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正確認識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

才智咖 人氣:1.53W

論文關鍵詞:法蘭克福學派 大眾文化 批判理論 西方馬克思主義

淺談正確認識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

論文摘要: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學派,其批判理論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方大眾文化批判理論中最為激進與嚴厲的一種。對法蘭克福學派的大眾文化批判理論需要作辯證分析,從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吸取其合理成分為我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發展提供理論借鑑。

法蘭克福學派是20世紀西方馬克思主義的代表學派,曾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過全面而深刻的理論批判,內容涉及多方面內容,在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具有深遠的理論意義。其中,大眾文化批判理論是其批判理論中最富特色的主題之一,也是其影響最為深廣的內容之一。

一、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產生的理論背景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誕生於法西斯德國。當時,法蘭克福學派對法西斯利用大眾文化操縱民眾意識有痛切的感受與極端的反感。他們發現,納粹主義利用的是經過藝術和審美化的文化包裝後的東西來控制和操縱人們的思想,而並不是一種赤裸裸的意識形態。隨著德國工人階級運動的失敗以及納粹地位的提升,法蘭克福學派對民眾的信任度逐漸降低。馬爾庫塞描述道:“該時代是一個充滿集權恐怖的時代:納粹統治的力量登峰造極,德軍的鐵蹄踐踏著法蘭西,西方文明的價值和標準,不是與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同流合汙,就是被法西斯制度的現實取而代之。”

二戰期間,法蘭克福研究所遷往紐約,在這很長時間內,法蘭克福學派對美國式的'大眾文化展開了激烈的批判。這主要是因為,法蘭克福學派深受歐洲古典文化的影響,本能的反感美國的大眾文化;同時,美國大眾文化的危機與人的生存困境客觀存在。大眾文化淪為賺錢的手段和工具,其本身也不再服從於自由的創造本性和審美的精神需求,而走向迎合民眾的需要和口味,走向平庸和媚俗。由於科學的實用價值被推至極端,物質需要的滿足成為最重要的價值尺度,人的精神家園日益被人們所淡忘,人成為消費社會、大眾文化的被控制物。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就是形成於法西斯德國和消費主義的美國這兩種典型的社會環境之中。但是它又遵循著一種歷史的社會的邏輯,繼承併發揚了西方早期人文主義對理性主義的文化精神和工業文明理念的批判,也對近代文化啟蒙精神的反思。

二、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判理論的主要特徵

馬爾庫塞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肯定的文化”即“這種文化的特徵是通過為人們提供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幻想的精神世界而平息社會的內在反對性和反叛慾望,通過使人們在幻想中得到滿足而美化和證明現存秩序,為現存辯護。”阿多爾諾和霍克海默把大眾文化概括為“文化工業”,他們在《文化工業:作為大眾欺騙的啟蒙》中提出了文化工業的概念,用於指憑藉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地複製、傳播商品化了的、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在推銷文化商品的同時操縱了大眾意識。憑藉現代技術和大眾傳媒,以獨特的大眾傳播媒介,如電影、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等操縱了非自發性的、物化的、虛假的文化,成為束縛大眾意識的工具,並通過娛樂來欺騙大眾,行使統治功能。

法蘭克福學派大眾文化批評理論對西方文化價值危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體現了一種對晚期資本主義文明的強烈批判精神,但是總體上說,他們對大眾文化持有的還是否定的、消極的批判態度。其主要特徵有以下幾個方面:

1.商業性。法蘭克福學派大多主張大眾文化的商業性質是其眾多屬性中最為顯著的特徵。在工業社會中,一切以經濟為基礎,以效益為目標,因此大眾文化的過程更本質地表現為一種經濟過程,一種商業行為,大眾文化的生產徹底貫徹了商業性原則。也正是大眾文化的商業化特徵,導致了大眾文化生產的批量性、複製性和標準化。霍克海默和阿多爾諾指出:“在壟斷下的所有的群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們的結構都是由工廠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這一點已開始明顯表現出來”。大眾文化的這種工業化生產性質,可以同時把同一文化產品投人到市場,給每一個人受眾以相同的感觀享受。文化工業按照一定的標準和程式,大量複製具有較強商業價值的各種產品,利用傳媒使這些產品在文化市場上週而復始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