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論文

才智咖 人氣:2.9W

本文對於在物理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素質教育和培養創新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談談筆者的一些做法和體會。

提高物理化學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論文

1精心設問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學習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如何去思考與創造,而不僅僅是學會推導一個公式,完成一種計算。物理化學教師可以設定一系列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通過深入分析、廣泛討論等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不僅使學生學到有關的基礎知識,還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通過一個例項對此進行說明。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構成的,但性質卻很不同。金剛石非常堅硬,屬稀缺資源,鑽石就是由天然金剛石通過精細打磨製成。鑽石有很多面,每個面都能反射光,這使鑽石在光照下會璀璨奪目;而石墨層與層之間的結構卻不緊密,容易相對滑動,石墨導電導熱性很好,質地鬆軟,屬於廉價物品,常用作導電導熱材料。

問題設定如下:

已知:C(石墨)→C(金剛石)ΔcH薽/(kJ·mol-1)-393.51-395.40S薽/(J·mol-1·K-1)5.7402.377ρ/(kg·m-3)22603513

根據熱力學知識回答:(1)298K,標準壓力下,廉價的石墨能否變成昂貴稀有的金剛石?(2)用加熱或加壓的方法能否使石墨變成金剛石?計算轉變條件。

解:

(1)ΔrH薽=-∑νBΔcH薽=-393.51-(-395.40)=1.89(kJ·mol-1)

ΔrS薽=∑νBS薽=2.377-5.740=-3.363(J·mol-1·K-1)

ΔS環=-ΔHT環=-1.89×1000298=-6.34(J·mol-1·K-1)

ΔS總=ΔS體+ΔS環=-3.363-6.34=-9.70(J·mol-1·K-1)<0

所以,在298K及p訟攏石墨不能變成金剛石。

(2)要想使石墨變成金剛石,在p訟攏應有:

ΔrG薽=ΔrH薽-TΔrS薽≤0T≤1.89×1000-3.363=-562K

由於無法達到如此低的溫度,所以不能通過改變溫度使石墨變成金剛石。即在298K時,至少需要1.53×109Pa高壓才能使石墨變成金剛石。

此問題可作如下延伸:除了熵判據外,還可以用哪個判據來判斷?怎樣提高轉變速率?工業上怎樣使石墨變成金剛石?

還可以用吉布斯函式判據來判斷。在298K定壓下,有:

ΔrG薽=ΔrH薽-TΔrS薽=1.89×103-298×(-3.363)=2.89×103(kJ·mol-1)>0

所以,在298K及p訟攏石墨不能變成金剛石。

根據動力學知識,我們知道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快,所以可通過升高溫度來提高轉變速率。由於石墨變成金剛石的反應是吸熱反應,故升高溫度有利於該反應進行。工業上正是通過高溫高壓的方法使石墨變成金剛石的。

2類比法

在課堂講授中,應及時對知識進行總結,可以採用類比法,將一些相關重要內容放在一起總結、比較,找出規律,以便於學生掌握和複習。

2.1公式類比

比如相平衡熱力學中的克-克方程:

lnp2p1=ΔvapHmR(1T1-1T2)

化學平衡熱力學中的範特霍夫方程:

lnK藀(T2)K藀(T1)=ΔrH薽R(1T1-1T2)

化學動力學中的阿倫尼烏斯方程:

lnk2k1=-EaR1T2-1T1()

上述3個方程具有類似的形式。當講授其中之一時可相應回顧另外兩個,聯絡起來進行記憶,以便於掌握。仔細對比相平衡和化學平衡熱力學中的克-克方程及範特霍夫方程,可以發現克-克方程其實可以看作是範特霍夫方程的特例,只不過這時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一種物質,比如H2O(l)→H2O(g),設平衡時水蒸氣的壓力為p,則有:

K藀=pp耍琄藀(T2)K藀(T1)=p2p1

化學反應熱相應地變成了蒸發熱(昇華熱),這時克-克方程和範特霍夫方程是一致的。還可以設計綜合習題來練習公式的應用,並加強記憶。比如:雞蛋中主要成分卵白蛋白的熱變作用為一級反應,Ea=85kJ·mol-1。在海平面的沸水中煮熟一個蛋需要10min,在海拔2213m高的山頂上的壓力為0.774p耍求在山頂上的沸水中煮熟一個蛋需多長時間?已知水的氣化熱為2.278kJ·g-1。在解該題時,同時要用到克-克方程和阿倫尼烏斯方程,解題思路是:用克-克方程求出水在2213m的高山上的沸點→用阿倫尼烏斯方程求出水在兩個溫度下的速率常數之比→利用一級反應動力學的特點,雞蛋煮熟(反應程度相同)時,反應時間與速率常數成反比→求出在高山上煮蛋需要的時間。

2.2模型的類比

理想模型是人們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運用抽象思維的能力,撇開次要因素,純化主要因素,建立起來的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建立這個理想客體的方法即理想模型法。理想模型法是物理化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比如理想氣體和理想液態混合物都是理想模型的表現形式。下面列表比較一下兩個概念。

可知,這兩個模型的特徵及化學勢類似,性質相同。當講授其中之一時可相應回顧另外一個,聯絡起來進行記憶,以便於掌握。實際上,這兩個模型中的理想氣體混合物可以看作是理想液態混合物的特例,所以它們具有相同的性質。

2.3概念類比

熱力學的重要應用是計算化學反應的熱效應和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焓和吉布斯函式是兩個重要的熱力學函式,要計算這兩個狀態函式的改變數就需要知道一些基礎熱資料,如標準摩爾生成焓、標準摩爾燃燒焓和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式,它們的共同點是數值都用相對零點數值法來確定,不同點有兩個:(1)規定的零點不同,標準摩爾生成焓和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式都規定在標準態下,熱力學穩定相態的單質(反應物)ΔfH薽=0,ΔfG薽=0,而標準摩爾燃燒焓則規定在標準態下,完全氧化產物的ΔcH薽=0;(2)標準摩爾生成焓和標準摩爾生成吉布斯函式的定義中都規定生成物的化學計量數等於1,而標準摩爾燃燒焓的定義中規定反應物的化學計量數等於1。這幾個概念講完後,可以及時進行對比、總結,以方便記憶。物理化學中類似的概念很多,比如偏摩爾量與化學勢,原電池與電解池等。

2.4判據類比

熱力學中判斷一個過程自發進行的方向和限度有多個判據,比如熵判據、赫姆霍茲函式判據、吉布斯函式判據和化學勢判據。講完幾個判據後,可以進行小結,比較它們的適用條件,使學生加深印象、方便應用。

3引導學生總結

由於物理化學課程知識點多,公式條件多,知識的邏輯性強、關聯性強,因此,在學完一章後,學生可能會感覺一頭霧水,做習題時不知該從何下手。我們的經驗是,在開始講授一章內容前,先列出本章的基本要求及重點、難點,內容講授完畢後,讓學生對本章內容進行總結,並畫出本章的知識結構框圖。這樣學生就會對本章內容進行回顧、複習,尋找各個知識點的聯絡,下次上覆習課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然後進行點評。這樣答對的學生更具有成就感,沒有答對的學生也會有深刻的'印象,通過知識結構框圖加固了腦子裡知識點間的聯絡,做習題時就不會無從下手。

4簡介學科新成就

在教學中適當介紹本學科的最新成就及發展前景,將其與我們熟悉的背景知識聯絡起來,通過設問、講解,可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的興趣。

比如在講熱力學第二定律時,可以引入非平衡態熱力學知識,簡介耗散結構理論,提出以下問題:生命體的熵怎麼計算?熵與生命有何關係?發燒和中暑與熵有何關係?從熱力學角度看,怎樣治療發燒和中暑?再比如,在講到潤溼問題時,列舉荷葉具有“出汙泥而不染”的特性,即具有自清潔功能,為什麼它具有這種功能呢?具有這種超疏水結構的產品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在講臨界點及二氧化碳相圖時,介紹超臨界流體的應用,設問怎樣才能使人們日常使用的食用油和精油又放心香味又純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衣服要乾洗,但乾洗劑卻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怎樣能使乾洗後的衣服又幹淨又放心呢?在講授膠體化學時,可先簡介熱門的奈米材料科學,設問怎樣使防晒化妝品防晒時間長、對面板刺激性小呢?怎樣使浴缸、牆壁、地板磚既光亮又具有抗菌除臭、防汙自潔效能?怎樣使衣服的布料夏天涼爽而冬天暖和呢?在講電化學時,先簡介燃料電池,設問有沒有完全綠色、環保的電池?怎樣使電池源源不斷地對外放電,而且容量不受體積和質量的限制?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通過上述事例,在教學中不斷滲透前沿科學,不僅能使物理化學教學富有生命力、感染力與時代感,而且能增強學生對現代科研的嚮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精神。

總之,作為一名物理化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挖掘課程資源,鑽研教材;平時應注意蒐集素材,在適當時候在課堂上引入生產生活例項或學科前沿,通過設問、類比等方法,運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