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才智咖 人氣:2.83W

生態文明建設就是把可持續發展提升到綠色發展高度,為後人“乘涼”而“種樹”,就是不給後人留下遺憾而是留下更多的生態資產。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歡迎閱讀。

關於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一

【調查目的】

生態文明是人類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理性反思的產物。在工業文明時代,人類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生態危機。工業文明的生態危機主要表現為,環境汙染、資源短缺和生態失衡等。要解決這些危機,人類就必須尋找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實現由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因此,理解生態文明的概念與內容,對於我們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切實的指導意義。

【調查方法、概況】

為深入瞭解**市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現狀,探索建設生態文明的對策與舉措,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我們先後深入**市國土資源管理、林業、環衛等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調研,召開了座談會,實地察看了部分企業,聽取有關情況彙報,向主體班學員和部分幹部群眾發放了問卷調查,來進行實踐調查。

【調查內容】

一、 生態文明的建設與發展

黨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七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出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戰略部署,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市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政府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戰略地位,採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生態文明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取得了明顯進展。

1、生態文明理念逐步形成。

近年來,全市上下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政府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生態環境建設的思想認識不斷深化。特別是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建設新型生態文化,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於全市各級領導幹部教育培訓和公眾宣傳教育中,滲透於經濟社會生活和管理的各領域、全過程,廣大幹部群眾對生態文明的認識更加深入全面,新的生態文明理念逐步形成,“綠水青山比金山銀山更重要,生態優良比生產增長更可貴,低碳綠色比高碳黑色更持久,花紅葉綠比燈紅酒綠更科學”的觀點開始為多數人所接受。

2、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推進。

近年來,**市緊緊抓住國家、省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 設的機遇,立足實際,科學規劃,統籌佈局,推出了包括規劃優化工程、綠洲建設工程、環境淨化工程、汙染減排工程、水資源保護工程、生態環保工程、河道治理工程、能力建設工程等在內的生態文明建設工程。這些工程明確規定了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節能減排、森林覆蓋率、水質、噪音等生態指標,標誌著**生態文明建設正以新的理念、新的標準、新的規模全面展開。

3、生態文明基礎工作不斷加強。

相關工作機構、人員配備以及管理制度、工作機制逐步建立健全。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知名旅遊目的地城市、法治先進城市,以及生態文明示範村鎮、生態文明社群等建立活動深入開展,城鄉清潔工程、河洛風光帶工程等綜合治理活動不斷推進,全民植樹全面啟動,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生態文明實踐紮實推進。

4、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逐步顯現。

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生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資源合理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市以山區生態林、農田防護林、廊道綠化、城郊森林、村鎮綠化等為主要載體,大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2008年至今已累計完成造林280萬畝,完成森林撫育和改造100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由42%提高到46%以上,9個縣(市)成功建立省級林業生態縣,10個縣(區)被授予“河南省綠化模範縣”稱號,初步形成了重點生態工程為骨架,綠色廊道和農田防護林帶為網路,城鄉綠化一體化為依託的林業生態新格局。如今的河洛大地,碧水藍天,環境優美,生態宜人,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發展的重要核心競爭力。

二、**生態文明建設尚存諸多問題

在肯定**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可喜成績的同時,調查中我們發現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也不可忽視,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反差”。

1、可持續的發展要求與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存在反差。

調查結果顯示,“重發展、輕保護,重眼前、輕長遠”的觀念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許多礦山是先開發後規劃設計,開發程式倒置,加之企業普遍存在著只開發、不恢復,重開發、輕維護現象,給環境帶來極大的汙染。同時,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溼地資源利用過度,水資源的不合理調配與利用等現象也屢禁不止。

2、集約化的發展方向與粗放經營模式存在反差。

通過實地考察得知,**市礦山的開採仍處於“初級採掘、變賣原礦”階段,缺乏精深加工的企業和產品;在旅遊開發中,大家各搭各的臺,各唱各的戲,旅遊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且產業鏈條不完整,長期停留在過路式觀光旅遊階段,難以凝聚人氣、財氣,不能最大限度地產生效益

3、生態環境優化的發展方向與保護管理體制滯後存在反差。

由於對資源保護的合理利用管理涉及多個政府部門和行業,存在多頭管理、責任不清、管理不到位等現象,直接影響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力度和成效。同時,林業生產上“重造輕管”的問題仍突出。一些問題,像那種“春天栽樹轟,秋後管理鬆”、“年年栽樹,年年在同一個地方栽樹”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三、未來**生態文明建設應採取的對策與措施

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結合**市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未來生態文明建設必須採取如下對策與措施。

(一)合理利用資源,發展生態工業

1、規範礦業秩序。

嚴禁非法開採,取締在風景旅遊規劃區內的採礦點,嚴禁在鐵路、重要公路、堤壩兩側近距離開採,對採富棄貧、亂挖濫採、無證開採的要予以打擊。堅持可持續發展,嚴格遵守“開採法制化,汙水要淨化,廢渣無害化,生態要綠化”的要求。加快科技進步。全力推進企業技改,提升產業層次,重點發展礦產品深、精、細加工,實現從原料輸出型的淺層次開發向綜合利用的深層次開發轉變。引入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優秀的管理、技術人才,提高應用新技術的能力。

2、發展新型工業。

在承接對接產業過程中,在產業發展方向上,大力發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態型工業和無汙染的特色工業。在技術改造上,要鼓勵企業研究、開發新工藝、新產品,用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和綠色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從工業源頭和生產全過程控制工業汙染。要發展迴圈經濟,最大限度實現廢物資源化。

3、加強土地管理。

嚴格耕地保護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嚴禁隨意調整和佔用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強化對土地的集中統一管理,進一步完善土地收購儲備和交易制度。通過依法收回和收取閒置費等辦法,制止土地閒置和粗放浪費,挖掘現有土地潛力。加大土地開發復墾工作力度,對限制性專案堅決不供地,對不合理的用地規模堅決壓縮,確保耕地佔補平衡。

(二)圍繞農民增收,發展生態農業

1、優化農業結構。

結合主導產業、區域特色產業,依託現有農業龍頭企業或無公害蔬菜基地等載體,本著因地制宜、相對集中、規模經營、提高品質的原則,實行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促進農產品的就地加工和轉化,形成“閉合”式生態產業鏈。積極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戶一特色”,不斷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型產業。

2、狠抓質量安全。

加強農產品生產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工作,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推行安全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和質量安全追溯制,加強質量監管,建立質量安全依法監管的長效機制。繼續加強安全農產品申報認證工作,積極參與國家級、省級名牌農產品的創評活動,多創名牌產品,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3、堅持科技興農。

建立健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大力實施種子、植保以及科技入戶工程,提高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進一步加大對農業面源汙染的資金投入和財政資金專項轉移支付力度,制訂相關農業面源汙染治理補償政策。針對農村普遍存在的化肥農藥使用、廢棄地膜處理、秸杆焚燒等問題,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實行秸杆還田,實現農業生產良性迴圈。

(三)加強生態管理,促進生態文明

1、加大宣教力度。

要強化生態教育,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大眾傳媒工具,廣泛宣傳科學發展觀、生態文明觀。要大力倡導節能環保、愛護生態、崇尚自然,倡導適度消費、綠色消費,形成節約環保光榮、浪費汙染可恥的社會風尚,營造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氛圍。要教育廣大幹部牢固樹立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強化資源憂患意識,增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2、強化政府調控。

要綜合運用經濟、法律、行政、規劃等手段和產業政策,對全市生態資源的總量、配置及開發方式、規模、強度進行控制。根據國家和省裡主體功能區規劃,進一步明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類別和範圍,確定主體功能定位,明確開發方向,控制開發強度,規範開發秩序,完善開發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空間開發格局,從根本上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資源間的矛盾,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3、健全相關制度。

要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對生態資源進行統一管理、排程、調劑。將以往資源使用權的分配改作資源收益權的分配,使生態資源利用率高、效益好的.企業和個人優先獲得使用權,確保生態資源收益的最大化、配置市場化。要抓緊建立完善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績效評價體系,完善相關制度,促進**市生態文明建設協調快速發展。

【調查結論】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手段的支援和法規制度的保障,更離不開文化意識的支撐和公眾的參與。不斷強化全民生態文明觀念,推動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入落徹科學發展觀,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當中去,為祖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態文明建設調研報告二

2013年暑期我們學校部分年級開展了以“我眼中的家鄉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大學生實踐調查活動,我有幸作為其中一員參加活動。

一、調查背景

目前我國正處於發展的轉型期,發展的速度和結構與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於不合理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為了更好的平衡發展與環境,更好的瞭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情況,更好的建設美麗中國,於是我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在暑期開展了關於家鄉生態文明建設的調查。

二、調查過程

我的家鄉位於安徽省北部,是一個聞名中外的古城—亳州。而我家位於亳州市北部的一個鄉鎮—華佗鎮。據我瞭解前幾年家鄉因外出打工的比較多,致使家鄉勞動力相對缺失,自然家鄉發展的也不是很快。而那時的家鄉在我看來環境卻是非常好的。而近幾年家鄉的環境卻是越來越差,數目花朵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聳立的樓房與擁擠的人群。在我心中萌生了這樣一個疑問:是不是高速的發展都要以犧牲環境為目的?帶著這樣一個問題,我走訪了有關部門,開展實際調查。

首先我來到了我奶奶家,我想向奶奶瞭解以前我們村環境是怎麼樣的。她說,以前家鄉地溝裡都有睡,水裡面也有好多魚。而現在我們很少再見到河了,更別提在河裡的魚了。以前的家鄉各種花草樹木繁多,現在也變得越來越少了。通過和她的談話中我看出了他對環境的遺憾。雖然她現在生活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幸福生活不會長久。 對於奶奶那代人人來講,她們受過太多苦。以至於她們對幸福生活感受的更加親切。也許她們剛開始並不在意這些生態環境方面中存在的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當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甚至影響人們日常起居的時候,她們就會發現治理環境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到那時候我們的種種對策會影響甚微,以至於會有種悔過的嘆息。

第二天我來到了鎮政府,通過種種程式我見到了我們鎮的宋鎮長,我給他說明了我來的緣由,他也很熱情。於是我帶著問題和他交談起來。在和他談話過程中,他也說了現在鎮裡卻是存在生態環境方面的問題,這是現階段發展無法避免的,但是鎮政府正加大力度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目前全市也都在加大生態文明的建設,已制定了各種對策來治理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他還說以前我們鎮的發展已農業為主,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鎮裡的招商引資,使之鎮裡出現了一些工廠,這些工廠雖然數目較少,但是對於環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工廠每天都要排放大量的廢氣與廢水。目前上級並沒有這方面限制工廠的措施,而我們鎮政府也顯得力不從心。在我看來確實是這些日益增多的工廠給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我想不光是我們家鄉這,乃至全國工業的不合理發展都是致使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很多時候我們都過度追求GDP的這種單純資料。不合理的發展方式確實能帶動GDP的發展,但是對於“環境GDP”造成的影響確實無法估量的。

在和宋鎮長的談話過程中,我也瞭解到近階段政府確實是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特別是十八大召開之後,生態文明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時,各級政府與有關單位都在精心制定各種措施用來生態文明建設。我們家鄉也不例外。

比如家鄉主幹道路上擺放整齊的新型垃圾桶,這些不僅減輕人們亂扔垃圾的惡習,而且通過對垃圾的分類以及再回收,使能源迴圈利用,減少了浪費。“要想富,先修路”,現在村中主幹道都是寬闊的水泥路,路兩側都種上了綠化帶,這些路上再也見不到髒亂的垃圾。嬉戲打鬧的孩子多了,談天說地的老年人也多了,人們走在路上顯得格外精神。

通過了解,我知道了這些資金一大部分是來自國家,另一部分是來自村民的捐助。宋鎮長說剛開始,一部分村民不願意出資,認為這些東西的建設和自己沒關係,甚至有些牴觸情緒。但是通過鎮政府大力宣傳和講解並且用國家出資的錢建設一小段道路時,人們立即體會到這方面帶來的好處,於是大家積極響應號召,陸續捐款。在鎮政府和村民的大力合作下很快這些道路陸續完工,人們從中得到了實惠,環境也得到了保護。

宋鎮長還說現在國家提倡新農村建設,這其實也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因為新農村建設使農民的生活更加科學化。縮小了城鄉差距。要讓村民都喝上清潔,乾淨的自來水。並且會在新村中大力建設沼氣池,使能源能夠迴圈利用。這些利民措施都充分顯示了國家對環境的重視。宋鎮長還說,十八大召開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相當重要的位置。這說明中央已經下定決心要大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這是利國利民的政策。當然,發展環境過程中勢必減緩經濟的發展,但是長期來看,這些減緩在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中顯得微不足道。當前仍有些村民對我們政策有些不瞭解,在他們看來這些政策犧牲了他們的利益,面對這些情況,鎮政府會認真給他們做工作,讓更多人意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對於那些工廠企業,目前政府也制定和落實相關政策和法規,對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企業進行堅決懲罰。

宋鎮長在談話中特別強調一點,就是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必須以人為本,必須要從根本上提高人們保護環境的意識,要讓人們主動重視,主動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中來,只有這樣生態文明建設才能長久。

和宋鎮長的談話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從談話中我獲取的資訊量確實非常大的。 生態文明建設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人公。要想真正建設好生態文明,我們必須主動參與,為實現這一目標獻計獻策。

我個人在實地走訪之後,對自己家鄉的生態文明建設也有一些建議。

三、相關建議

1.政府與相關部門應大力宣傳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人為本,人才是社會的主題,面對整個社會,我們要大力開展保護環境的宣傳,樹立友好的“環境即生產力”的理念。堅持環境友好和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建立。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大力發展迴圈經濟,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尖銳矛盾,協調社會經濟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同時有利於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需要,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具體體現,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3.政府體質改革。

不能以單純的GDP增長作為考核政府機關的標準,在考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時要重視其在環境方面所做的努力,考核其在生態建設中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矛盾時的決策是否符合和諧社會的要求。執法者應該秉公執法,堅決打擊一切危害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4.健全法律法規。

有關部門必須制定出相關的法律法規,面對違反這方面法律的人應給予堅決處理。唯有環保規則成為既定的制度和法律,民眾才能在生活中正確認清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從而自覺的監督,舉報。將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到法律高度,是貫徹生態文明建設的強有力保障。

5.加強大眾的生態文明建設道德教育。

建設生態文明,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離不開科學技術手段的支援和法律法規的約束,更離不開文化意識的支撐。生態道德意識是發展精神文明的依託和精神動力來源。因此,大力培養全民生態道德意識,不斷強化全名生態文明觀念,對於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營造全民生態道德意識的社會氛圍,還需建立完善的環保教育機制,尤其要重視學校教育的環節,特別要重視青少年生態道德意識培育和提高。只有使人們從小就知道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和道德觀,才能在人們的內心深處構築起牢固的生態屏障,才能養成良好的生態道德行為,能夠有效防止破壞生態環境現象的發生。

通過這次在家鄉實地調查,我明白了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要想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和諧社會,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我想不管是在我的家鄉或是在祖國其他地方在生態文明建設這方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能夠及時的發現這些問題並且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我們國家的發展才能更有質量。生態文明建設不是一句空話,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美麗中國是我們的目標,目標的實現往往需要經過一個努力奮鬥的過程。

那麼當我們攜手並進,從我做起時,生態文明建設就會越來越成熟,偉大的中國夢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