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新生入學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3.22W

第一篇高職新生入學教育論文

高職新生入學教育論文

一、時間管理教育對於高職新生的價值和功能

(一)顯性功能和隱形功能逐步顯現

開展入學教育首先就是要解決新生無所事事、不知道怎麼打發時間這些暴露的、迫切的不適應性問題,解決新生的顯性矛盾,體現顯性功能。同時,時間管理是貫穿學生整個大學期間的事情,入學期間解決得好,會直接促進今後三年的學習態度、學習動力和學習效果,從而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以及順利走向社會,這隻有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才能間接地表現出來,所以說新生入學的時間管理教育具有隱性功能。

(二)巨集觀功能和微觀功能相形益彰

從學校整體來講,將時間管理教育列入新生入學的“第一堂課”,其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前置性的教育手段和內容,讓新生這個群體能夠在正確的時間觀基礎上端正學習態度,這對於高職院校學生而言更有現實意義。從新生個體來講,良好的時間管理教育對大學生今後的學習、生活乃至就業、工作等都具有極強的導向作用。這就是入學教育的巨集觀功能。而入學的時間管理教育的微觀功能主要是指通過個性化、科學性的指導、幫助,為新生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安排和解決,從而實現每一個新生都能夠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能夠合理安排好每一階段、每一學期、每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

(三)基本功能與輔助功能相互補充

首先,時間管理教育能給新生合理利用、規劃時間乃至養成良好的時間習慣提供幫助,這是引入時間管理教育的基本功能。其次,大學教育以人的發展為目的,在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使他們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養。從整體來說,時間管理教育無論是對高等教育管理、還是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或是一個新生的調適引導與人格養成,具有積極的輔助的功能,這就是德育。此外,時間管理教育也承擔著諸如健康教育、創新教育、愛情教育等輔助性功能。

二、如何在高職新生入學教育中實施時間管理教育

(一)引入現代時間管理理論,樹立正確的時間理念

時間觀念是時間管理的前提,而良好的時間意識是強化時間觀念的基礎。要對大學新生實施時間管理教育,幫助其樹立四種意識。首先是樹立時間生命意識。科學家富蘭克林說過怕寸間是構成生命的材料”。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時間的管理,就是對生命的管理。其次是樹立時間資源意識。時間是無限的,但對於單個人、單件事而言,時間是有限的,特別是大學三年時間是非常寶貴、有限的資源。要利用有限的資源,通過科學管理,讓自己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再次是樹立時間管理意識。堅決擯棄那種時間不可操控的觀念。最後是樹立時間類別意識,學會區分時間的差異性,使自己在不同型別的時間內選擇做應該做的事。

(二)幫助分析事情性質,在最佳時間內做正確的事

彼得德魯克曾指出,效率是以正確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則是做正確的事。對高職新生而言,第一,要學會分析自我時間利用的情況。要把每天利用時間的情況用本子記錄下來,同時分為若干塊,如學習時間、吃飯時間、睡覺時間、鍛鍊時間、娛樂時間、整理內務時間等,然後對每一塊時間再做細分,如此連續記錄一週,然後拿出來分析各項活動所佔的比例。這樣就大體知道哪些屬於做正確的事。第二,要弄清楚什麼時間做了什麼事。要提出三個問題自我回答:

(l)我想要什麼樣的學習和生活?

(2)我有什麼必須完成的事情?

(3)哪些事情必須從現在開始著手,才能實現我的目標。回答了這三個問題後,才能處理好“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關係,並根據事情的價值來投入時間,把最佳的時間和大部分的時間放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上。

(三)幫助確立切合新生的目標

目標是行動的指南針,只有確立自己的目標,才會倍加珍惜時間。老師可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性格、興趣、知識水平、技能水平、特長和優勢,以便自己制訂目標,並且儘可能做得明確具體,而且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特別要有時間的規定性,必須規定完成的期限,避免產生拖延現象。

(四)教育新生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

雖然上網已經並將繼續深刻影響大學生的時間管理,但是絕不能禁止學生上網,因為網路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學習和生活工具。輔導老師可以與學生“籤”一個協議,規定什麼時候可以上網,什麼時候不行,並大致“約定”上網的時長,明確規定上課時不能使用智慧手機,等等。雖然老師不能可能時時去監督協議的履行情況,但這既是一種鼓勵,又是一種約束,有助於養成良好的用網習慣。

第二篇高職新生入學教育論文

一、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素質是高職新生入學教育的宗旨

我們不能拋開學習和社會的實踐單獨談意志品格的培養,所有品格的培養都應該在社會生活和實踐中磨礪和培養的。學生最終是要接受社會的錘鍊和檢驗的,我們必須鼓勵學生多多地參與社會實踐和教學實踐,讓他們參與到活動的組織、團隊的配合過程中,他們會感受到這樣一個過程是自己所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問題。通過社會實踐接受社會的磨礪,讓學生們發現自己的不足,發現不足的目的不是讓學生失去自信,而是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善於學習的品質,勇於戰勝困難樹立更強的信心。社會實踐讓學生學會觀察、發現、分析、研究,最終解決問題,讓他們在實踐的失敗和成功中不斷地成長。社會實踐給了他們以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體驗和觀察社會,擺正自己的位子和心態,當他們再次遇到困難時不再是無奈和急躁,而是心平氣和地分析原因、克服困難,不斷地成長起來。應該有目的的通過實習和訓練培養學生具備盡職盡責的職業道德,不怕困難的奮鬥品質,團結友愛的團隊精神,遵紀守法的良好素質,這樣的畢業生才是社會所需要的。可以讓學生通過參與社會實踐發現生活中有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也需要技巧和方法,需要勇氣和堅持,需要文明禮貌的態度。組織演講和辯論賽,讓學生體會競爭和考驗,體會競爭下的壓力,競爭中的知識和能力是多麼的重要。讓學生獨立完成一件事,考查他們做事的態度,比較在不同的態度做事,會得出什麼不同的結果。這些活動應該是所有的學生都參加,因為在自願條件下和被動條件下的壓力體驗是不一樣的,態度是不一樣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收穫也是不一樣的。活動的目的不是為了活動,活動是一次機會和場合,沒有這樣的機會和場合,他們是不會經受這樣鍛鍊,也不會有在很多人及陌生的環境裡表現的機會。我們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過鍛鍊而得到的。一次小小的演講活動收穫的可能是不同結果,成功的可以是自信,也可以是自大;失敗的可以氣餒和自悲,也可以是經驗和教訓。關鍵是老師的引導和精神上的鼓勵。入學教育的理念不應該只是入學教育老師的理念,而應該是一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是所有教職工的行動,這才能真正地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改變學生。

二、培養思辨思想、學會思考是高職新生入學教育的關鍵

培養學生睿智敏銳的思辨思想會使學生成熟、理性、穩重。從學習上說思辨的思維方式可以讓學生對學習中的問題有更深層的探究精神,對學習中的問題有發散性的思維,對學習中問題的反思精神,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獨特的思路,不會固執遵循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在社會生活中思辨的思想,可以讓學生不會盲從於“專家和名人”或是什麼“權威機構”,可以摒棄從眾性思維,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思維方式,對社會現象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現在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各種言論和觀點都可以自由地出版和傳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或看到同一歷史事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學生相信哪種言論或觀點,需要自己做出獨立的判斷,而不能人云亦云,盲聽盲從。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就某一事件或問題進行案例分析,列舉出各方不同的觀點,然後就事件和問題的不同觀點,找出造成不同答案的原因。觀察角度、人物立場、知識水平、目的'動機等等,都是得出不同觀點和結論的原因。教會學生用冷靜的思考和分析做出獨立的判斷。思辨能力的培養需要有豐富的知識、懷疑的精神和必要的思維方式的訓練,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的,但通過一些必要的訓練,我們是可以使學生不再盲聽盲從,不再激情衝動,不再人云亦云。

三、讓優秀成為自己的習慣是高職新生入學教育的方向

培訓學生讓優秀成為自己的習慣,做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不論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勇於實踐不怕困難的品德培養,還是思辨能力的培養,都是一個長期磨練的過程。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更應該有一種修煉和提高自己的方式,那就是“讓優秀成為習慣”。這種修煉既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方法,它貫穿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要求我們始終用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激勵自己,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學生會說:如果這樣,我們全班同學都優秀了,這可能嗎?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是要求我們每一位同學都用自己的能力來衡量自己,努力做到最優秀。而不是用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每一個學生,如果這樣既不可能起到激勵的優勝,還容易讓一些同學在不斷的失敗中喪失信心。你可以在班級中不是最優秀,但你可以通過努力做到了優秀。讓優秀成為習慣,是要求自己認真做好工作學習的態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其目的就是讓學生用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習慣是一種常態,一種下意識,一種自動化,一種經過長期培養歷練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一種無需思考即可做出的反映。學生從開始有意識的要求自己做到優秀,到以後成為一件下意識的習慣,這樣的訓練逐漸成為他們良好的品質。

三篇高職新生入學教育論文

一、創新高職新生入學教育方案的思路

1加強入學教育的針對性

創新高職新生入學教育方案必須仔細研究高職新生的特點,在學習形式、學習內容、學習機制等方面有所創新,找到適合高職生的入學教育方案。首先,大部分高職新生存在強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這對於那些自認為因大學聯考失誤而不得不進入高職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為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其次,我國高職教育起步較晚,社會對高職教育認識不全面,造成高職新生普遍存在“沒得選才讀職”的思想。再次,大學聯考之前的教育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而職業教育是一種應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許多新生走進高職院校後對學習方式、方法不知所措。最後,高職學生理論基礎差,學習自覺性不夠,交流溝通能力弱,且法制觀念、安全意識較為淡薄。高職生的種種特點要求高職入學教育要創新觀念,要尋找適合自身特點的高職入學教育模式。首先,要通過入學教育使得學生思想發生轉變,即由“要我讀高職”向“我要讀高職”轉變,由“自卑習慣差”向“自信能力強”轉變,由“學歷文憑”向“技術技能”轉變。其次,將入學教育作為全校師生關注的重點,學院要重視、要指導、要監督,只有這樣才不會因指導思想不端正、思維方式不正確、工作方法不科學而導致入學教育低效或失誤。

2豐富入學教育的內容

高職新生不僅是角色和身份的轉變,還要面對全新的學校和生活環境,入學教育應包括校史系情教育、國防安全教育、軍事訓練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專業學習方法教育、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指導教育、職業生涯規劃等。通過入學教育介紹學院基本情況、專業發展和成就、所處區域的人文歷史、經濟水平和民風民俗文化,可使新生儘快熟悉陌生的環境。入學教育是高職新生了解學院人文歷史的一扇窗,是瞭解專業特色和課程設定、進行職業規劃的一堂課,是鍛鍊身體、提高心理素質的一步棋,是今後投身技術技能工作的一扇門。高職新生入學教育的第一個內容就是要讓新生認清形勢,準確定位。引導學生認識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在生源渠道、人才培養目標、專業設定與課程設定、培養方式上的區別。通過教師講授、專題講座等形式,使高職生理解我國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對於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優化人才結構、促進人才的合理分佈、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另外,還應儘早建立健全新生檔案,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學生資訊資料庫,方便輔導員、班主任熟悉瞭解新生,從而使新生管理迅速規範,消除或減輕學生到新環境的不適應性。

3優化組合入學教育的方法

高職入學教育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和偏重軍訓說教的枯燥呆板教育形式,倡導研討式、開放式、互動式、體驗式的教育方式。一是開展師生交流會、新老生交流會,充分發揮教師和優秀學長的引導作用,營造輕鬆和諧的氛圍,積極開展校史系情教育、學習方法教育、就業創業教育等,增強入學教育效果。二是推行互動式教育,實現高年級學長對應新生同專業的同學,通過學長的現身說法和互動式教育,把入學教育融入到新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新老生之間的融合,從學生角度出發的切磋比從教師角度出發的說教更加貼合學生的實際,優秀畢業生和學長的模範帶頭作用,更容易促進新生堅定學習信念,樹立遠大理想。三是建立學生網路交流平臺,網路技術的發展為開展新生入學教育提供了及時、開放、互動的交流模式,把零散、分散的學生變為寬領域的管理;把枯燥、單調、死板的入學教育變為豐富、主動、創造性的教育,為此要加強網路、微博、班級群的輿情引導,大力推行班級群,開設班級微博等,形成互動開放的網上入學教育格局。

4創新完善入學教育的監督激勵機制

高職入學教育監督管理制度,是高職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入學教育是否適合高職教育的重要標尺。一是建立健全領導和組織保障機制。將入學教育納入學校黨政工作計劃中,讓相關負責人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入學教育的內容和目標,落實責任制和管理層次,把入學教育的考核放在各部門考核方案中,與部門工作經費掛鉤。二是完善入學教育激勵機制。在全院評選優秀入學教育工作部門和個人,鼓勵先進和樹立典型,倡導榜樣示範,調動各部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結語

總之,結合高職新生特點,合理配置入學教育內容,採用科學、生動有效的教育方法,是高職新生入學教育工作取得成功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