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組織績效為導向的培訓體系(OPTS)

才智咖 人氣:1.13W

以組織績效為導向的培訓體系(OPTS)

以組織績效為導向的培訓體系(OPTS)

一、背景

目前,有兩種培訓體系被企業廣泛應用:一種是基於職位描述和職位規範的培訓體系,這種型別的培訓體系以職位為核心,希望把員工培養成適應於“職位”的人,進而達到企業期望的價值;另一種是建立在員工個人能力素質模型基礎上的培訓體系,這種型別的培訓體系通過培養員工崗位能力來提升崗位業績,並實現員工在專業領域及管理領域的發展目標。

以上兩種培訓體系在企業中固然有一定的重要性和適應性,但關注焦點是員工個人與職位的匹配和個人績效,並根據員工的能力素質確定重點培訓物件,弱化了對團隊、組織乃至企業整體能力的培養。而在強調企業的“組織”獨特身份和個性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追求的恰恰是組織整體效能最大化,以提升員工個人績效為重點的培訓體系已經難以發揮其優勢。同時,與個人能力相比,組織能力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比融資渠道、產品策略或技術更難以被競爭對手效仿,因此,為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環境對企業的要求,應該建立一種以組織績效為導向、以組織能力為重點的新型培訓體系。以組織績效為導向的培訓體系可以綜合以上兩種培訓體系的優點,並有其自有特色。

二、OPTS簡介

以組織績效為導向的培訓體系(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Oriented Training System)簡稱OPTS體系,是在企業戰略的指引下,以提升組織能力為手段,將培訓三要素(師資、課程、教材)進行合理、有計劃、有系統的安排而形成的有機整體,以完成制定的組織任務並達成組織績效。

通過OPTS,希望實現的圖景是:經過培訓,在企業的任何戰略階段,各級組織都可以依據約定的績效目標,高效準確及時地完成既定常規工作和新任務。該培訓體系可以鍛造各級組織對企業戰略的高度適應性和執行力,同時也成為企業改善績效的一種手段。

基於此,OPTS體系由三個模組支撐:績效指標模組、組織能力模組和課程模組。績效指標的達成是通過完成工作任務來實現的,而組織能力的高低決定了組織完成相關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培訓是提升組織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課程是承載培訓的知識傳遞、技能傳遞、標準傳遞、資訊傳遞及管理訓誡行為等功能的具體形態,因此,績效指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培訓課程的`選擇。

深入理解三個模組的內涵,豐富完善三個模組的內容,是體系穩固的基礎,也是體系發揮作用的關鍵。

三、OPTS體系的特點

基於職位描述的培訓體系、基於能力素質模型的培訓體系與OPTS體系的異同點如下表所示:

  


  【圖一】

可見,OPTS體系具備以下三大特點:

一、戰略與績效導向

以職位描述為基石的培訓體系的建立旨在培養出適用職位的“人”,由於對職位的描述是對任職者“過去”經驗的總結,資訊相對滯後,最後培訓的結果極有可能培養出與組織實際期望並不完全一致的任職者,特別是對於一些發展變化比較快的職位來說這種情況就更為明顯。

以個人能力素質模型為基礎的培訓體系的建立目的是為了提升個人績效,其原理是能力素質模型可以對個體績效有預測作用,通過對員工能力有針對性的培訓提升員工業績。但是當個人培訓需求的資源不足時,可能會出現協調的困難。

OPTS體系是戰略導向和績效導向。培訓課程的重點指向當前企業戰略目標,培訓的模式側重提升組織績效指標值,培訓的機制用於支援各類績效指標的有效達成。OPTS戰略高度的提升不僅拓寬了培訓體系的覆蓋面,還解決了個人培訓需求與組織培訓需求的矛盾。[next]

二、強調人、團隊與“事”的協調和匹配,以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為宗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事”對人和團隊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新,人與事的結合常常處在動態的矛盾之中。今天你是很稱職的職工,如不堅持學習,明年就有可能落伍。OPTS體系著眼於“人”與“事”之間一直存在的矛盾,以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為宗旨,協調這對矛盾,實現能力與任務的動態匹配。

三、鼓勵團隊學習

OPTS重點提升組織的能力,以縮小普通團隊行為與優秀團隊行為的差距,進而實現組織整體效能的最大化。

一方面,組織能力的形成需要組織中的個人建立共同願景、形成學習氛圍並進行個人能力的互補和融合,可以說,是員工的優秀特質形成了組織能力。

另一方面,能力優秀的組織也會吸引具備相似長處的員工,激發他們的積極性,促進團隊學習,進而使更多的員工將自身能力轉化為組織能力。

四、OPTS的重要性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發現,單純從自然資源、實物資本和勞動力的角度,不能解釋生產力提高的全部原因,作為資本和財富的轉換形態的人的知識和能力是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原因。但是它的取得不是無代價的,它需要通過投資才能形成,組織培訓就是這種投資中重要的一種形式。

在科技水平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導向清晰的OPTS體系將在很多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1) 促進企業文化的建設;

2) 促進學習型組織的形成;

3) 促進個人能力的發揮以及組織能力的形成,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4) 提升企業無形資產的價值;

5) 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

五、OPTS模型的基本原理

OPTS體系可以用抽象簡潔的邏輯模型來表達,模型如下:

  


  【圖二】

該模型由三大模組構成:戰略績效指標庫、組織能力庫、課程庫。

模組一:戰略績效指標庫

企業戰略是指企業根據環境的變化,本身的資源和實力選擇適合的經營領域和產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通過差異化在競爭中取勝。它是設立遠景目標並對實現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指導性謀劃,屬巨集觀管理範疇,具有指導性、全域性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六大主要特徵。

指標體系指的是若干個相互聯絡的統計指標所組成的有機體。為了反映企業特有的戰略意圖,企業應設定具有戰略意義的衡量指標體系。戰略使指標體系有了靈魂和方向,而指標體系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運作的遠景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系統的基礎。

模組二:組織能力庫

對於企業來說,組織能力是指開展組織工作的能力。是公司在與競爭對手投入相同的情況下,具有以更高的生產效率或更高質量,將其各種要素投入轉化為產品或服務的能力。組織能力即組織的集體技能、才能和專業技術知識,是組織在人員招聘、培訓、薪酬、溝通以及其他人力資源領域進行投資的結果。精心培養的組織能力可以成為競爭優勢的一個來源。

組織能力就是企業競爭力的DNA,它有幾個特質:

1. 它是獨特的,每一家企業都有不同的組織能力。

2. 不同的組織能力,也將侷限或強化企業在不同層面的表現。

3. 最後,組織能力既然可稱為企業的DNA,它自然是源生於企業的內部。

在企業界,像奇異(GE)、星巴克(Starbucks)、諾斯通(Nordstrom)或者微軟(Microsoft)之類的公司可以得到大多數人的讚賞和欽佩,不是因為它們的組織結構或具體的管理方法,而是因為他們的能力——諸如創新能力、應對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領導力、人才及速度等組織能力。它們可以真正幫助企業實現市場價值,並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保持穩定,比融資渠道、產品策略或技術更難以被競爭對手效仿。

組織能力庫主要包括三類能力:核心價值、組織管理能力和組織專業能力()。

模組三:課程庫

應逐步建立起由組織績效逐層分解的課程庫。以常規常做的組織績效模組對應常規課程模組,以依據戰略而變動的組織績效模組對應專業變動的課程模組。

三個模組之間的關係

從績效指標庫出發到課程庫的實現,三個模組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績效指標的確定影響了組織對重點能力的選取,不同組織能力則需要有針對性的課程來支撐,因而總的來說,當階段對績效指標的選取決定了組織的培訓課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