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組培快繁成本管理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98W

1材料與方法

馬鈴薯組培快繁成本管理探析論文

1.1試驗材料

採用馬鈴薯試管苗為試材,品種為荷蘭十五。

1.2馬鈴薯配方優化

馬鈴薯配方在原有MS基礎上進行優化組合,提高大量元素中K+含量,去除MS中有機成分,配製培養基用水採用當地地下水,地下水pH6.5~6.8,電導率80~92mc/mol。瓊脂採用福建石獅市食品廠生產的食品級瓊脂,凝固力400,碳源採用市售白糖。激素加入NAA和CCC,NAA控制生根,CCC控制生長勢,形成壯苗。CCC的加入使馬鈴薯的苗子莖節縮短,長勢好,苗壯,葉色深綠,莖稈增加1~2mm粗度;NAA主要是使根系發達,根多根長。CCC濃度以50mg/kg,NAA以0.01mg/L為宜。以MS為對照設定幾種配方,接種後調查生根,莖葉生長情況。

1.3馬鈴薯生產成本構成研究

以馬鈴薯工廠化繁殖為中心,從原料採購到出苗過程的全部費用和用途,支出渠道,採用分類記錄的方式詳細記錄在案,以便分析。

1.4馬鈴薯生產關鍵措施

在馬鈴薯生產中,關鍵措施包括配方優化和配製,無菌室接種,汙染控制,繁殖節奏控制,質量控制等環節,要嚴格按照工廠化流水線管理,制定方案,控制實驗誤差在5%範圍內。

1.5馬鈴薯細菌汙染防治

在馬鈴薯繁殖過程中,正值高溫季節,病害較多,汙染較重。因此,繁育中心要在嚴格管理下,以防為主,重點抓好幾點工作:一是搞好環境衛生工作,無菌室消毒,培養基滅菌時間延長,培養室定期消毒;二是接種室間隔使用,工作臺淨化定期檢修;三是接種人員定期培訓,操作建立標準化規程。

2結果與分析

2.1馬鈴薯培養基的優化和簡化

培養基以MS培養基較好,附加NAA0.01mg/L和CCC50mg/kg壯苗生根,可以省略MS中有機成分,同時無機鹽離子適當變化,提高鉀鹽的濃度水平。採用食用糖代替蔗糖來繁殖,糖濃度以20g/L為宜,瓊脂濃度夏季7.0g/L,冬季6.5g/L.採用自來水代替蒸餾水時,可以普遍採用6.5g/L瓊脂濃度。同時在調解pH值時在沒有加入母液時調解pH到6.5左右,待藥品全部加入後,再調解pH到5.8左右即可調好。

2.2馬鈴薯工藝流程優化

馬鈴薯繁殖工藝按照如下工藝流程:脫毒試管苗基數準備→培養基製作→滅菌→無菌室接種→培養室培養→瓶苗分類管理→達到標準者進入繁殖迴圈→達到出苗標準→出苗→煉苗→微型薯繁育→微型薯收穫→出售→餘苗試管儲存

2.3馬鈴薯生產繁殖管理

2.3.1切段繁殖莖段大小控制切段繁殖時的莖節以1節即可,即一葉一節。上端要平其葉片,下端1~2cm長度,斜插或者平放於培養基表面即可,3~4d生根,5~7d根系發育完全,8~10d莖葉生長達到高峰,15d即可剪下下一代,16~18d苗齡的小苗可以出瓶交貨。在繁殖中光照要求較高,2000lx以上方可生長良好,否則莖節彎曲,向光性生長,同時葉片較小,葉色較淡。

2.3.2溫度、光照控制培養溫度以低溫為好,高溫時問題較多,如枯梢、斷頭、梢細、徒長等,溫度以20℃較好光照,在生根後即可控制低溫生長,有條件的,可以在自然溫度下生長,這樣的苗子較壯實。馬鈴薯試管苗在擴繁過程中會出現生長勢衰弱的現象,這與試管苗培養過程中的光照、溫度有很大的關係,本身馬鈴薯就生長在冷涼的地區,如果晝夜溫差一樣,不利於馬鈴薯的'生長及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的積累。大多數馬鈴薯白天需要24~25℃,夜間則以15~20℃為好。另外,光照對馬鈴薯生長也有很大影響,弱光下試管苗生長不良造成細弱苗,苗上高節位生長出細毛根,無端消耗營養。馬鈴薯培養光照強度必須在200lx以上,最後在前期生長階段提高到3000~4000lx,光照時間在14~16h/d均可。

2.3.3繁殖控制繁殖尤其是規模化繁殖的控制特別重要,往往一批還沒有剪下完畢,另一批就長出來了。通常採用集中繁殖法,限制繁殖的因素在無菌室剪下苗,而不在培養基製作,培養基制好後,接下來就是採用接種工人的熟練程度和工人的個數所決定的,如果每個人的繁殖效率為200瓶/d的話,6個工人每天就是1200瓶,去除正常汙染率範圍的60瓶,淨勝1140瓶,這樣5d基本就可剪下5700瓶,就可達到10萬株的繁苗量,因此必須在無菌室接種上下一番功夫。

2.3.4種苗質量控制種苗的質量關係到其交易能否最後完成,通常在合同中規定好種苗的標準,以防後來產生分歧,但是最終要靠技術上進行適當控制,以達到國家或者地方標準,沒有標準的,應該嚴格要求達到行業標準或者達到企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