學生在學習上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如,原來的學習主要以科學文化基礎知識為主,而在大學裡則是以學習專業知識為主,各種知識之間相互交錯,知識面不限於教材範圍,需要涉獵一定數量的課外知識,學習壓力較大;學習方法與以前的應試教育相比,方法靈活、多樣、自主、廣泛,這就需要在學習方法上有根本的轉變才能完成學業。輔導員與學生接觸時間多,對大學生在學習上暴露出來的問題能夠及時瞭解。因此,輔導員要同他們一起討論大學的學習特點,引導他們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幫助他們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實現“全面學習、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終身學習”的終極目標。

1.4 戀愛的需要

這是大學生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必然,我國新婚姻法規定,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結婚,這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大學生在學習期間談戀愛的正當性。通過對我院200名高職大學生性心理調查結果顯示:對異性有交往需求的佔總人數94.6%;對大學生在校期間談戀愛,有93%的同學持贊同觀點。因此,輔導員應鼓勵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正常的兩性交往,提高與異性交往的能力,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慎重對待自己的性行為,而不是斷然禁止。

1.5 人生定向的需求

究竟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自己需要哪些知識、能力、素質的儲備,這一切對於社會經驗不足,沒有任何職場體驗的大學生而言,如同謎一樣。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和幻想,對人生定向彷徨、無奈。作為輔導員應深入到他們中去,因勢利導,幫助學生了解自我,引導他們順利實現生涯角色的轉換,制定出比較切合實際的職業規劃,完成從學生到職業人的過渡,使人生定向更加準確。

2 校輔導員在工作中要善於發現學生中的異常心理,及時干預心理危機

對於輔導員工作而言,每個大學生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的成長如何將直接關係著社會的未來,關係他們將來是否幸福。因此,輔導員要學會做心理醫生,在教育管理中善於發現學生中出現的異常心理現象,用科學而有效的方法及時給予干預,方能做學生心理的塑造者和維護者。

同時,作為輔導員應該懂得:不同的學生因其年齡、個性特點、成長經歷和生活環境不同,面臨危機時的表現各不相同,但也會有一些規律性表現和特徵。如,近期在學校言行和情緒表現有些異常;近期家庭或學校生活中遇到重大事件;部分留守學生和單親家庭子女因缺少親情而心理異常;成長經歷中有過輕生的記錄,最近生活中又遇到了一些新的矛盾無力解決;在心理測試中處於異常者。對於有上述表現的學生輔導員應把他們作為關注的重點,做到四個“及時”:及時發現和掌握學生面臨的變化和危機; 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保護和干預;及時向有關人員彙報情況;及時疏導或轉介,把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以減少和避免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3 校輔導員在工作中如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輔導員與學生日常交往多,對大學生的稟賦、興趣、情感、個性等了解的比較深刻。因此,要做好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輔導員除了解大學生的成長需要以外,還應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掌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3.1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第一步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就是要給學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學上叫做首因效應。具體到輔導員工作中應注意幾點:1)做好新生的接待工作。大學生踏人大學校門,渴望能與師長傾心暢敘,得到心理關懷,因此,在新生進校的那一刻起,輔導員就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 2)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當學生學習生活中出現困難時,輔導員應該儘自己所能,全力幫助;3)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關注學生心理成長,增進師生間的交流和溝通; 4)以身作則。心態平和,言傳身教,這些都是建立師生良好關係的基礎。

3.2 學生心理,因人而易,對症下藥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如,有的學生堅強自信,寬容、豁達;有的自卑;有的學生意志薄弱……。輔導員在工作中應該研究分析學生的心理活動,將學生進行性格、行為分類,區別不同學生的心理活動。按道理講現在的大學生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一代,他們在家裡是寵兒、社會的嬌子。但我們應該看到,他們也會有煩惱和壓力。例如,現在讀大學費用比較高,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同學,經濟壓力比較大;現行大學生的就業體制,自主擇業,對人才素質要求高,市場競爭激烈,大學生就業壓力大,這些都會給學生帶來心理壓力,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作為高校輔導員,因人而異、對症下藥、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十分重要的。日常工作中,有時我們會把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品德問題來看待,用解決思想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心理問題。因此,輔導員要研究分析學生心理,因人而異,對症下藥,不能簡單地使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及時解開學生心中的疙瘩,也只有這樣,輔導員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開展集體活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

開展各種集體活動,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的方式之一。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同樣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如:針對部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不夠,組織學生開展拔河比賽或同舟共濟活動;針對學生承受挫折能力較弱,可以在班上開展各種競賽活動等,給他們提供接觸的機會,促進溝通交流平臺,營造和諧人際關係。通過開展集體活動,讓他們體驗成功與失敗,增強團隊意識,提高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培養健全人格。

3.4 他們尋找成功,樹立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都喜歡得到別人的認可。“人性最深層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大學生也不例外。因此,輔導員在組建班、團委的時候,應面向學生全體,給他們素質展示的平臺。可以採用班委幹部輪流當,幹部角色輪換做,學生會因角色的改變和心理上的滿足,增強自信心,激發潛能。同時,輔導員們也要注意,除了給他們機會和信心之外,還要注意培養和鍛鍊他們承受挫折的能力。因為,在失敗面前,許多大學生會感到不知所措,消極、沮喪。我院學生××,因為參加幹部競選連續兩次落選,心情很沮喪,在她心理無助的時候,筆者給她安慰和鼓勵,使她從失敗中走了出來,重新投入到新一輪的學生幹部競選中,最後獲得成功。輔導員應告訴學生,有成功就會有失敗,要認識挫折存在的必然性,面對挫折應採取積極的心態坦然面對,這樣才能提高抵抗挫折的能力。

3.5 應用激勵機制,提高教育效果

激勵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發的動機,使人產生一種內趨力,朝所期望的目標發展的心理和行為過程。激勵是促進學生積極向上動力的最好方式,每個大學生都有渴望進步的要求,一個學生在遭受失敗,心理無助時,最需要的是激勵和幫助。如果一個遭受失敗的學生得到的是老師嚴厲的批評、諷刺和嘲笑,那麼他就會喪失信心;如果輔導員採用的是激勵的語言和耐心的幫助,那麼他就會繼續努力,追求成功。一個讚許的目光、一個滿意的笑容、一個肯定的手勢對於學生都是一次激勵或是成功的體驗。哪怕是學生偶爾的一次最佳表現,輔導員也應該及時表揚和肯定。採用激勵機制應該對學生多表揚,少批評;多理解,少誤解;多寬容,少計較;多賞識等打這樣做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 高校輔導員應該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示範者

由於輔導員工作煩瑣,壓力大,心理易疲憊,再加之受家庭、子女、情感等問題的影響,時常會出現情緒困擾,有時會把氣撒在學生身上,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因此,高校輔導員應該掌握自我心理調節的方法,適時釋放心理壓力,以健康的心態去感染和影響學生,做學生心理健康的示範者。每天給自己一份好心情,健康快樂地工作;給學生營造一個心理健康發展的空間,讓他們在大學校園裡健康生活,快樂成長,完成大學學業。

參考文獻

[1] 冉超鳳,黃天貴.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與成長.[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01).

[2] 翟瑞.心路歷程[M].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01).

[3]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