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

才智咖 人氣:1.87W
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存在的問題及其建議
一、風險導向審計概述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涵義風險導向審計是在賬項導向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審計模式,是審計人員在對被審單位的內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評價的基礎上,分析、判斷被審單位的風險及其程度,把審計資源集中於高風險的審計領域,針對不同的風險因素狀況、程度而採取相應的審計策略,加強對高風險點的實質性測試,將內部審計的剩餘風險降至最低水平。  (二)風險導向審計的作用審計人員從被審計單位某種認定出發,通過調查瞭解、收集證據,從各個角度逐步地驗證該項認定,最終以合理地保證某項認定是否正確,形成審計意見。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有助於重要性水平的合理確定。由審計風險模型可知,在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一定的條件下,檢查風險和期望的審計風險成正向關係,期望的審計風險與審計證據成反向關係,則重要性與期望的審計風險成正向關係。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的關係要求審計人員在確定重要性水平時,要考慮評估的審計風險以確保審計質量,也要考慮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審計風險以提高審計效率。此外,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十分注重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二、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風險量化理論在運用中存在固有缺陷一是風險量化的數理模型對歷史資料過度依賴,這種資料方面的因素制約了風險評估技術的有效性。二是數理模型量化可靠性差。作為基本風險分析工具的數理模型,以常態分佈和小概率事件為假設,然而,常態分佈假設不能準確地反映現實情況,小概率事件的現實發生概率也偏大。這些缺陷嚴重降低了通過數理模型進行風險量化的可靠性。三是難以評估系統性風險。風險量化模型對系統性風險考慮不充分,當市場狀況迅速惡化,嚴重的'系統風險發生時,以市場基本執行為前提的風險量化模型難以對風險進行準確評估。  (二)風險導向審計在實踐中不能降低審計成本理論上風險導向審計能夠降低審計成本,主要表現在通過對被審計單位所處經營環境及其內部經營管理的分析確定固有風險;關注被審計單位已設定的內控制度,識別影響財務報表的控制風險;通過對風險的更好評估,認定實質性測試的重點和水平,確定審計人員收集何種證據及其數量,並把審計力量在審計業務之間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審計資源。但實踐中風險導向審計並沒有有效的降低審計成本,主要原因包括:首先,進行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評估量化需要耗費審計人員大量的時間,會增加審計專案的時間成本;其次,風險導向審計對人力資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合夥人及高階審計人員的參與,並對其提供培訓,從而導致人力成本與審計總成本的增加;此外,為了提高資訊蒐集、傳輸的效率,實施風險導向審計還需利用資訊管理系統,配備一定的通訊與硬體設施,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審計工作的資金成本。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在系統導向審計模式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仍然需要大量運用分析性複核、抽樣審計等傳統的審計手段。由此可見,風險導向審計從風險控制的角度出發能更合理地分配審計資源,但並不能從總量上減少審計成本。  (三)缺乏相應的審計準則支援我國的獨立審計準則是建立在系統導向審計模式的基礎上,其中審計風險模型的規定還侷限於僅考慮賬戶與交易餘額的風險測試,如果將審計重點放在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式,註冊會計師就容易忽略會計報表的重大錯漏報。系統導向審計模式的侷限性導致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獨立審計準則具有侷限性,因此我國的獨立審計準則已不適應環境變化的要求,不能為實施風險導向審計提供全面技術指導和規範。在審計實踐中,由於缺少獨立審計準則對風險導向審計程式的規範,會計師事務所在操作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完善之處。  三、推進我國風險導向審計運用的建議  (一)建立完備的審計規範體系進一步修訂以審計準則為核心的審計規範體系,注重對應用審計風險模式的改進,完善風險導向審計實施的具體程式的具體方法,諸如內部控制制度的評價,以及在控制測試和證實測試階段都要使用的審計抽樣方法、期望審計風險水平、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的估計和評價法等,為審計人員在實務操作中建立一個規範性的、原則性的技術指導,以便使審計人員執業能夠有章可循。   (二)培養高素質的審計人員註冊會計師執行獨立審計業務或提供諮詢服務,專業性和技術性極強,客觀上要求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因而世界各國均對註冊會計師的資格認定有嚴格的規定,並經過統一考試進行篩選,以確保其業務素質水平。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更高的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職業的判斷,保持應有的謹慎和關注。為此,應該培養審計人員對影響企業的巨集觀環境的把握能力,培養其統計、分析等綜合能力,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三)加強資訊化建設、提高內部審計效率隨著審計資訊化程序的加快,計算機審計已經成為主流。利用資訊化手段可以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對企業各項資訊的審閱、核對、分析、比較,並且可以對內部財務資訊系統及會計工作實施有效監控與評價,對企業資金、各種資產進行密切跟蹤,從而有利於評估風險以及實現事前、事中、事後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