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財務風險及防範策略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2W

一、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的特點、現狀及原因分析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及防範策略論文

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與其它行業或公司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本文以保險中最普遍存在的“人壽保險”為例)。首先,風險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保險準備金的計提上,一般是精算機構跟據以往的經驗證據和隨機的分佈概率去計算的。但是實際的情況會與隨機的分佈概率不一致甚至會相差甚遠。比如交通事故的概率、新疾病發生的概率,這些很難準確的預料,因此與其它行業相比,保險公司的財務風險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其次,風險和收益的長期性。有時候一筆壽險業務可能會有十年或以上的期限,所以收益的計算期也會很長,一般會依賴精算技術去估算未來需要償付的準備金,據以確定未來的收益。第三,保險產品的金融特性。壽險資金可以看作以保險為給付的一種融資性活動,也就是說,實質上來說保險產品具有金融性,如支付寶的招財寶上的萬能險,不僅具有保險的功能,而且能夠保證到期獲得收益及相應的利潤,此時的萬能險更多的不再是一種保險而是一種理財產品了。為了使這類理財產品合理並持續地經營下去,就必須支付一定的成本為未來相應的經濟利益流出做準備。而保險公司就必須將此資金轉化為新型的投資型產品以獲得投資回報率,這些獲得投資回報率的能力,也即價值增值的能力,就成為各個保險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從這些特點可以看出來,保險公司具有比其他行業或公司更大的財務風險。雖然公司價值和財富的最大化依舊是這些保險公司的最大目標,但是由於其具有風險很大的不確定性、風險和收益的長期性以及保險產品的金融特性,保險行業需要承受更大更多的風險,為了維持保險企業的持續經營和穩定發展,需要將風險控制放在首要的位置。

二、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財務資料失真

據2008年保監會檢查了861家產險機構、590家壽險機構以及421家保險中介機構的中國保監會統計資料顯示,保險公司的監管部門對保險機構、保險中介機構以及保險人員實施了853次行政處罰,同比去年增加了2.77%,包括:責令更換高管105人,同比去年增加了2.94%;罰款3467萬元,同比去年增加了13.48%;警告159家保險公司和345人;暫停接受新業務43項。保險公司財務資料失真的原因主要在於:

①保險行業存在“潛規則”導致費用存在虛列的現象,採用各種虛假借口假支辦公用品費、印刷費等,將套取的現金用於支付給被保險人或者是作為手續費支付給中介機構;

②準備金的提取方面,不按照規定來提取保險準備金或者通過多計或少計來人為增減收益,這可能加大了保險公司因為資金鍊斷裂的風險,虛增或虛減公司的利潤;

③虛增或虛減業務收入。存在虛增或虛減保費收入、跨年度和各渠道調節保費收入、變保費費用變為保費收入等做法。

(二)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驅使保險公司朝向重業務數額、輕視管理和業務的質量效益。因此這種過度的競爭會帶來這些負面的效應,使得保險公司內部出現一些混亂。保險公司一般採用的.是分權管理的方式,把保費收入作為考核員工的第一重點,也就是說注重業務的規模而不是把公司效益放在首位,這種管理理念進一步演化就會使得公司管理層及員工忽略保險公司內部的財務風險,忽略內部控制,進而也無法建立和實施科學有效的適合保險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保險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也可能存在著設計缺陷、利益分配、資金運用和管理的漏洞,而這些漏洞一旦被利用作為舞弊的手段就會引發公司的財務風險,如果存在監管落後、處罰不力的情況,那麼財務危機可能就會發生。

(三)流程控制漏洞累計財務風險

隨著競爭的加劇,當前承保費率持續下降、承保責任不斷擴充套件、各個保險公司打價格戰的情況下,承保費率持續下降和承保責任不斷擴充套件的速度高於保費收入的增加,而在我國的制度背景和社會保障日益提高的情況下,人員傷亡相關案件的法定賠償金額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精算機構在計算提取賠償準備金的時候,如果未能充分考慮這些因素並對這些因素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的話,理賠環節的財務風險就會加大或者增加相應的賠付成本。同樣,也需要考慮,如果賠付準備金計提的過多,同樣也可能導致保險公司資金成本的增加。在理賠管理環節也存在一些問題,我們所知的比較明顯的例子是車險,對於修理廠接受缺乏統一規範的事故車,對修理資源配置和修理考核指標評價不充分,修理廠可能會索取更多的費用,而這部分都會歸於保險公司進行償付,加大了理賠環節的成本費用和理財環節的財務風險。

三、保險公司財務風險防範策略

(一)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保險公司財務風險的預警系統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預警系統的構建,是基於企業的短期經營並不完全取決於盈利而取決於是否具有充足的現金流。對於經營穩定的企業,其應收、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要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一般應大於淨利潤。世界500強企業中90%的都建議了全面預算管理制度,該制度的核心就是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為了準確地編制現金流量預算為企業提供預警訊號,應將企業的總體目標具體化,現在和未來的收益狀況、現金流量、投資計劃等以金額或數量的形式表現出來。並以周、月、季度和半年為週期,建立起滾動現金流量預算,並尋找影響企業現金流量的關鍵因素,採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編制動態的現金流量預算方案,不斷調整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長期預警系統的構建,需要設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來起到警示的作用,是基於下列表現:現金流量不足,企業到期不能償還債務;現金大幅度下降而應收賬款大幅度上升;一些財務比率出現異常,如資本結構中負債比率明顯上升、資金週轉率下降等。既然長期的財務風險預警的體系構建主要是通過建立財務指標體系來實現的,經過歸納總結,本來認為應當關注如下四個方面關注保險公司的財務指標: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資產質量以及資本金充足率。相應地,資本充足率包括的財務指標為淨資產比率(當年末所有者權益與當年末總資產之比)、所有者權益與保費收入之比(該指標反映了保險公司的經營規模與其資本金的適應程度)等。盈利能力包括的財務指標為所有者權益報酬率(當年稅後淨利潤與年末所有者權益之比)、淨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本年稅後淨利潤與本年營業收入之比)等。資產質量包括的財務指標為認可資產與非認可資產之比(在所有的資產中,只有那些可以被保險公司任意處置的可用於履行對保單持有人義務的資產,才能被確認為認可資產)、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之比等。資本金充足率包括的財務指標為壽險責任準備金增額與壽險保費收入之比、保險責任準備金(準備金提轉差)變化率等。

(二)開展財務再保險業務

再保險不是新名詞,早在倫敦保險市場就被使用了多年,而財務再保險起源於美國的非壽險市場,原先是非壽險公司希望得到再保險公司的財務援助,來降低因為自然災害發生,賠款支付過多造成公司財務虧損。財務再保險是指保險人與再保險人約定,保險人支付再保險費給再保險人,再保險人為保險人提供財務融通,並對於保險人因風險所致損失,負擔賠償責任的行為。再保險人融通的資金與保險人整體財務狀況有顯著關係,且其現金流量應大於保險人傳統再保險安排的現金流量。該業務的實質是:原保險人把已有業務的利益或損失分給再保險人,由再保險人來承擔將來保險業務收益的風險。依據合同約定,原保險人支付一定的分保費給再保險人。在實際操作中,各保險公司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的特點採取不同的財務再保險形式。根據我國保險公司的實際情況,可以採用以下幾種形式:

①未決賠款轉移。未決賠款是對於給付出額存在爭議未能結案,從而造成尚未支付的賠款。未決賠款轉移就是再保險分出人將未決賠款折現後分為再保險人實現一定的利潤。例如,一家公司將損失準備金一千萬英磅的未滿期責任分給另一家公司,折現價為六百萬英磅,這將在分出公司賬戶上增加四百萬英磅,因為一千萬英磅的損失準備金被六百萬英磅保費所代替。

②時間和距離。這是最原始的再保險業務。分出公司對損失準備金進行時間價值的貼現,使得損失準備金的名義價值更貼近於實際價值。再保險公司同意確定金額的賠付計劃,願意承擔這個可能略高於預期的風險,再保險公司通過投資獲得更高的收益而盈利。但是這種做法,保險出讓人只是有限的風險被轉移了。

③比例再保險。這是最最早的財務再保險形式。保險分出人將部分保費轉移給有限風險承保人,達到所需要的財務方面的效應。在這種財務再保險的安排之下,原保險人轉移了一部分未到期保費給再保險人,同時收到再保險人支付的相應手續費,這筆手續費在財務報表上被作為當期收入,這樣就增加了原保險人的法定盈餘。而再保險人收到的分保費和其投資收入將足夠支付可能的索賠。

④預期再保險。典型的運作方式是再保險人將每年原保險人支付的保費存入其設立的基金帳戶的貸方,保費的投資收入也記入貸方,賠款支出記入借方,再保險人累計的責任限額被固定在保持基金平衡的水平,目的是補償再保險人為損失支付的賠款。如果保費和投資收入超過了賠款支出,那麼原保險人要得到純手續費,即分享利潤。

(三)提高理賠事件的效率,做好理賠資金的防範

理賠是保險業務中重要的一環,要提高理賠事件的效率,做好理賠資金的防範,首先要做到實事求是地處理好理賠事件,要防止賠款金額虛增、虛假索賠事件的發生,在理賠業務環節建立起各崗位各職務之間的制衡關係,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強和培養保險工作人員對索賠案件查實的責任心。對於重大或複雜的事件,應加強審查的力度,必要時還應當進行復查,嚴厲打擊利用保險騙取賠償的犯罪行為,維護保險公司及其員工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