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學中實施的基本條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85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學中實施的基本條件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在教學中實施的基本條件論文

摘要:

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的許多教育思想仍然適用於現代的教育教學實踐。然而,要將這些有價值的教育思想用於實踐則需要一系列條件。本文擬對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實施基本條件做一次探析。

“因材施教”語出《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中宋代朱熹集註,朱熹歸納孔子的教學方法時引宋程頤日:“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因材施教就是根據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實施不同的教育內容、教育方法。孔子在其教學實踐中始終貫徹實施因材施教的思想,對不同的學生問“仁”、“孝”、“君子”等,都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與了不同的回答。如:在《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公西華日:“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日:“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孔子在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學生對相同的問題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由於冉有行事膽怯,故激勵他大膽行事;而仲由做事好衝動,所以限制他,讓他凡事先問問兄長。這種教學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方式在《論語》中還有很多記載。而要實施這一教育思想需要一些基本條件。

一、和諧的師生關係。

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因材施教思想得以實施的基本條件,只有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係,教師與學生之間才能實現真正的交流、對話,從而為實施因材施教提供前提基礎。孔子極力提倡尊崇天地君師、倡導尊師重道,但這並不能理解為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師生之關係就是過分嚴格、刻板、為教師獨尊的。在課堂上,孔子的教學都是在與學生平和自然地對話中進行的,這在《論語》中處處表現出來。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也非常關心學生,學生冉伯牛患病,孔子親自前往探視“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日:“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語·雍也)。

在這種師生關係中,學生在孔子面前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即使學生認為孔子有錯誤之處也敢直接指出,而孔子也並不置之不理或因此而生氣,而是向其學生解釋,《論語·雍也》記載,子見南子,子路不說。夫子矢之日:“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在孔子及其弟子構建的師生關係中,學生尊重教師、教師關心學生,學生有具有充分的話語權,可以真實的表達自己真實的觀點意見,從而為孔子實施因材施教的下一步條件打下了基礎。

二、教師對學生充分的瞭解。

只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才能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實施不同的教育。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得以實施就是源於他對學生充分的瞭解。如孔子所說的“求也退”、“由也兼人”、“孝哉,閔子騫”、“由也好勇過我”等,都說明了孔子對弟子的瞭解。孔子也提倡教師要了解學生,如“子日:“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論語·為政》)。孔子說“我和顏回談論一整天,他從不提反對意貝和疑問,就像一個愚笨的人。可是,我注意觀察他課後的情況、卻發現他很能發揮我所講的內容,顏回並不愚笨啊。”教師應當從一下三方面瞭解學生:

第一,瞭解學生的現有水平。孔子認為不同學生的有不同的水平,應當給與不同的教育。他把人分為“上智”、“中人”、“下愚”三類。而在其孔門弟子中,學生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既有“聞一知十”的顏回,又有“聞一知二”的子貢,孔子便根據他們的水平給與不同的教育。如:子夏問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為也?”子日:“繪事後素。”日:“禮後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矣。”(《論語·八佾》)。孔子在瞭解到學生達到一定水平之時才開始對其進行下一階段的教育。

第二,瞭解學生的個性特徵。孔子認為,學生的個性特點千差萬別,因此教學的方法應有所不同。如:在《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公西華日:“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日‘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日:“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在這裡孔子便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性格對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

第三,瞭解學生的興趣、志向。孔子為了注重根據不同學生的志向進行不同的.教育,經常與學生談論他們的志向興趣,傾聽他們的想法。如:顏淵、季路侍。子日:“盍各言爾志?”子路日:“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蔽之而無憾。”顏淵日:“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日:“願聞子之志。”子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三、豐富的教育與資源。

眾所周知,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六藝皆通,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的人之一。正如顏淵所感嘆孔子知識水平的高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因此,不同水平、志向、興趣等的學生都可以在孔子身上學到所需的知識,如專於學習德行的有:顏回、閔子騫、仲弓、冉伯牛;專於學習言語的有:子貢、宰予;專於學習政事的有子路、冉求;長於文學的有子游、子夏。只有佔有豐富的教育資源才能滿足具有不同特點和需求的學生對於教育的要求,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四、總結。

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會受到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當今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只依靠學校或是教育自身已經無法完全解決,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實施也需要包括學校和教師在內的,家庭、國家和社會的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