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併發症及護理

才智咖 人氣:1.13W
62例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併發症及護理
目的:探討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併發症的護理要點。方法:對62例高血壓腦出血鼻飼患者採取一系列的干預措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結果:62例患者中出現返流5例,誤吸1例,腹瀉25例,胃瀦留5例,脫管4例,堵管2例。結論:長期鼻飼過程中併發症雖然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大部分併發症通過護士與患者、護士與家屬雙方共同干預是可以減少的。
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併發症;預防;護理

        高血壓腦出血系由腦內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腦實質內的一種自發性腦血管病,具有高血壓特性,又稱高血壓性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高發病率、高致殘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類健康既常見又嚴重的疾病。由於高血壓腦出血發病後昏迷時間較長,常常是因為營養供給不足衰竭而死亡,單純靠補充液量不能使病人順利的度過昏迷期。及時選擇正確的途徑給予營養支援,對維持營養狀態,促進腦組織功能恢復,增強機體的抵抗力,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臨床上給予鼻飼管插管,以保證營養的供給。此類病人病情嚴重,由於鼻飼引起的潛在的併發症也不能忽視。回顧我科自2008年元月~2010年12月62例高血壓腦出血昏迷病人,鼻飼情況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本組男病人48人,女病人14人,年齡33~76歲,32例死亡,病人在無消化道出血的條件下給予鼻飼飲食。手術病人在術後3~5天給予鼻飼。
        1.2飲食形式:以米湯為主,輔以牛奶、豆漿、魚湯、雞湯等流質食物,每次≤200ml,每天4~6次,3~6天后逐漸過渡到勻漿飲食。
        1.3鼻飼的方法:通過鼻飼管,用50ml注射器分次注入。鼻飼初期宜少量多次,開始一般採用的'是每3~4小時一次,每次50~100ml,2~3天后逐漸過渡到正常,每2~3小時一次,每次≤200ml,每日總量在1500~2500ml。在兩次鼻飼之間要補充果汁或水分。飲食的溫度要接近體溫38~40℃,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腸胃不適、腹脹、腹瀉等。
        1.4結果:62例鼻飼患者中出現返流5例,佔8%;誤吸1例,佔1.6%;腹瀉10例,佔40.3%;胃瀦留5例,佔8%;脫管4例,佔6%;堵管2例,佔3.2%;平均發生率7.13%。所有患者經營養測定均無營養不良發生。
        2護理
        2.1一般護理:
        2.1.1鼻飼前要檢查胃管有無脫出、鬆動或盤於口腔,確定在胃內後方可進食。檢查胃管是否確在胃內的方法有三種:①胃管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抽出。②用注射器從胃內注入10ml空氣,置聽診器於胃部,能聽到氣過水聲。③將胃管啟齒端置盛水碗內應無氣體逸出,如有大量氣體逸出,表明誤入氣管。 
        2.1.2鼻飼時要保證無菌操作,餐具要保持清潔,紗布及注射器應每日更換一次。
        2.1.3鼻飼飲食的溫度應在38~40度左右,不可過熱或過冷。太熱刺激食道及胃粘膜導致損傷,溫度太低極易引起胃痙攣,嘔吐,消化不良,腹瀉,腹脹不適,因此有前提情況下最好以水溫計測試溫度,也可將鼻飼液滴於手腕內側部不感覺燙為宜。新鮮果汁與奶液應分別灌入,防止產生凝塊。服藥時應將藥研碎,溶解後再灌入.
        2.1.4患者雖未經口腔進食,但每天應進行口腔護理2~3次,保持口腔清潔,防止口腔感染。
        2.1.5留置胃管更換時間:胃管留置時間過長或胃管本身質地導致胃管與粘膜粘連,胃管對粘膜的壓迫也可能導致粘膜缺血壞死。鼻飼者若用普通橡膠管應每週更換胃管一次,矽膠管可每月更換一次。或根據不同的胃管使用時間要求按期更換。
為了使病人得到休息,更換胃管時應在前一天喂完最後一餐食品後拔出,次晨換另一鼻孔置入。在置入胃管前應給予清洗鼻腔行口腔護理。頻繁更換胃管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也增加了感染機會;留置時間過長可誘發鼻咽部粘膜損傷,引起區域性感染甚至使鼻咽部細菌沿導管下行至肺部引起肺部感染。如果加強管道護理,保持胃管通暢,可降低反覆插管對鼻咽粘膜的刺激,減輕痛苦,減少感染機會,節省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