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迴圈在急診護生帶教中的應用及體會

才智咖 人氣:6.73K
PDCA迴圈在急診護生帶教中的應用及體會
                                     作者:王亞玉 許莉 呂紅玉 劉晨

【摘要】目的 為了更好地達到急診科實習教育目標,提高護生的實習質量。方法 將PDCA迴圈理論用於指導急診科護生臨床實習,加強對實習生職業道德、安全意識、急救專科知識等方面的教育和管理。結果 PDCA迴圈在急診科護生帶教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論 運用 PDCA迴圈理論使急診科臨床護生帶教工作更具有科學性、系統性、計劃性,增強護生自信心和教師責任感。
【關鍵詞】PDCA  急診科護生  帶教
        急診科是一個綜合性臨床科室,具有應對突發事件多、工作強度大、與各學科之間協作強,專科技術要求高等的特點,為了提高護理帶教質量,提高護生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提高老師的帶教能力,出色地完成帶教任務,我科從2009年12月起採用PDCA迴圈法進行急診科護生實習帶教,經臨床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計劃階段(P)
        1.1制定教學計劃  通常護生在我科實習時間為1個月,根據學校的教學大綱,結合急診科專科特色,制定出詳細的帶教計劃。把護生須在急診科學習的制度、理論、操作按掌握、熟悉、瞭解等不同要求分類,具體到周目標。培養並提高護生對各種急、危重病人的預檢分診能力,應急配合能力,病情觀察及評估能力。
        1.2選擇帶教老師  帶教教師在臨床教學中起著教育者、研究者、管理者和護理者四種作用[1]。因此我科選擇熱愛護理專業,熱心教學事業,工作責任心強,具備紮實的理論水平,熟練掌握急診科各類疾病護理及急救操作技術,有良好的交流、溝通技巧,大專及大專以上學歷,取得主管護師職稱,在急診工作滿3年,有一定的教學經驗者擔任帶教老師。低年資護士可協助配合,以積累教學經驗。
        2  實施階段(D)
        2.1做好入科培訓  護生一到科室,由於對環境、制度和老師的不熟悉,會產生緊張和不安的情緒。護士長和帶教老師熱情接待:(1)詳細介紹科室環境、重點介紹搶救儀器裝置、搶救藥品、物品的放置及要求。(2)介紹科室規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急診綠色通道制度、首診負責制、搶救制度等;(3)工作性質特點及人員編制,各班職責;(4)介紹本科常見的疾病及護理常規,應急處理預案;(5)人文關懷,給予生活中的關心或學習上的幫助;(6)急診科實習要求及出科考試,使她們儘快熟悉工作環境,增加自信心,為實習工作打好基礎。
        2.2加強安全教育,培養法律及自我保護意識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化,舊的管理模式及服務理念已不再適應臨床的需要,患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加強與護理人員法律意識的淡薄形成鮮明的對比。因此,從護生實習起應加強安全及法律意識教育,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學習《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護理文書書寫規範及管理規定》,熟知《護理應急預案》,讓學生感受到自身與法律的`關聯,體會到在法律中自己應盡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2]。讓他們牢記護理宗旨:“以患者為中心”、“以安全為核心”、護理質量零缺陷、護理技術零投訴。
        2.3因材施教,注重個性化發展  對不同層次的護生應注意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尊重她們的興趣愛好,發揮她們的特長,發展她們的個性。比如對中專生側重點在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幫助護生將已學過的知識運用於實踐,激勵她們主動獲取知識的熱情,儘可能拓寬其知識面。對大專生則側重鼓勵她們多深入病房,多接觸患者,重視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克服重治療、輕護理的觀念和現象,利用她們較紮實的理論收集本學科護理的新知識、新技能,更好地為護理工作服務。工作中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手勤,要求每個實習生下班後結合所接觸的病種,各項操作要複習一遍,看筆記,總結收穫,這樣可有利於提高自己,不斷找出差距。
        2.4提高實習護生搶救意識,加強急診基礎技能訓練,護生在臨床各學科的教學中,雖然經過了學習理論、實驗、技能操作等多個環節,但僅僅是從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初步過渡。為促使護生儘快進入角色,適應急診工作,要求護生根據帶教計劃先熟練掌握操作流程,帶教老師再將急診科專科操作技術如:洗胃、徒手心肺復甦、簡易呼吸器的使用、電除顫及呼吸機使用,進行演示講解和示範教學、模擬操作。老師示範操作時,加入與患者溝通內容,學生在一邊觀摩,並且還要回答老師提出的每一個理論問題;其次是學生操作,也加入與患者溝通內容,可在老師基礎上發揮,最後老師點評,指出優缺點,並且與學生討論與疾病有關的問題[3]。
        2.5重視觀察力的培養  訓練護生對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帶教教師須讓護生明白迅速、準確、有效的搶救措施是提高搶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讓護生樹立“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有些急診病例臨床症狀不典型,加之護生的觀察能力較低,常忽視疾病的潛在危險。帶教老師要著重培養護生對病情的觀察力,由淺入深,結合本科室常見病的臨床表現佈置觀察內容。幫助護生選擇典型病例,瞭解臨床表現及產生的原因,進而瞭解同一病種的基本知識。比如模擬消化道出血的病例,讓護生單獨完成觀察、判斷病情,大家討論,互相補充,結合實習大綱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  檢查階段(C)
        3.1提問檢查  護士長隨機抽查周目標完成情況,採用提問的形式檢查教學質量,瞭解學生學習動態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