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要警惕娛樂化的企業培訓

才智咖 人氣:2.24W

目前而言,企業對培訓的重視程度是空前的,很多企業都願意在培訓方面進行投入,培訓機構的興起以及培訓市場的火爆就更加成為推動企業培訓發展的動力。

中小企業要警惕娛樂化的企業培訓

一時間培訓好似一股旋風席捲了中國的市場。

在國內每個城市隨便一走,企業的培訓絕大多數是眼睛跟著潮流走的,這些年資訊的通達、通訊的便捷、交流的頻繁以及培訓教材以排山倒海式的上市,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當下流行什麼就培訓什麼:執行力話題很火就不管自己的基礎底子怎樣跟著做;報紙輿論都在講人力資源管理,就開人力資源研修班;MBA時髦,企業就鼓勵員工去上MBA班,個人也紛紛熱衷於接受MBA教育;ERP很熱,就辦一個ERP培訓班……

市場上的一些企業對培訓的瞭解不夠全面透徹尚可理解,但那些“忽悠”型江湖郎中式的培訓公司卻是大好的市場與機會,他們才不管你企業在什麼階段需要怎樣的培訓、員工需要怎樣的培訓來解決實際工作困難;而學院派出生的培訓機構與人員理論氣息十足,對於企業人員的培訓往往是進行填鴨式教育,不管三七二十一教科書式的“大而全”開講,再問一問他們自己做了多久的實踐、摸過多久的市場、有多少的實戰經驗,結果只能就事論事,僅僅停留在書本上,案例也只是國際大型公司怎樣怎樣,更有甚者自己一知半解,就別提對企業有多少幫助了。

在當前,一些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空洞式培訓之所以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是與整個行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有關。某些培訓師往往滿足於戰術式的誇張,而缺乏真正實戰基礎上的實用原則;滿足於理論和概念上堆砌,甚至於加入了勵志類名詞的炒作,把自己過分包裝,什麼大師、導師等等之類的稱謂漫天飛舞;滿足於所謂的給人洗腦,強調所謂的激情、個性,難道這些能構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相反只會給行業帶來忽悠、吹捧式和欺詐式惡劣影響,不難想象這樣的花拳秀腿式培訓只會走入死衚衕。

我認為企業的一次次失敗培訓投入,主要是:

1、培訓的課堂熱鬧非凡,花了很多時間,可員工接受培訓後行為沒有什麼改變,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培訓很令人失望。

2、培訓不專業,培訓機構和人員不負責任,企業的相關培訓人自己都沒有接受過好的培訓,沒有針對性的培訓,認為能講幾門課就可以了。培訓機構和人員不僅課程內容,還是講課表現,對企業和業務沒有什麼幫助,員工參訓後有“感覺糟糕”的`體驗。

3、將培訓看成是福利,結果培訓就變成一嚴、二鬆、三推倒、四重來,培訓也就成了可有可無的事情。

4、企業的管理者就是在趕時髦、攀比,看到其他企業在做培訓自己不做好像落伍一樣,盲目性相當大,平時沒能夠真正地去支援培訓工作。

5、經過培訓後,有些員工的能力和素質確實有所提高,受訓員工對知識和自我實現的追求也跟著提高了;也會有一些產生更換工作環境、離職和跳槽的狀況發生,他們所流向的企業大多數都是被培訓企業的競爭對手,由於這些人所掌握的“情報”和新知識技能的應用,對被培訓企業來說無疑是一種潛在的威脅,企業和管理者認為培訓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事實上,這些機構和人員往往如同賣“大力丸”的,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個課程、幾個案例、幾個遊戲,不管面對什麼樣的企業、什麼素質的人員、什麼樣的環境,都是同樣的方法;憑藉著讀過幾本營銷書、聽過幾次培訓課、嘴巴上的“吹噓功夫”了得,能講幾個故事,侃幾個葷素搭配的段子,便認為自己也算是個人物,可以給他人傳道授業解惑了;他們普遍先在培訓網站上搜尋幾十種企業內訓課程和大綱,再請上幾個業務員或電話銷售的小姐,就開始對外推廣了,一股腦兒地將相同內容輸出給不同的培訓物件,並且在培訓中敷衍了事、偷工減料,結果是讓參加培訓的企業和人員收效甚微,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及大量的金錢,得不償失。

這類機構培訓的蒼白性,還體現為他們很像是跑江湖的草臺班子,培訓一味向時尚靠攏,美其名曰“緊跟時代脈搏”、“與時俱進”,僅有幾個拉培訓定單的培訓“掮客”,沒有一批隊伍穩定、功底深厚的培訓師,一旦拿到培訓定單,就照對方要求倉促組合培訓課程,實際上臨時找來的培訓師並不一定具備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功底,於是只能對培訓內容草草點到,並憑藉嘴皮上的工夫巧妙地繞開關鍵之處,盡講一些不著邊際、無關痛癢的東西,拿錢走人了事,這種逃不脫形式重於內容的流弊導致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一次又一次的浪費了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