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之巧用媒體整合資源

才智咖 人氣:3.27W

摘要: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於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實踐證明:巧用媒體整合資源,進行古詩詞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創境悟情,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優化朗讀訓練,積累古詩詞。為了能更充分地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在古詩詞課堂教學中的先進作用,可巧用媒體整合資源.構建精彩的古詩詞教學,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

基於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率之巧用媒體整合資源

關鍵詞:媒體資源 興趣 創境悟情 訓練朗讀 拓展積累

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言志,詩傳情,古詩凝鍊.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於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但古詩詞的語言是文言文,時空跨度太大,加之學生的閱歷不深,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景,也就很難走人詩的意境,體驗詩人感情。如何使國小生很好地學習古詩中的詞句,體會古詩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感情,達到教學之目的呢?

幾年來,通過教學實踐,我發現若在古詩教學中巧妙地採用電教媒體整合資源,進行古詩詞的教學,可以渲染課堂氣氛,化枯燥為情趣,化深奧為淺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啟迪學生的思維.從而提高古詩詞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巧用媒體資源,使經典古詩詞教學和資訊科技整合,提高古詩鬩課堂教學效率呢?

 一、巧用媒體整合資源,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古人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所以,在國小古詩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地融人詩詞特定的情境氛圍中.如果學生在古詩詞教學中經常能獲得滿足感、成就感,那麼,學生肯定會主動去學習、親近古詩文了。只是,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呢?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新奇、多變的事物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刺激強度。採用了新預的方法,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興趣。”而多媒體手段應用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電教媒體集“聲、色、畫、樂”於一體。色彩豐富的畫面,生動可感的聲音有利於刨沒特定的意境,學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彷彿觸手可及,喚起強烈的探索慾望。學習便成了一種輕鬆愉快、主動求索的過程。

例如在教學《山行》這首詩時,我先告訴學生,今天老師將帶大家到野外去作一次愉快的秋遊,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滿山紅葉的美麗景色,同學們頓時興致盎然。在播放影象的同時,我又用語言描述:詩人描寫了什麼?(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詩人又抓住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把這些景物集於一幅畫面上的? 然後通過精讀,引發學生的聯想。讀“遠上寒山百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導引出一幅由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構成的和諧優美的山林秋色網,進而讓學生體會石徑的曲折,山勢的高峻。讀“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則在學生眼前呈現一幅鮮豔如火的楓葉圖,學生就能進一步感受到滿山紅葉的美給深秋季節帶來熱烈氣氛,有感而發“不是春光勝是春光”。最後,又浮現出有層次的畫面出來:遠處,有一座寧靜的山莊秋色正濃,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方.山民居住的小屋炊煙裊裊;近處,夕陽下的楓葉一片紅豔……學生從美麗,形象的畫面中得到美的愉悅,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巧用媒體整合資源。化解教學中的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例如《題林西壁》一詩中“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含義深刻,富有哲理,難以講清。教學時,我出示了幾張從不同角度拍攝的“廬山風光”幻燈片,於是廬山雄偉、奇異、多姿的景色真實生動地展現在學生跟前,橫(從正面)看,廬山像連綿起伏的山嶺;從側面看,廬山像矗立大地的直插雲霄的險峻山峰。從遠處看,從近處看,從高處看,從低處看,廬山呈現出各種不同的姿態和神奇的魅力。通過課件展示後再讓學生討論:為什麼會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呢?(只因站在廬山中,只從一個觀察點看綽約多姿的廬山,當然人能得出反映區域性特徵的結論;要識廬山真面目就得從遠近高低的從方位、多角度觀察)至此,學生對詩中所蘊含的哲理就不難理解了。

 三、利用媒體整合資源,創境悟情,使學生真正走入詩境之中

如我在古詩《乞巧》一課的教學時,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詩文、明白大意之後,為了更深刻地體會詩中意境.感悟詩情,我出示圓月星空圖,一邊播放古箏樂曲片斷,一邊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如果你也是乞巧隊伍中的一員,凝望星空,面對星月,你會為誰祈禱什麼呢?隨著悠揚婉轉的古箏樂曲的播放,學生被帶進一個明月皎潔的夜晚。當學生們想象的雙翼被鼓動之後,一邊想象,一邊回答:我祈求父母長命百歲,祈求學習更上一層樓,祈求友誼地久天長,祈求災區小夥伴重返家園,生活幸福……這樣通過音樂渲染,讓學生充分感知,想象理解,深入詩境。在美的意境中,學生的心與詩人的'“心”碰撞,與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學生既在“境”中領悟了詩意,又在“境”中感悟了詩情,還賦予了新意。

 四、利用媒體整合資源。優化朗讀訓練,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古典詩歌南於其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多種因素的美。在挖掘這些美的因素時.多媒體技術有著強大的、無可比擬的優勢。古詩押韻合轍.節奏鮮明,讀起來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呈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然而要想把古詩讀出韻味來,也並非一件易事。因為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貫穿其問的往往就是“情感”這條看不見的線索。那麼在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我們就要通過朗讀體會詩的節奏、詩的韻律,培養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時,我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詩畫欣賞”。這時大螢幕上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先讓學生聽配樂詩朗誦,伴著舒緩的絃樂,學生靜靜地坐在那裡,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遠的寫意畫,耳中聽到的是曲調婉轉的古曲,充滿激情的朗誦。此時,詩、書、畫、曲多種美的因素融為一體,既使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感染與震撼,也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要努力讀好古詩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