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

才智咖 人氣:8.06K
 一、性風險控制

預防性風險控制是在應收帳款形成之前,對影響應收帳款收回的各有關因素進行分析,制訂出一套能適應本企業各種具體情況的風險控制制度。通過這種控制制度來約束應收帳款的不合理形成,預防壞帳和應收帳款被長期佔用的出現。

論企業應收帳款管理中的風險控制

在企業形成應收帳款的原因大致有兩種:一是銷售確認後,交貨與收款業務分離所產生的時間差距造成的。通常情況下,銷售交貨後,貨款在一定時間後才能收回。這是因為收回貨款除了需要購貨方確認外,結算過程本身也需要佔用一定的時間。因此,只有採用先進可靠的結算方式(手段),才能減少在應收帳款上的資金佔用,避免應收帳款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風險;二是競爭引起的應收帳款。通常情況下,越是成熟發達的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越是激烈。企業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後服務擴大銷售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主要手段。然而,賒銷必然形成應收帳款,賒銷越多,應收帳款佔用的資金越多,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的風險越大。企業只有對客戶的信用進行認真的分析,合理地進行賒銷,才能減少或避免風險。根據以上分析,企業可以在內部設立一些規章制度以及措施防範風險。

1.根據商品及勞務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確定結算方式,預防風險

目前我國企業間的商品交易及勞務供應,結清債權的方式(結算方式)劃分為現金結算和轉帳(非現金)結算。轉帳結算方式包括支票結算、本票和匯票結算、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結算、委託銀行收款和異地託收承付結算以及匯兌結算方式等。由於各種結算方式使用的範圍和條件不同,這就使得各種結算方式完成結算收款所用的時間和可靠性不同。因此,只有根據商品及勞務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合理選擇恰當的結算工具,才能及時收回款項,避免應收帳款成為壞帳或被長期佔用。通常情況下,當商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時,銷貨方就應當約定購貨方採用對其無風險的貨款結算方式,比如現金結算,銀行本票或匯票結算。因為在這種結算方式下,銷貨方只要在收款時,將購貨方交來的銀行本票或匯票結算憑證送到指定的結算銀行,銀行見票即付,貨款會及時收回。對銷貨方來說,這種結算方式把應收帳款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若商品在市場上供求平衡,銷貨應當約定購貨方採用支票結算,銀行承兌匯票結算方式。在這種結算方式下,銷貨方收款時可能會遇到一定的收款風險,但較其他結算方式要安全的多。當商品供過於求時,銷貨方要視情況,約定購貨方採用商業承兌匯票,委託銀行收款結算方式,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總之,根據商品在市場上的供求狀況,事先規定採用合理的結算方式,可以預防應收帳款不能收回或長期被佔用而給企業帶來的風險。

2.建立客戶信用評價制度,規避風險

客戶信用評價制度就是對客戶信用進行評價,按照評價結果確認哪些客戶可以給予商業信用,哪些不能,以控制應收帳款風險。在對客戶信用評價時,可以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定性分析就是對客戶的品德、能力、資本、抵押品、經營等方面進行評價分析,控制風險。

客戶品德是指客戶的商業信譽。即客戶願意履行償債義務的可能性。客戶是否願意盡最大努力履行償債義務,直接決定著帳款收回的速度和數量。企業可以查看了解客戶的以往記錄,看是否能及時足額償付帳款,是否具有良好的償債習慣。同時還可以瞭解客戶與其他企業的債務關係是否正常。一般來講,客戶的品德越好,應收帳款的風險越小。

客戶能力即客戶的償債能力。客戶償債能力越強,應收帳款的風險越小。對客戶能力的評價主要檢查客戶是否有足夠的速動資產以及速動資產的質量。因為速動資產變現較快,客戶擁有速動資產的數量、質量以及與流動負債的比例越是合理,客戶信用狀況越好,償債能力越強,發生的風險越小。

客戶資本即客戶的實力和財務狀況。對於銷貨方來說,客戶的資本越大,其償債能力越強,風險越小。對於客戶資本的可從客戶提供的資產負債表和所有者權益表分析取得。

客戶抵押品即客戶為獲得商品信用所能提供的擔保資產。凡能提供抵押品的客戶,其商品信用必然可靠。企業給予客戶銷售,其貨款收回是有保證的,不存在風險。對客戶信用有爭議或瞭解不夠,調查客戶是否有抵押品最為有效。

客戶經營環境即客戶的經營背景,如客戶所在國家及地區的、形勢,客戶所在的行業等。這些因素都影響著客戶的償還能力。只有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瞭解,評價客戶的信用,合理確認應收帳款發生的條件,降低應收帳款的風險。

(2)定量分析就是對客戶信用實行量化,根據量化指標評價客戶信用,預防風險。

客戶信用指純量化過程就是先算出能夠反映客戶償債能力及財務狀況的各項主要指標。這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權益負債率等。然後將反映客戶信用的各項量化指標與正常的指標進行比較,比如說正常情況下,企業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的值應當小於1:3,流動比率(流動資產額/流動負債額)的值應當大於2:1,速動比率(速動資產額/流動負債額)應當大於1:1.如果計算客戶償債能力的值優於正常情況下的指標值,就可以確認客戶信用好,應收帳款的收回沒有風險。可以繼續或擴大給予客戶的商品信用。如果客戶有關反映信用指標的值低於正常情況下的值,則可以確認客戶的商品信用具有一定的風險,並結合獨立的信用評價機構給予的信用評價,視情況縮小或停止給於客戶的商品信用,控制應收帳款的風險。這種根據對客戶信用的事先調查評價,來確定是否對客戶發生應收帳款,控制和預防應收帳款的呆帳或損失給企業正常經營帶來風險的做法,在實踐中被稱為“信用否決法”。

二、目標性風險控制

目標性風險控制就是按照事先確定的目標,對應收帳款的形成過程進行,以目標風險指標作為控制風險的依據,力求把應收帳款的風險降低到所確定的目標風險水平以內。

目標性風險控制過程由兩個方面構成:一是目標風險標準的制訂;二是目標風險標準的執行。

目標風險標準的`制訂就是根據企業外部制訂的風險標準以及企業過去年度的平均風險標準等有關資訊資料,推判出企業所依據的正常風險標準和理想風險標準。外部認定的風險標準就是企業外部有關部門、企業、組織單位、或獨立的評價機構所認定的應收帳款被佔用的合理期限或壞帳損失佔應收帳款的合理比率。例如,企業若給予客戶2%的價格優惠,客戶的付款合理期限不應超過10天,若給予客戶1%的價格優惠,客戶的付款信用期限不應超過20天,若企業不給予客戶任何信用優惠,客戶的付款信用期限不應超過30天。對不同的結算工具來說也有不同的期限標準,如支票結算的期限不超過7天,商業匯票最長期限為9個月,應收帳款的損失率不得超過5‰等。這些外部標準就為企業提供了確認應收帳款有無風險或風險大小的標準。如果企業的應收帳款超過了外部所確認的這標準期限和比率就認定出現了風險或風險增大,如果沒有超過這些標準就認為沒有風險或風險不大。企業在對應收帳款管理的過程中,應將應收帳款發生風險的可能性控制在這些標準以內。平均風險標準是企業在過去的經營活動中實際平均收款期限和實際發生壞帳損失佔應收帳款的平均比例。這是以過去平均款項收回實際績效為標準,經過計算得出,可以作為目標風險控制的參考,實施對風險的控制。理想風險控制標準是指假定企業在最完善的條件下,應收帳款管理所能達到的最低風險標準。要實現把應收帳款中的風險控制在最低程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