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

才智咖 人氣:5.01K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
談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企業文化的融合 內容摘要:要提高我國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競爭力,必須重視現代企業文化的建設。建設我國現代企業文化要重點處理好三個關係,要體現民族特色、現代文明成果和個性特徵。
關鍵詞:現代企業文化 民族特色 現代文明 個性特徵

現代企業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要提高我國企業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競爭力,必須建設好我國現代企業文化。建設我國現代企業文化要重點處理好以下三個關係。

民族性和時代性的融合

我國現代企業文化,首先要體現中華民族特色。優秀的企業文化總是在文化的民族性與時代性統一的基礎上,吸收本國優秀的文化傳統,並顯示出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企業文化是亞文化,必然根植於傳統文化的土壤中。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包涵著豐富的、具有規律性的管理思想。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不僅可以與市場經濟相容,而且能夠成為現代企業文化的深厚基礎,更能使我們的企業顯示出突出的中國特色,即中國作風、中國氣派。我國傳統文化,從廣義上說,指我國世代相傳,具有特點的物質、制度和思想文化的總和;從狹義上講,它是包括風俗、習慣、心理、道德、宗教、哲學、文學、藝術等觀念形態的思想文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許多方面與現代企業管理理論所倡導的經營理念、戰略思想和管理原則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法家嚴賞罰,兵家重謀略,道家講無為而無不為,都可以給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借鑑。如儒家的“仁義”、“慈愛”、“忠信”、“誠敬”等思想,同現代企業發展的精神是吻合的,可以指導企業家和從業人員更好地做人做事,愛崗敬業,凝聚企業的向心力。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發展,歷史需要並將造就一批具有“國士”之風的現代企業家。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在給北京光華德魯克研究會的開幕詞中說,“管理者不能依賴進口。即便是引進,也只是權宜之計,而且也不能大批引進。中國的管理者應該是中國自己培養的.,他們深深植根於中國的文化,熟悉並瞭解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只有中國人才能建設中國。”
培育我國現代企業文化最深厚的根基就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我們要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養料,吸收傳統文化合理核心,從六方面建設我國特色現代企業文化:
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以人為本是我國民本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我國現代企業制度要吸收儒家文化傳統,堅持以人為本,對職工講仁愛關懷。重視人際之間情感的交流和情感型的管理,成為企業文化民族化的突出表現。
樹立合作競爭的“雙贏”競爭理念。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也是協作經濟,即合作競爭,實現“雙贏”。“雙贏”模式是我國傳統“和”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實踐證明,和諧與競爭的統一才是企業經營的最高境界。我國現代企業要繼承和發展我國“和”文化,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係,樹立“雙贏”的競爭理念。
發揚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中華民族素來有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在古老的《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寶貴箴言,這是對中華民族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動寫照。發揚自強不息的精神,將充分調動發揮員工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增強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整個組織充滿活力地向前發展。
秉承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質上是一種信任經濟。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文化倡導“仁、義、禮、智、信”為做人的基本準則。培育我國現代企業精神,要充分發揮和利用國人誠實守信的傳統,把誠信作為企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貫穿始終。
強化敬業樂群的團隊意識。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就是特別強調群體意識和團體主義精神。建設我國現代企業文化,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文化強調群體犧牲精神、勤勞敬業精神、整體為上的集體主義道德,強化敬業樂群的團隊意識,創造出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念,發揮出企業的集體主義精神。
TAGS: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