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哲學性格和大學教育的淵源的優秀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W

一、哲學的藝術性格

淺析哲學性格和大學教育的淵源的優秀論文

自由和權威是相輔相成的,而大學則為此提供了一個最佳的自由與權威緊密結合的場所。哲學是大膽的。大學教育同樣需要哲學的大膽。教育是一個不斷髮展和更新的事業,也是一個從不完善到完善的漸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永遠不可能形成絕對恆久的權威和模式;其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這樣那樣的錯誤和失敗。所以大學教育就應該對教育中的種種號稱權威和固定的模式大膽提出質疑,敢於向權威發問,勇於提出不同的意見和發出不同的聲音。對大學教育中的不合理方針、政策和意見大膽、深刻的批評,保持學術的獨立和自由。杜威就曾提出對權威進行批判和解構,以利於社會的變革進步;他的教育哲學就是建構在對傳統教育的深刻批判基礎之上。“思想是無畏的,但是言說卻是有度的”。因此任何活動都有一個適度的問題,倡導大學教育應具有的藝術的大膽性格並不是對教育活動的無理取鬧、無病呻吟和吹毛求疵,而是在一定範圍和條件下提出的反思和質疑,其目的也是為了引發思想的交鋒和觀點的辯駁,形成經得起檢驗的教育觀念,確立教育的主流價值,引領教育遵循正確的發展方向。

二、哲學的理性性格

黑格爾說:“哲學是理性的知識”。整個西方哲學的發展歷史,就是理性不斷抗爭發展的歷史;而理性在哲學史中的地位與其內涵又密切相關。“理性,就是人類通過觀念活動把握和處理生活環境,指導自己行為的一種能力”。理性要求人們對全人類的命運具有使命感和責任感,對自己的擔當有所認識。因為哲學從廣義上講就是對終極問題的思想探索。面對“愛”、“正義”、“自由”、“時間”、“幸福”等等關乎世界和人類命運的大命題,這種命題的神聖感促使人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人類的命運而探尋,為人類的發展而思索。理性要求一種求真的精神,就是透過紛繁和複雜,追尋事物的本質,客觀的實事求是的認識生活和世界的精神;因為哲學的任務之一就是:透過現象追尋本質。理性要求健康的懷疑態度和批判精神。對存在的一切給予合理的懷疑,對不合理的一切給予堅決的否定。因為沒有懷疑就沒有發現,沒有批判就沒有發展,這是哲學的本性。亞里士多德曾言,“尋求真理是一切思考的功用”。從這一意義上來看,哲學和大學的目標是一致的,二者都致力於理性的思考,都統一於人的需要,都是為了追求真理以直面事物的本真,探求世界的本然狀態,求真是它們共同的精神品質。哲學作為人類理智的自覺,體現了人對智慧的熱愛與追求的一種孜孜以求的精神。教授和學生將為真理而追求真理;他們將知道追求什麼真理以及為什麼這麼做,大學因而成為一個真正的學問中心。美國哈佛大學的校訓是“以柏拉圖為友,以亞里士多德為友,更以真理為友”,它點明瞭哲學、大學、真理之間血脈相連的關係。

大學之真的深層含義就在於藉助哲學的力量。在理想和現實的兩極不斷迴旋、激盪,不斷回到事物的本原、朝向世界的本真、追問人類的本性,從而超越常識、擺脫平庸,將人類的目光引向人類理智的極致。培養理性是大學教育的主要任務。在前芝加哥大學校長赫欽斯看來,要正確理解教育,就要將教育理解為理智的培養,大學教育就是要發展學生個體思維的理效能力。在大學中獲取知識和力量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自己積累的知識和力量作出適當的決定。“我堅信大學所要解決的是思辨的問題”,“其他方法都不能使思辨的世界作為一個可以理解的整體呈現出來”。不論學生將來是否要過思辨的生活,智力的培養都是美妙的、高尚的,“培養理智方面優點的教育是最有用的教育”。因為理智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件好事,相對智力的培養而言,其他所有的好事都只是手段。物質的繁榮、和平和社會秩序、公正和道德品行都是智力培養的手段。也就是說,理性的培養才是大學教育的根本,其他都是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大學對於理性的追求不應侷限於大學圍牆之內。它要對整個社會道德、理智和精神狀況作出迴應,成為社會乃至世界智性的領導者。大學的特定任務就是發展、傳播和指導人類理智,大學的全部資源必須集中在提高為之服務的社會的理智水平上面。大學的目的就是實現全世界道德上的、智力上的和精神上的革命。大學在讓人獲取知識和力量的同時,必須參與到重建、維繫社會賴以生存的.價值體系中去。大學不是順從、適應而是要改變社會現狀,依憑自身積累的知識和道德力量,引領時代精神的發展。事實上理性的培養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它是和哲學、思辨緊密相連的,大學人也將從中受益。

諸多哲學家教育家也正看到了這一點,哲學家賀麟曾指出:“哲學是一種學養。哲學的探究是一種以學術培養品格,以真理指導行為的努力。哲學之真與藝術之美、道德之善同是一種文化,一種價值,一種精神活動,一種使人生高清而有意義所不可缺的要素。”就整個大學生活而言,由於哲學更多的是不斷追求智慧.而非佔有智慧。因而,大學的精神生活是異常活躍的、充滿生命力的。大學生活也曾被界定為“永無止境的精神追求”。這種無止境的精神追求的結果使得大學在思想觀念上往往領先於社會其他領域,成為整個社會的精神高地。而且,由於哲學總是以純粹的真理為目標,不是以滿足社會的世俗需要為追求,因而使得大學與世俗社會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與世俗同流。馮友蘭曾經區分了傳統哲學中的為學與為道。他說:“為學的目的就是我所說的增加積極的知識,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說的提高心靈的境界。哲學屬於為道的範疇。”大學人正是在哲學為道這一崇高追求中,逐漸提升自己的人格修養,形成自身的優異與卓越。蔡元培曾經主張在大學中實施美育和世界觀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藉助哲學的眼光讓大學人不沉溺於流變的現象世界,而轉向對實體世界的意志這一最高目標的追求。在他看來,“非有出世間之思想者,不能善處世間事”。大學人就是要培養這種既立足現實又高於現實的出世之思想,從而更好地擔負起自身在現實社會中的重大使命。

不是任何哲學都是大學所青睞的,也不是任何大學都青睞哲學的。然而真正有性格的哲學必為大學所青睞,真正的有性格的大學必青睞哲學。美國教育家希爾斯曾經指出:“這是一個通過大學使社會和個人得到完善.具有偉大指望的時代”。正如他所言,世界各國紛紛擴大大學入學機會、降低大學入學門檻,爭先恐後地力圖實現高等教育的大眾化。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在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基礎上已向普及化邁進。我國也在短期內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目標。問題是,在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中,高等教育內部存在著向下均質化的幽靈。因此,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現實中.需要審慎地維持大學在理想與現實、追求真理與追逐功利之間的平衡,維繫和發揚大學的哲學性格,堅持獨立自由與理性,使得大學無愧於“大學”這一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