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公司會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才智咖 人氣:3.96K
論公司會計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摘要: 會計人員是最好的內部控制執行者,會計人員是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分離會計控制權,而分離會計控制權的嘗試性方法是獨立會計主管。

關鍵詞: 內部控制; 會計控制權; 獨立主管會計
  
  由於資產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的目標往往不一致,這樣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只能依靠非市場機制加以妥善解決,即出資者將資本授權給經營者經營後,必須輔以嚴格的監督,這樣才能實現會計管理的預定目標。這種監督有外部監督和內部監督兩種,而由於經營者對企業的控制,使得外部監督的成本高、效益差;相比而言,內部監督往往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一、會計人員是最好的內部控制執行者
  
  (一)從會計的產生與發展來看,會計本身就具有內部控制的作用
  會計的兩大職能(反映和監督)中,監督職能反映了會計工作參與企業管理進行內部控制的作用,而會計的監督職能自古就有。我國西周的司會掌管全國財政收支的全面核算,由總司審計監督大權,進行財政收支的稽核與監督。會計不僅應保護物質財產的安全,而且應證明管理這些財產的人是否適當地履行了他們的責任。強調內部控制應該與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相結合。內部控制是企業經營過程的一部分,與經營過程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凌駕於企業的基本活動之上,它使經營達到預期的效果,並監督企業經營過程的持續進行。而會計作為一項管理活動,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是會計工作的職責之一。會計監督的完整含義是指對經濟活動的調節、指導、控制和促進,調節和指導主要是指利用各種經濟活動方法引導人們的經濟行為按照合理、合法的軌道進行,促進與控制則是對經濟活動合理、合法性給予直接的支援和制約。會計人員的受託責任來自所有者和經營者兩個方面,既要對所有者負責,也要對經營者負責。一方面,會計人員受託於所有者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可靠的確認、計量、記錄,披露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理財狀況;另一方面,會計人員受託於經營者在加強經營管理、確定企業內部激勵機制、提高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作用,協助經營者履行理財責任和經營責任,最大效率地達到經營者所要求的經營目標。
  (二)從會計人員在公司中的地位來看,會計人員也是最適合的內部控制執行者
  在公司內部,會計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企業的產、供、銷、人、財、物等幾乎全部經濟業務都要經過會計環節轉換為會計資訊,會計人員能夠全面掌握企業的各種經濟活動和企業的財務狀況。內部控制的構成要素之一是資訊和溝通,圍繞在控制活動周圍的是資訊與溝通系統。這些系統使企業內部的員工能取得他們在執行、管理和控制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需的資訊,並交換這些資訊。而會計無疑是企業管理的資訊中心,由會計人員進行內部控制,可以避免註冊會計師審計常常會遇到的審計範圍受限等情況。因此,通過會計這個環節來建立企業權力約束制度,是由會計工作本身的地位所決定的。
  
  二、以會計人員作為內部控制的必要條件——分離會計控制權
  
  監督者與被監督者應該沒有利益關係,監督者在人事上、經濟上應獨立於被監督者。會計人員既要對所有者負責,也要對經營者負責,必須時時注意協調委託者與受託者兩者之間的利害關係。而在實際中,會計常常是企業經營管理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會計人員在經營者的領導下,以財務資訊的形式服務並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會計人員在組織上、經濟上都依賴於經營者。會計人員作為一種“內部人角色”,往往更容易陷入“內部人控制”的泥潭中,作為被領導者去監督領導者,顯然不符合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分離的原則,在事實上也難以持久,這就是企業所面臨的會計控制權問題。
  會計控制權是指對會計反映和會計管理所擁有的支配權。現代企業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形成企業中客觀存在的兩個控制主體 ,即企業所有者和受託經營者。企業代理人即經營者擁有企業經營的控制權,但不承擔盈虧的主要風險;而企業委託人即所有者交出了企業經營控制權,最終卻承擔盈虧的主要風險。這種風險的不對等,弱化了對代理人的制約和控制。而本應同時受託於兩個控制主體的會計人員,在實際中卻直接為經營者所控制,所有者的會計控制權被完全弱化。因此,要形成權力的制衡,減少風險,就有必要將會計控制權從企業控制權中分離出來。
TAGS:會計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