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施工企業降低質量成本的途徑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1W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我國建築行業中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質量成本作為企業建築成本的主要內容,對企業的經濟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本文通過對質量成本的概念進行研究,從而引出降低質量成本對工程企業發展的必要性,並從企業施工的各個環節出發,從降低質量成本的角度出發為企業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淺析施工企業降低質量成本的途徑論文

1. 質量成本的概念

企業施工過程中的成本管理是由施工成本的預算和計算、成本的控制和效益評價等方面組成的。成本控制作為企業施工成本的核心,對其有效地研究和分析是使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證。而質量成本作為成本控制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對企業的產品的質量、企業的信譽和競爭力由具有較大的影響。

2. 降低施工質量成本的必要性

建築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良好的發展狀況可以有效地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隨著目前我國建築企業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企業要想存活並且穩定、快速的'發展下去,就必須在保證不影響企業經濟效益和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質量成本。

3. 降低企業質量成本的途徑

3.1 合理的成本預測

在相關的專案工程獲得審批後,就需要從對施工前期的設計開始到竣工後的整個施工階段的資源成本進行預測,使企業對整體的施工成本有一個巨集觀上的瞭解。通過對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相關資訊進行全面而準確的蒐集,進而合理的預測相關專案的質量成本,並通過對成本的預測,科學地將生產成本確定出來。例如施工準備階段的圖紙會審、施工地點周邊交通狀況的分析以及施工材料的購進價格等。

3.2 嚴格控制工程造價

所謂工程造價是指建築專案的投資成本,簡單來說就是完成整個的工程建築所需要的全部費用。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施工企業中都存在著工程造價過高的問題,為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負擔和風險。工程造價決定著工程耗用資金和裝置投放,另一方面工程造價也決定者企業的生產成本和資產回報。嚴格控制工程造價對於降低企業的質量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在施工的準備階段、施工過程中和施工的後期對人力、材料、裝置等眾多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將工程造價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使得企業在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少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3.3 成本預算的分解研究

對成本預算的分解研究是對降低企業質量成本的主要途徑。為了對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企業的可以將不同階段的預算成本進行分解研究,例如通過研究完成整個專案工程需要的人數及施工人員付出的勞動成本、施工的不同環節需要購進相關材料的數量、建築過程中應用裝置的相關費用等。通過對建築成本的分解研究,可以使得財務部門更加快速、準確的瞭解工程的相關成本,並根據當前施工費用的支出情況,對後續費用方案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的質量成本。

3.4 集思廣益、合理安排工藝流程

從施工效果、建築物的使用情況、生產費用、投資回報以及工程質量等多方面角度對施工方案進行合理分析是降低企業質量成本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確定施工方案前,企業應對施工地點的具體環境進行分析,比如對經濟條件、交通環境以及工程的規模和機械材料的採購和使用情況等進行分析研究,從多角度分析企業的質量成本。同時,通過聽取不同施工部門人員對不同生產環節的意見,並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在保證施工質量和生產工期的基礎上,合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5 降低材料成本

生產材料作為任何一個建築工程都比不缺少的重要因素,其成本的高低從根本上決定著建築的投入和收益。通過對材料的採購階段、運輸階段使用階段以及回收階段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得出合理降低材料成本的方案。例如在採購階段,通過對材料的進價進行總體的分析、研究,從而在不影響施工進度的情況下對材料的進價進行相應的控制,降低材料採購環節的成本。在施工的運輸環節,企業則需要考慮選用何種交通工具以及如何對材料進行合理裝箱才能使運輸成本達到最低的問題,從而降低企業材料運輸過程中的成本。而在材料的回收階段,通過對施工完成後的相關建築材料進行回收,為建築工程企業在在以後的施工過程中節省了較多的材料,降低了未來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成本。

4. 結論

本文通過研究質量成本的概念以及降低質量成本對企業發展的必要性,從降低生產資料成本、合理安排工藝流程、成本預算的分解研究等方面為現階段我國工程企業如何降低質量成本提出了有效地意見和建議,可見未來降低我國工程企業的質量成本對於促進企業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曉川 . 企業質量管理防錯體系研究 [D].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2013.

[2] 吳娟娟 . 淺談建築企業降低施工成本的主要途徑 [J]. 中國外資,2014,01(21):222.

[3] 崔順華 . 建築企業降低成本的途徑 [J]. 經濟管理與幹部教育,1995,04(1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