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沖之》教學反思

才智咖 人氣:2.01W

現在很多教師會從自己的教育實踐中來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祖沖之》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祖沖之》教學反思

  《祖沖之》教學反思

說實話,《祖沖之》這篇課文的確不太好講,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離學生比較遙遠,故事內容比較枯燥,所以我翻來覆去地閱讀文字,時時沉浸在文字中不能自拔。

一、走入人物內心,揣摩句子含義

祖沖之面對這朋友的不相信,面對著權貴的威嚇,面對著旁人的嘲諷,他卻坦然自若。於是我抓住這句話: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進行引導:

1.祖沖之,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這可是關乎生死的事,就相當於立下了生死狀,卻“坦然”回答,讀出“坦然”。

2.祖沖之,你後悔嗎?為什麼?讀出自信、胸有成竹。

3.祖沖之,你害怕嗎?為什麼?讀出勇敢、無畏。

4.引讀: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自信,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著勇敢,是因為: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其實揣摩一個人的語言,就得聯絡人物所處的環境,就得聯絡人物的所思所想,只有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才能感悟到所說的話的含義,才能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因此只有深入——理解文字,才能淺出——感情朗讀。

二、尋根探源,引讀烙刻形象

其實歸根結底祖沖之這樣坦然,是因為他已經做了大量的幕後工作。課文只用了“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這幾個詞來描述,如果讓學生從書中找到有關他刻苦求知,不懈探索的詞句不難,但祖沖之探索求知的精神只能停留在字面上,所以這就需要創設情景,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到這種對待科學的精神,頭腦中烙刻下一個廢寢忘食,忘我工作的祖沖之。基於以上考慮,我設計了下面的引讀:

當人們飲酒喝茶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當人們娛樂聊天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當人們進入夢鄉時,祖沖之在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研究驗證。

三、簡化教法,創設情境演讀

因為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枯燥為活潑。預設環節如下所示:

師: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歲生日,可得好好慶賀熱鬧一下,把保定的祖沖之叫來,我說祖沖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氣如何?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生月食。

師:大膽,你不知道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這不成心跟我做對嗎?再說了,哪是什麼月食,那是天狗吃月亮;即使有月食,那也是神仙安排的,你是神仙不成?這你可得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著桌子)如果不發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引導對這句話的感悟)

師:言歸正傳,好戲還在後頭呢,咱們還得接著演,接著讀。你們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我家更是燈火輝煌,賓客滿堂,一派吉慶祥和,哪能發生月食呢?嗯,圓月被雲彩擋住了,我可得問問祖沖之“你看,還能發生月食嗎?”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

師:你真是瞪著眼說瞎話,明明現在雲彩擋住了圓月,你還說月食開始,你長著千里眼不成?有什麼憑據嗎?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著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我聽這話可是在挖苦諷刺嘲笑祖沖之呀!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為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四、說寫結合繪畫面

對於說寫結合點“眾人全呆了”,我認為有必要讓學生根據合理想象,說說“眾人全呆了”是怎樣一幅畫面。這樣可以訓練學生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在交流過程中,我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著”“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裡”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說完後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梳理完自己備課的思路,再回想講課中出現的問題,因為緊張,出現許多前言不搭後語,詞不達意的現象,今後應該多錘鍊課堂語言,使之簡練、準確、精彩。當學生的答案與課前的預設不一致時,顯得手足無措,評價引導不及時,不到位,所以應該提高課堂教學機智,更深演讀教材,準確把握。

磨課的過程是辛苦的,但苦中有樂,正是在一次又一次思索與改進中,我對教材有了更深的認識,對重點的突出,難點的突破有了新的途徑,對自己有了新的定位和認識。我享受著我的語文課帶給我的苦與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