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經濟學視角中的社會保障和諧論

才智咖 人氣:7.81K
論經濟學視角中的社會保障和諧論
摘要:經濟學為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實踐的發展提供了豐厚的營養,對解決現代社會保障制度安排中的某些政策與技術選擇難題、構建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借鑑作用。本文從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出發,從經濟學的視角闡述了社會保障和諧論的基本理論及功能作用,提出了為使全體社會成員共享經濟發展成果而應重視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及推進實施。
  關鍵詞:經濟學;社會保障; 和諧社會
  
  利益和諧是保證社會和諧的基礎,社會保障體系又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制度支撐。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編織一張給軟弱者以救助、國民以安全感的社會保障網,對促進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十分重要。
  
  一、和諧的理論
  
  社會保障的產生始終受到經濟學理論影響和滲透。歷史上很多經濟學大師都對社會保障進行過深刻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啟示。
  
  1.庇古——收入均等化
  1920年,英國著名經濟學家阿瑟·賽西爾·庇古(Arthur Cecil Pigou,1877—1959)在其邊際效用價值學說基礎上,出版了最著名代表作《福利經濟學》,第一次建立起福利經濟學理論體系。根據邊際效用遞減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的慾望不變,他所持有的某種商品越多,那麼他對增加單位所獲得的效用就越少,因而他對增加的單位願意支付的貨幣量(單位價格)也就越少。給窮人增加一單位貨幣收入和給富人增加一單位貨幣收入相比,前者的滿足程度一般大於後者。國家可以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調節,給低收入階層進行各種補助和救濟,向窮人提供免費教育、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公共交通、降低房價及房租等社會服務,讓社會上一切人的收入的邊際效用都趨於相當,實現社會成員“收入均等化”,使社會滿足總量增加,社會福利隨之增大。
  
  2.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 (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英國經濟學家,1936年發表了《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凱恩斯認為,就業量決定於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決定於消費傾向和投資引誘。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存在的資本相對過剩和嚴重的失業問題是由於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單單依靠私營經濟的市場自動調節,不可能保證社會資源的使用達到充分就業的'水平,而必須依靠國家干預經濟來提高社會的消費傾向和加強投資引誘,以擴大社會有效需求,注重財政政策的作用,採取“普遍福利”政策,增加國家投資和國家消費,甚至通過赤字財政政策,達到抑制經濟危機和充分就業的目的。
  
  3.艾哈德——《大眾的福利》
  路德維希·艾哈德(Ludwig Erhard,1897—1977)在德國實施經濟改革時,提出了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理論”的社會保障觀。在其所著《大眾的福利》一書中,比較完整的闡述了其社會保障思想:社會保障必須以經濟效率、經濟激勵為前提;社會保障必須依靠勞動者自己的力量,只有當個人負責還嫌不足或者必須停止時,國家和社會的義務才能發揮作用;現代社會保障不能涵蓋所有的群眾,必須要有限度,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公民由於地位和職業的因素完全可以自立;福利國家的路走不通,主張全體公民的自主選擇及自擔責任和風險。
  
  4.奧肯——把“餡餅做大些”
  亞瑟·奧肯(Arthur Okum,1928—1980)在分析了美國社會存在的貧富懸殊現象後,認為以機會均等促進經濟,在有效率的經濟中增進平等,當經濟“平等”與“效率”雙方發生衝突的情況下,無論哪一方犧牲都必須以公平為前提。主張依靠國家對大企業的支援,提高效率,加速經濟增長,擴大收入;通過累進所得稅、轉移支付等措施,由國家對收入再分配過程加以調節,以緩和貧富之間的對立。在這整個經濟戰略中,提高效率以促進經濟增長,乃是全域性關鍵。否則,即使把經濟餡餅切得再均等,社會各階層到時也會為分割這一塊小“餡餅”而激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