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成本管理的概述

才智咖 人氣:1.65W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條件下,能否取得競爭優勢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取得最大限度的競爭優勢是影響企業全域性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制定企業成本戰略的重中之重。當競爭的強度不足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或者競爭均勢已經形成,競爭者相互都無法擊敗對手時,勵精圖治,發展壯大自己便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

戰略成本管理的概述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含義

國際上對戰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是20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的,儘管大家對構建戰略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體系的必要性與緊迫性在認識上是一致的,但對於戰略成本管理的內涵卻有些歧義。在管理理論中,由於對戰略解釋的側重點不同,企業戰略理論可以歸納為競爭戰略學派、資源配置戰略學派和目標戰略學派。競爭戰略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企業戰略的重點是確定企業的競爭優勢,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學的邁克爾・波特,其所著《競爭戰略》和《競爭優勢》兩書已成為戰略研究的經典著作。書中所提出的通用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目標聚集戰略已經成為競爭戰略的經典理論。資源配置戰略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企業戰略是現有資源和計劃資源的配置,以及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基本模式,這一觀點的核心是資源配置。目標戰略學派的基本觀點是,企業戰略的主題是確定和實施企業的長期目的和目標,認為戰略是由目標、意志以及為達到這些目的而制定的方針、計劃所構成的一種模式。按照戰略的本義來判斷,上述三類觀點分別強調了在不同環境、不同條件下企業戰略的不同側重點,相互之間並無本質上的差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條件下,能否取得競爭優勢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取得最大限度的競爭優勢是影響企業全域性發展的核心問題,是制定企業成本戰略的重中之重。當競爭的強度不足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發展,或者競爭均勢已經形成,競爭者相互都無法擊敗對手時,勵精圖治,發展壯大自己便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點。此時,企業戰略的重點理所當然地轉向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合理配置企業資源,謀求企業資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確定和實施企業的長期目的和目標離不開對競爭發展態勢的判斷和對企業資源配置的考慮,目標戰略理論只是依據擺脫競爭重點或資源利用重點等具體情形而對企業戰略所作的抽象解釋。這三種觀點的共同特質都沒有脫離戰略的一般涵義。

我國學者對戰略成本管理內涵的解釋有如下幾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戰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會計人員提供企業本身及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幫助管理者形成和評價企業戰略,從而創造競爭優勢,以達到企業有效地適應外部持續變化的環境之目的;另外一種觀點認為,戰略成本管理關注成本管理的戰略環境、戰略規劃、戰略實施和戰略業績,其含義可表述為不同戰略選擇下如何組織成本管理;再有一種觀點,所謂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在考慮企業競爭地位的同時進行成本管理;還有人提出,所謂戰略成本管理是為了獲得和保持企業持久競爭優勢而進行的成本管理。企業戰略成本管理就是將成本管理置身於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企業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來為戰略管理服務。因此,在管理領域,一般將戰略理解為實現長期目標的方法,一個單位所應用的戰略是為使該單位的技能和資源與在外部環境中發現的機會相適應所作的謀劃。

二、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徵

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有利於更新企業成本管理觀念,增加企業持久競爭力。傳統成本管理的目的被歸結為降低成本,節約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認,在成本管理中,節約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現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應該是以儘可能少的成本支出,獲得儘可能多的使用價值,從而為賺取利潤提供儘可能好的基礎,從而提高成本效益。從戰略成本管理的視角出發來分析成本管理的這一目標,不難發現,在一定條件下成本降低是有條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況下控制成本費用,可能會導致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的下降,從而降低企業的競爭力。企業在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取決於以同樣的成本為顧客提供更優的使用價值或以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價值,如果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升幅取得更高的使用價值,就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以傳統成本管理為基礎,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和戰略管理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戰略成本管理,在許多方面表現出不同於傳統成本管理的特徵。

(一)戰略成本管理具有外向性特徵。戰略成本管理要求企業拓寬成本管理的視野,既要從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出發,更要跳出企業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注重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顧客,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係,分析這些關係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規模和成本水平的影響。而傳統成本管理則將眼光僅僅放在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上,忽視了外部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二)戰略成本管理具有競爭性特徵。戰略成本管理從企業競爭優勢的培育、維持和提高這一角度出發,重點關注企業的成本行為對企業競爭地位和競爭優勢的影響,幫助決策者選擇最佳的戰略方案,並輔之以對應的成本管理戰略,藉以促進戰略管理目標的儘快實現。

(三)戰略成本管理具有資訊多樣性和全面性特徵。戰略成本管理系統不僅要收集企業內部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日常成本資料,而且要了解與分析政府部門、供應商、客戶以及競爭對手等方面對企業成本的影響;不僅要反映貨幣性的成本資訊,還要反映產品質量、顧客滿意度等非貨幣性成本資訊;不僅要提供歷史的實際成本資料,更要全面地提供即時的、預測的、模擬未來的成本資訊。

(四)戰略成本管理具有動態系統特徵。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企業生命週期的階段變化,針對處在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其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預期達到的目的都是有差異的,要不斷調整成本管理的戰略方針以適應企業特定的內外部環境。

(五)戰略成本管理具有個性化特徵。戰略成本管理要立足於企業發展等長期利益的需要,注重成本管理效應的長期性,不斷培育企業自身特有的成本管理文化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內容。

三、戰略成本管理目標

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規範著其思想體系,制約著其方法與措施體系的建立。目前人們對成本管理目標的理解和表述主要集中在成本降低方面,在具體的表述上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成本控制的目標是通過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來降低成本,這種觀點將成本管理過程理解為實現既定成本目標的過程。另一種觀點認為,將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作為成本控制的目標是以既定條件為前提的,除此之外,還應該通過各種創新措施,改變成本發生的條件,使成本不斷降低。日本學者清水認為,企業存在兩種成本結構的成本降低:(1)尚未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結構;(2)已經使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結構。前者主要是由於眾多的非效率因素存在,故一般通過“技術選擇”來降低成本;對於已經達到成本最低化的成本結構,其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僅僅依靠現有的技術則無能為力,因而還必須藉助於知識創新或者說是技術革新來求得成本降低。伴隨著成本降低的技術創新,達到目標成本的技術與投入的最優組合,這種觀點對成本管理的功能做了較為廣義的理解。

成本不是孤立的,經濟活動越複雜,影響成本的因素就越多,成本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也就越複雜。不僅成本本身的發生會受到企業各種因素的影響,它同時又是企業做出各種管理措施與戰略選擇的核心因素之一。確定成本管理戰略目標,需要將成本管理放在與企業經營活動、管理措施以及戰略選擇的相互關係中進行考察。企業必須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成本問題,將成本管理的重心過分聚集於成本本身,有可能引發成本管理措施的實施和企業戰略選擇之間的衝突。在研究成本與相關因素之間的關係時要注意:(1)成本因經濟活動而發生,經濟活動必然要發生成本,不同的成本對經濟活動的質量、效率等發生影響。企業戰略的選擇和管理措施的實施必須要考慮成本的支撐力度和企業在成本方面的承受能力。節約規律要求人們在實現特定目的的過程中要儘可能降低成本,在經濟資源相對短缺時,降低成本還包括利用特定的成本消耗實現更多的經濟目標。但是降低成本必須以不損害企業基本戰略的選擇和實施為前提,要有利於企業管理措施的實施。(2)成本是經濟活動的制約因素,過多成本方面的限制有時不利於業務的發展。就具體業務而言,經辦人員往往不希望有較多的成本約束,較少的成本制約意味著較多的自由度,使業務處理過程變得相對容易和輕鬆。(3)不同成本要素之間存在相互代償的特徵,成本的變動有可能影響到質量、效率、收入等的變化,一種成本的降低有可能以另一種成本的增加為代價。同時,成本與收入之間也有可能存在代償關係,通過高成本維持高質量有可能獲得較高的收入。成本的這種代償性特徵,決定了對成本的判斷可能有不同的標準。企業採取何種成本管理措施不僅要考慮其對降低成本的作用,還必須考慮由此形成的其他方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