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21世紀財務變革的重要前提

才智咖 人氣:1.46W
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21世紀財務變革的重要前提 簡介: 脫離或忽略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這一當代國際會計發展大趨勢和重要的會計學前提(視角)來研究財務問題是不夠全面和深刻的。價值是財務與會計的核心概念、本原邏輯和聯結紐帶;21世紀的財務變革正呼喚著“價值型會計模式”(即基於價值計量的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模式),並且這一模式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一、問題的提出及研究的背景

  新經濟環境下的財務理論與實踐都面臨著許多變革,而這種變革及其實現與同時代的會計變革息息相關。當代國際會計變革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越來越多地在會計和報告中運用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PresentValue)和公允價值(FairValue)。①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體現了會計發展客觀規律,代表著財務會計未來發展方向。
  現值和公允價值,作為經濟學和管理學中兩個重要而基本的概念,也正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其他許多學科領域(如金融、保險、精算、投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資信評估、價值評估等)中都得到重視和運用。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曾經一統天下、面向過去、以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原則、實現原則、穩健原則和配比原則為主要特徵的歷史成本會計模式顯得越來越不適應環境,而基於價值和現值理念、相容歷史成本會計的公允價值會計,因能提供更多面向現在、未來、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資訊,符合經濟學、管理學的根本宗旨和環境變化的迫切要求而被譽為“面向21世紀的計量模式”(黃世忠,1997)和“會計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吳水澎,2002)。同時,由於“價值”這一共同的內在邏輯起點的存在,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也成為了包括財務學在內的許多經濟管理學科變革的重要前提和保證。脫離或忽略現值和公允價值會計這一當代國際會計發展大趨勢和重要的會計學前提(視角)來研究財務問題是不夠全面和深刻的。

  二、價值:財務與會計的核心概念、本原邏輯和聯結紐帶

  聯結財務和會計的根本紐帶是價值。因為價值是經濟學的精髓,價值增值是管理學的永恆追求。
  作為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分支學科,財務學和會計學的核心概念在邏輯上理應一直是價值。但是,對財務和會計發展歷史的考察卻表明,長期以來的事實卻並非如此。
  (一)價值與財務
  羅福凱(2003)認為,考察財務學的核心範疇及其演進過程,可以探索和描繪出財務理論的變遷過程及其內在邏輯;財務理論經歷了以本金、資本和價值為核心的三大邏輯轉變過程;當價值取代資本在財務學中的核心地位之後,價值創造成為財務學的研究物件。
  從我國財務理論研究的歷程中,也不難發現上述邏輯變遷的過程。我國對財務本質問題的認識有如下幾種:貨幣關係論、貨幣資金運動論、分配關係論、資金運動(關係)論、價值運動(關係)論、本金投入收益論(以上認識為20世紀90年代初及以前提出),以及伍中信(1998)的財權流論(財務管理不是簡單的對資金運動的管理,而是藉助於資金運動的管理實現產權管理,是“價值”與“權利”的結合)。這些理論都不(能)否認,不管是資金運動還是本金運動,都不外乎是一種價值的運動。關於理財目標的研究結論,我國也經歷了從經濟效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權益資本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股價)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到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過程。
  在這裡,不論其主體或歸屬物件是什麼,試圖最大化的實質上都是價值。
  概而言之,價值是現代財務理論的核心概念,現代財務本質是特定產權主體的價值管理,現代理財目標是特定利益主體的價值創造。但無論是價值管理還是價值創造,其基本前提都是能夠正確地進行價值計量,而這有賴於會計。
  (二)價值與會計
  若把財務會計理論從1907年迄今不逾百年的歷史分為兩個階段,則20世紀80年代中期前的財務會計理論②與價值計量是若即若離的,而20世紀80年代中期後的財務會計理論③已走上價值計量的不歸路。“過去的200年,西方管理會計實務發生了革命性的鉅變:從傳統的只重視以財務導向的決策分析和預算控制,轉變為強調股東價值關鍵財務和經營動因的確認、計量和管理的眾多戰略性方法在內的複雜體系”(IFA,1998;IMA,1999);管理會計演進的第四個階段是近年來對於價值管理(Value—BasedManagement)的重視(IFA,1998)。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