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的調查報告

才智咖 人氣:1.58W
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的調查報告
  加強精神衛生工作,搞好精神疾病防治,預防和減少各類不良心理行為問題的發生,關係到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穩定,對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今年以來,各級政府都把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作為首要任務,我院作為蘇州市民政系統唯一一家精神病院,主要承擔著對社會弱勢群體中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職能,是蘇州社會救助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和諧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伴隨著蘇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我院的服務職能進一步調整和明確,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為核心”的理念,立足民政服務物件,強化管理,認真履行職能,切實服務好社會弱勢群體中的精神病患者,為蘇州和諧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基本情況
  精神病福利院是蘇州市民政局直屬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系江蘇省民政系統“一級精神病院”(省民政系統最高階),1984年更名為“蘇州市普濟醫院”;為了區別於“管辦分離”改革的市屬醫院,經市改革領導小組同意和市編辦批准,改稱為“蘇州市精神病福利院”;增掛“普濟護理院”牌子;市慈善總會在我院設立慈善病床15張,至增至110張(實際開放65張),用於城區特困精神病人的醫療救助;3月,市殘聯在我院成立“蘇州市精神殘疾人庇護中心”,為社會特困群體中的精神殘疾人士提供庇護。
  主要職能:負責收養治療市區內“三無”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康復軍人、退伍軍人;對市區部分社會特困精神病患者開展慈善醫療;負責治療與護理城市救助管理(收容)中查無地址、姓名的受助精神病患者,並對其中超過6個月以上的轉為“三無”精神病患者進行收養治療。
  二、加強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務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近年來,隨著蘇州改革的不斷深入,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經濟快速發展,政府一系列社會保障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蘇州市社會救助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我院服務物件的範圍也在不斷拓寬,服務物件的特殊性和複雜性也在不斷增加,對我們的救治、管理和服務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針對這些新情況和新問題,重點做好以下主要工作:
  1、切實履行職能,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收養收治工作。按照政府賦予我院的職能,在認真做好“三無”、“低保”、“優撫”精神病患者收治工作的同時,積極配合公安、救助管理站做好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中精神病患者的醫療救助工作,切實抓好“慈善物件”的收治,服務古城區,面向新市區,盡力滿足各類服務物件的收養收治,為各類服務物件提供日常醫療、護理、康復和生活照料等服務保障工作,全方位的滿足服務物件的疾病治療和身心康復的需求。以來,累計收治各類精神病患者720人,其中三無物件21人,低保物件90人,救助物件577人,慈善物件32人。目前在院服務物件達412人,其中三無物件163人,優撫物件2人,低保物件178人,救助物件38人,慈善物件31人。鑑於近三年我院收治物件絕大部分為救助物件,我院每年多次舉辦與公安局精防網路、衛生系統專科醫院(傳染病院等)、市殘聯、社保管理部門、救助管理部門及民政條線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會,加強同相關單位的聯動,商榷解決精神病人救治、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存在的熱點與難點問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三年來,經我們積極有效治的治療使患者病情好轉,並幫助他們聯絡到家屬而出院的有463人,受到救助患者家屬及各方的好評。
  2、實施規範管理,嚴格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法規、制度開展工作。近年來,我院積極開展“依法執業,誠信服務”活動,狠抓醫療質量的提高和服務水平的提升。多年來,我院始終按照二級專科醫院的標準和要求,認真落實衛生行政部門的相關法規,嚴格執行三級查房、病歷書寫、病例討論等核心醫療制度,聘請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等國內知名專科機構專家、教授來院查房授課,指導工作。同時還匯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取得uks證書(由世界最權威的質量管理認可機構之一英國皇家認可委員會頒發的證書)。近年又在同級專科醫療機構中率先引入his系統、電子病歷、辦公oa系統等,推進數字化醫院建設。我院繼取得市區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質後,已實現了相城區、吳中區、蘇州工業園區等醫保定點全區域覆蓋。連續多年獲得市社保局醫保定點先進單位。,在接受市衛生局醫療機構年度校驗的145家單位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蘇州市依法執業、誠信服務a級信用等級單位稱號,並且處於獲此殊榮的9家單位前列。
  3、全面整合資源,推行醫、護、康、社、教、養“六位一體”服務模式。把幫助提高服務物件社會功能和自理能力,作為醫療護理康復業務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大力推進醫、護、康、社、教、養“六位一體”模式。一是優化醫療質量,創新醫療服務模式。引進國外先進的服務理念,推行團隊服務模式,對病員實施多人(醫生、護士、社工等)參與、相互協作的小組服務工作,並積極開展音樂放鬆療法、催眠療法、腦電治療、森田療法、心理治療和可視音樂治療等,進一步健全院科兩級質控組織,完善各項醫療制度。二是重視細節管理,深化護理服務內涵。以構建“軀體護理、心理護理、生活護理”為一體與“援助、自助、互助”相結合的“整體護理援助系統”為目標。實行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
  理、康復護理並舉的服務方式,全面推行個性化護理並逐步推進服務物件個案護理計劃,分類服務開展率達100%,分級護理率達100%,個性化護理率達100%。針對病員生活能力狀況開展自理能力再訓,並引入互評互比激勵機制,激發病員參與積極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性。三是探索社工介入,完善康復治療體系。將社工工作全面介入精神病患者康復輔助治療體系,嘗試運用優勢視角理論幫助休養員自行開展小組工作。相繼成立休養員縫紉組、腰鼓隊、電腦之家等11個興趣小組,每天安排病員開展收看電視、下棋打牌、閱讀報紙等活動,每週定期組織書畫、器樂、手工和功能訓練等康復活動,每月舉辦中大型工娛療性趣味活動,如組織生日聚會、放映電影、卡拉ok等,在各大節日舉辦拜年會、元宵節猜燈謎、重陽登高等聯歡、慶祝活動。此外,積極聯絡工療加工活,拓展康復輔助專案,並通過各類途徑將休養員手工作品進行義賣。四是設定特教課程,推進特殊教育工作。將休養員思想文化教育列入日常康復服務專案,開設教育培訓課程,開展健康宣教,普及消防常識。同時,對精神殘障兒童、青少年設定特教課程,開展集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為一體的特殊教育。五是完善保障機制,強化生活照料服務。重點抓好病員的膳食供應和飲食營養,聘請專業營養師調配花色品種和科學膳食,對糖尿病、痛風等疾病物件專門供應特殊飲食,每月給三無物件發放零用金,用於在陽光超市內購買零星食品。同時根據季節變化,及時添置和更換在院病員服裝,做好冬季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確保病區空氣流通、地面整潔,盡力保障好休養員的在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