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英語新課標理念建立和諧課堂的教育理論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5W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美的真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造就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造就了物的美;融化在環境中,造就了環境的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和諧的構建體現在情感維的和諧,認識維的和諧,發展維的和諧上。情感維的和諧是指師生共系和諧,生生關係的和諧。因此,和諧的課堂教學在確立學生獨立人格、培養學生高尚情操等方面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師生和諧教學的雙邊活動中,以學生為本,充分了解學生,發揮學習主體作用,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全體學生人格全面和諧地發展。

感悟英語新課標理念建立和諧課堂的教育理論論文

一、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教師與學生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兩個重要因素,現代教學論十分強調師生之間的關係,師生之間的和諧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新的課程理念要求英語教學改變那種窒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師本”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坦率而真誠、民主、和諧、愉悅和共鳴的相互促進的新型師生關係。

首先,教師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心平等地對待、愛護每一位學生。其次,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要有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業務水平,以樹立教師的“權威性”。學生對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教師所教的課程會非常感興趣,會下功夫去學習。此外,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打成一片,瞭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喜怒哀樂情緒變化,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讓學生感覺你既是一位可敬的.師長,又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但也不是對他們的錯誤、缺點不去批評改正,批評和表揚是出於同一目的——愛護學生,但要注意方法,不可傷其自尊心,侮辱人格,從內心讓學生感到教師的批評是誠摯的愛、由衷的愛護和幫助。一個民主、平等、愉悅的英語課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時刻充滿信心,讓課堂始終充滿樂趣,啟用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標》從英語教學的本質出發,強調課程應立足於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的過程。也就是說,改革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索,培養他們搜尋、理解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和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師成為學習的指導者,而不再侷限於充當授課人或學習內容的唯一提供者的角色,他們為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建議等;學生扮演著語言資訊的主動獲取者、加工者、有效利用者和學習過程的自產控制者的角色。這樣有利於營造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主動參與意識和合作精神的培養。

二、和諧教學,學生之間合作與競爭的和諧。

合作與競爭是現代人才必備的素質,在英語學習中合作與競爭都有必要。有了合作,英語課堂教學才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內容;有了競爭,學生之間才能形成你追我趕、比學趕幫超的學習風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互相切磋,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相得益彰。

教師在交際活動中要將優差生合理搭配,發揮優生的帶頭作用和示範作用,從而達到理想的合作效果。在強調合作時,要引進競爭機制。競爭可以使學生刻苦學習,奮力拼搏,但要防止不良競爭,提倡合作中的競爭、競爭中的合作。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學生多動、多說、多問、多表現、多思考,讓他們自己“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蘋果”,儘量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餘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有發揮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機會。學以致用,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讓他們在新問題中再發現問題,為學生創新思維提供豐富的問題和情境。

三、多樣化的科學評價機制,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學習評價是教學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步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認真觀察,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能力和學習策略、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水平以及表現出來的發展潛能等進行全面綜合性的評價,以利於教學的順利進行和持續展開。評價時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獨創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教師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特別是對少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要加倍關注。要著力培養他們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比如,在教學中,我們應多給學生一些激勵性的評價:如讓他們準確拼讀出單詞,背誦一篇課文,做一個課外閱讀題等;課堂回答問題、作業批語中多一些鼓勵,多一些喝彩,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讓他們在老師的引導下,愉快地學習知識。因為“成功帶來的愉快是一股強大的力量,兒童想當一名好學生的願望就是依靠這股力量”。

作為一門交際性為主的學科,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更應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評價應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過程以及學習的效果,採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使對學習過程和對學習結果的評價達到和諧統一。為了使評價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應建立開放、寬鬆的評價氛圍,以測試和非測試的方式以及個人與小組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鼓勵學生、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評價,實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說過:“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新課程要求我們的教學要改變那種窒息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師本”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營造一種坦率而真誠的、愉悅和共鳴的新型師生關係。

因此,我們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以大方得體的儀表、莊重優雅的教態、富於感染力的語言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獲得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在心靈上得到影響和感化,長此以往便會轉化成為自覺的行為,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