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杜甫詩歌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才智咖 人氣:2.6W

摘要: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來,他的詩就被公認為“詩史”。他的詩歌創作,內容極為豐富,廣泛地反映了他的時代的社會生活,而他的詩歌的藝術性更是達到了我國古典詩歌的顛峰。

淺談杜甫詩歌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關鍵詞:現實主義 人民性 氣勢 詩史

杜甫詩歌的藝術特色,歷來就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也是一個難點。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不僅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強烈的政治傾向,而且充溢著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不惜自我犧牲的崇高精神。因之自唐以來,他的詩就被公認為“詩史”。 杜甫所處的年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一個急劇轉變的時代。安史之亂是這一轉變的關鍵。杜甫經歷了所謂的開元盛世,也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全過程。杜甫的一生是和他的時代、特別是安史之亂前後二十年間那“萬方多難”的時代息息相關的。尖銳而複雜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統治階級內部矛盾,不僅造成人民的深重災難和國家的嚴重危機,也把杜甫捲入了生活的底層,他曾長期生活在人民中間,這就使他有可能描繪出那整個苦難時代的生活畫面,並逐步攀登上現實主義的高峰。

杜甫在唐代詩壇上是與李白雙峰並峙的偉大詩人,而且即使在整個古代文學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偉大的詩人之列。他的詩歌創作,內容極為豐富,廣泛地反映了他的時代的社會生活,而他的詩歌的藝術性更是達到了我國古典詩歌的顛峰。我們從思想性和藝術性兩個方面談談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

一、杜甫的創作思想和他的成長曆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在河南鞏縣的瑤灣。他的出生是一個“奉儒守官”的家庭,十三世祖杜預是西晉名將,祖父審言是武則天時著名詩人,父閒曾為兗州司馬和奉天縣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納租稅、不服兵役等特權。這一階級出身規定了杜甫要成為一個熱愛人民的詩人不可能不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也是這樣表明著的。

杜甫從7歲開始吟詩,“讀書破萬卷”、“群書萬卷常闇誦”的刻苦學習,為他的創作準備了充分的條件。從20歲起,他結束了書齋生活,開始了長達10 年的“壯遊”,在此期間,他結識了高適、李白等人,並與李白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在長期的壯遊中,詩人接觸了我國無比豐富的文化遺產和壯麗河山,不僅充實了他的生活,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心胸,為他早期詩歌帶來浪漫主義的色彩。

安史之亂醞釀時期是杜甫創作思想的轉型時期,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漸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了統治階級的罪惡,從而寫下了《兵車行》、《麗人行》等現實主義傑作,這才確立了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創作道路的方向,安史之亂劇烈時期,國家岌岌可危,人民災難慘重,詩人也歷盡艱險,和人民共同感受國破家亡的痛苦,為了獻身恢復事業,他曾備任命為左拾遺,卻屢次遭貶斥,但也因而獲得深入人民的生活機會,他一方面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還是勉勵人民參戰。由於深入人民生活,並投入實際鬥爭,這就使他寫下了“三吏”、“三別”,《羌村》、《春望》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愛國精神的詩篇,並達到現實主義的高峰。

“滿目生悲事,因人作遠遊”,晚年的杜甫過著“漂泊西南”的生活,但生活上不論怎樣苦,也不論漂泊到什麼地方,他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時也不曾忘記或放鬆自己的創作,在漂泊的十多年,竟寫下一千多首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秋興》等是這時期最優秀的作品,詩中更多帶有抒情性質,形式也更多樣化。並創造性地賦予七言律詩以重大的政治和社會內容。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但他從切身生活體驗出發,對儒家的消極方面也有所批判,例如,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杜甫卻主張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謀其政。儒家也談到民為貴,但有輕視勞動,和勞動人民的一面,杜甫與之不同,他接近勞動人民,也喜歡勞動,甚至願為廣大人民的幸福犧牲自己。

總之,用杜甫自己的話來說,“窮年憂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濟時肯殺身”是他的一貫精神;“致群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這些來要求自己,也用來勉勵朋友,正是這些進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種永不衰退的政治熱情,堅忍不拔的頑強性格和胸懷開闊的樂觀精神,使他成為我國曆史上政治性最強的偉大詩人。

 二、杜甫詩歌的思想性

杜甫的詩歌洋溢著豐富的人民性的內容。從他的作品和生活實踐來看:

1、對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詩歌人民性的第一個特徵。杜甫始終關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總希望能看到人民過點好日子,所以他的詩不僅廣泛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膽地深刻地表達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 “三吏”、“三別”中他反映出廣大人民在殘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在這裡,有已過兵役年齡的老漢,也有不及兵役年齡的中男,甚至連根本沒有服兵役義務的老婦也被捉去。“兒童盡東征”“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些都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階級對立的矛盾關係。

杜甫在多年飢寒的體驗中,加深了對人民的同情。有時一想到人民的痛苦,他便忘懷了自己,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當茅屋為秋風所破時,他卻發出這樣的巨集願: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他寧願以“凍死”來換取天下窮苦人民的溫暖。可見杜甫的胸懷是寬廣的,精神是樂觀的。當然,杜甫對人民的同情是有限度的,他是一個封建士大夫,只能在維護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尋求減緩人民災難的辦法,反對人民的“造反”。這體現了他的階級侷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