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辦工作的社會保險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9W

一、創新管理、狠抓落實,2018年三項保險經辦工作取得新進展

發展經辦工作的社會保險論文

(一)準確把握形勢,積極應對,迎難而上,三項保險擴面徵繳工作實現新跨越

20xx年是企業養老保險任務重、徵繳難的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新情況、新變化。面對困難形勢市局領導及早排程,帶領相關負責人進工廠、入企業、到縣區排程、調研,查詢問題、研究制定措施,在全市掀起了“決戰50天,確保圓滿完成擴面徵繳目標任務”的專項行動。各縣區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加強對企業稽核力度,強化破產、特困企業的服務與管理,分類實施不同措施,經過努力,變被動為主動全面完成了省下達的各項任務目標。全市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71606人,淨增24855人,完成省全年淨增計劃的120%;實際繳費人數333378人,淨增27032人,完成省全年淨增計劃的134%。工傷保險參保人數為382497人,淨增14479人,完成省全年淨增計劃的121%。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為224468人,參保人數完成率為100%。全市企業養老保險費徵繳總收入21.28億元,完成省全年徵繳計劃的106.5%,比上年增收3.54億元,增幅為19%;全市徵繳工傷保險費8166.8萬元,完成省全年計劃的116.7%,比去年增收1789.8萬元,增幅達28%。全市徵繳生育保險費3478.6萬元,完成省全年計劃的128.8%;比去年增收784.6萬元,增幅達29%。截至2013年底,積極爭取企業養老保險省調劑金1918萬元,企業養老保險基金累計滾存結餘已達45.43億元,支撐能力在全省列前5位。工傷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達到1.02億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進一步增強了因工傷事故發生的不確定性而造成的風險抵禦能力。生育保險基金累計結餘達到3946萬元,實現了穩步增長。

(二)落實政策,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社會保障水平實現新提高

一是精密組織、周密部署,城鎮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實現了即時納入即時享受養老保障,全市2300餘名符合條件的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已全部及時納入併發放到位。二是退休人員待遇調整首次實現了系統內資訊化管理。連續七年八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三是企業離退休人員遺屬待遇再獲新提高,調整按原企業所在地調整。其中:濱城區、鄒平縣、博興縣提高90元,調整為410元;其他縣區提高80元,調整為360元。四是及時完成企業離休人員參照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標準調整津貼補貼和取暖補貼。五是積極落實工傷撫卹待遇上調標準,及時調整、落實到位。調待工作於5月底前完成,調待人數411人,待遇調整後,傷殘津貼、護理費、撫卹金分別達到1601.5元、1097元、748元,分別增長240元、270.4元、82.5元。六是按照程式嚴格時限確保各項待遇按時足額支付。100%按時足額社會化發放養老金11.3億元,按時足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5776萬元、生育保險待遇2714萬元。

(三)開拓創新,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再現新亮點

一是試點推行實施指紋影像比對電子認證,實現認證工作的人性化、系統化、科學化。為應對企業離退休人員越來越複雜多變的現狀,創新認證方式,建立資訊一體化指紋影像認證系統,實行遠端網路系統外圍認證,離退休人員參與認證可就近辦理。該項工作已在鄒平試點並取得良好效果。二是愛心手拉手,互助心貼心,助推“愛心互助工程”在我市全面展開。三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為老服務專案,成功舉辦第二十一屆“社會保險杯”離退休人員門球賽。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服務率達到99.5%,社群服務率達到99.3%。均超額完成省計劃指標。

(四)健全監管,強化稽核,推進財務業務一體化,三項保險基金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科學設定工作崗位、崗位職責和操作許可權,建立操作日誌監控制度,形成了安全可靠的內部控制制度。二是實現了業務和財務資料共享和財務--業務系統的雙向監督。在20xx年對我市20xx年-20xx年度以來的企業養老、工傷、生育保險收、管、支經辦情況的審計中,未發現因人為因素造成的違規問題,三項保險的經辦工作受到了審計組的充分肯定。(五)夯實基礎、紮實工作三項保險經辦管理服務水平實現新提升一是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更加快捷。市內跨縣區轉移、市內企業養老與機關事業養老經辦之間轉移,實現了系統內直接調轉和相關資料資訊的直接交換,保證了轉移接續的高效準確執行。對跨省市轉移的,嚴格按照“三個十五天”的工作時限要求,有效地保證了轉移接續的'順利進行。去年跨省市轉入1221人,轉入資金1672萬元,轉出910人,轉出資金1235萬元。二是三險社保待遇系統生成。不斷完善程式,做好基本資訊稽核確認、個人賬戶系統維護等,確保了三險待遇準確核定、按時發放。三是穩步推進工傷保險市級統籌。按照省廳《關於加快推進工傷保險市級統籌的意見》和《濱州市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實施辦法》,目前工傷保險市級統籌工作正在穩步有序開展。市級建立了工傷保險調劑金和儲備金制度,從更高層面提高了工傷保險基金抗風險能力,為特大、重大工傷事故緊急支付“儲水”。四是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工作有序開展。做好協調工作,制定工作方針,按照部、省有關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要求和市局分工,對照5大類24小項標準進行了細化,明確了個責任單位的分工情況和要求,梳理了有關內控制度,從基礎入手由市勞保處牽頭的該項工作,正在全市有序開展。

二、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全面做好2014年社會保險經辦工作

(一)、繼續強化擴面徵繳工作

20xx年的任務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17萬人,實際繳費人數達到35.3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9.15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4萬人;全年徵收養老保險費23.43億元,工傷保險費8000萬元,生育保險費3800萬元。經過近幾年的擴面徵繳,我市的擴面徵繳空間越來越小,完成今年的擴面徵繳任務異常艱鉅,為全面完成任務,一要紮實做好擴面徵繳工作,著力提高社會保險覆蓋範圍。明確擴面重點、提高擴面徵繳效率和質量。加強與工商、就業、稅務等部門的協調對接,重點推進流動性較大的餐飲娛樂業、建築業、交通運輸業及未全員參保的民營企業依法參保、足額繳費;繼續做好城鎮個體工商戶及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工作;深入做好斷保人員社會保險關係接續服務工作。工傷保險要以高危行業、非公有制企業、非參公事業單位為重點提高參保率,確保非參公事業單位實現應保盡保。生育保險實施範圍要擴大到各類用人單位。二要強化社會保險徵繳稽核,增強用人單位依法繳費意識。稽核的重點為用人單位少報參保人數、少報繳費基數和不為職工辦理參保登記等行為。通過稽核增強用人單位參保意識,規範參保單位申報繳費行為,提高參保單位依法參保繳費意識。三要切實抓好繳費基數稽核工作。要全力做好參保繳費基數的稽核工作,盡力避免選擇性參保和未完全參保問題,核實核准參保單位用工人數和繳費基數。有針對性的宣傳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對各項保險待遇的影響等政策,引導參保職工關注當前繳費,維護未來社保權益,同時做好繳費基數的公示簽字制度,充分發揮單位職工的監督作用。

(二)全面落實社保惠民政策

一是繼續確保企業養老、工傷、生育各項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二是按照上級部署做好2014年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調整工作並按規定時限發放到位。三是研究探討“助保”做法,讓繳費困難人員能繳得起費。隨著養老參保繳費基數的逐年提高,我市的參保繳費數額逐年加大。我市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改制中出現失業、生活困難而又無力繼續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員逐年增多,出現養老金斷保現象,另外,在自由職業者和個體工商戶繳納養老保險人群中,還不斷出現因病、因災致貧而中斷繳費的情況,可能導致這部分職工在退休後權益受損。面對參保繳費政策的剛性規定,本著在嚴格執行政策的前提下,借鑑外省市的“助保”做法,開拓創新、建言獻策,研究“助保”辦法。四是加強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管理,推進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入網。繼續做好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工作,嚴格按照三個“十五天”的時限要求,做到“按時準確、便捷通暢”,真正做到養老保險自由轉移。要加強協調、完善程式,主動溝通,積極推進我市養老保險關係轉移併入全國養老保險關係異地轉移網路系統並實現順暢執行。五是做好退休人員管理工作。開展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等級評定,按照《山東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等級評定實施辦法》規定的標準,評出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AAA級街道、社群,推動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規範有序開展。六是加強調研,做好社會保險法及相關政策的配套與銜接,及時落實惠及民生的社保政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與職工養老保險轉移接續政策即將出臺,參保人員退休前死亡待遇落實等一系列政策即將出臺,要加強學習研究與調研,結合我市實際制定相應落實方案,及時地做好社會保險法及相關配套政策的落實。

(三)、不斷提高經辦管理能力

一是深入開展經辦標準化建設,有效實現精確化管理。要立足於資訊化,打造標準化。切實加強在資訊化條件下,社保經辦業務流、資訊流系統執行管理。科學設定工作崗位,明確職責,強化操作許可權動態管理,使內控制度寓於系統之中。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建立系統控制倒逼機制,有效實現社保經辦精細化、精確化管理。

二是全面完善經辦管理流程,優化系統程式化執行。按照“壓縮環節、減少程式、提高效能、監控並行”的原則。通過本地化需求程式設計,將參保登記類,社保關係轉續類,保費徵繳類,待遇核定類,待遇支付類以及貫穿以上業務的個人賬戶維護類六大業務經辦納入核心平臺無縫銜接,有效實現能用系統的,不用手工作業。同時,在實現業務-財務資訊一體化對接和雙向監督的基礎上,系統梳理全面完善優化三險資訊化經辦管理流程。今年要進一步完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保險待遇計發系統控制管理,有效實現退休人員個人賬戶動態遞減計息和系統計算繼承額,同時集中力量把企業離退休人員遺屬待遇納入系統管理。全面推進工傷、生育保險待遇支付納入系統工作,逐步推行生育保險醫療待遇與醫療機構直接結算。

是創新管理方式,優化經辦服務模式,全面提高社保經辦公共服務水平。推廣應用櫃檯、網路、自助三位一體的經辦服務新模式。嘗試推行新增退休人員利用社保卡發放養老金;加快“網上社保”建設,逐步擴大網上申報、網銀繳費、網銀支付待遇等經辦專案。

四是有效提升社保業務檔案管理水平。加快社會保險經辦檔案數字化和網路化建設,逐步實現社會保險經辦業務檔案資訊資源的科學整合和有效利用,按省級達標檔案管理要求,加強社保業務檔案的歸檔、管理和應用。

五是積極推進個人權益記錄管理工作。按照部、省有關社會保險個人權益記錄管理要求,積極創造條件,提供多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查詢服務;依法據實開具社會保險參保繳費證明,強化保密措施,防範資訊洩密等風險,切實提升權益記錄管理質量。

六是切實加強社保統計工作。社保統計工作是經辦主要事項之一,務必高度重視。要正確理解資料指標解釋,認真把握資料間的邏輯關係,強化和運用統計分析,及時準確反映社保執行情況,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七是健全績效評價考核體系。圍繞社保經辦管理工作目標任務,建立健全目標分解、責任落實、績效考評、督查督辦、獎懲激勵等工作機制,強化考核力度,全面提升目標責任考核的科學化水平,進一步發揮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發展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