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法律教育與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培養

才智咖 人氣:7.5K

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法學院興起的診所式法律教育以職業技能的訓練、職業道德的訓練、促進社會的正義為目標,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可以彌補目前我國高等法學教育體系在培養法律人方面的不足。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診所法律教育與法律人的職業倫理培養

 摘要:“職業導向”的法律人才培養是法學教育的基本定位和培養方向。診所法律教育在“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優勢愈加突出。職業倫理道德教育作為法學教育和診所法律教育的最終目標和有機組成部分,是優秀法律人的基本素養和品格。本文以診所法律教育的緣起,分析診所教育模式的目的,結合法學法學教育的任務和目標探討法律人職業倫理道德塑造的路徑。

關鍵詞:法律診所;法律人;職業倫理

多年的實踐讓我們看到,作為舶來品的法律診所式教學方法在我國的法學實踐教學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法律診所式教育的引進從根本上改變了法學教育的教學模式,它改變了教師的觀念,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是,診所法律教育的實踐讓我們認識到職業倫理和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與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能相比,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和培養更為突出和重要。誠然,診所式教育的實踐及其實踐教學中的法律診所模式越來越發揮了理論聯絡實際,在法學實踐中培養高素養法律人的價值和功能。尤其作為職業教育導向的法學教育,診所法律教育在“複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優勢愈加明顯,並且經過多年實踐已然成為比較成熟的法學實踐教學模式。在今後的法學教育與法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進一步推廣和推行法律診所教學方式,同時應在實踐人才培養中加強法律職業共同體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教育。

一、診所式法律教育的興起

作為以民權運動為背景發展起來的法律診所教育,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診所課程已成為所有美國法律院校的必修課程。民權主義者意識到國家頒佈的法律並沒有起到保護公民權利的作用,窮人因為沒有錢打官司而無法接近法律。於是,法學院的學生通過提供免費服務的方式為窮人提供法律援助,成為他們的代言人。毫無疑問,法律診所這樣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取得的雙贏的功效:一方面,窮人開始接近法律,其權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護;另一方面,法學院的學生通過法律援助服務,實現了抽象、靜態的法律與實踐法律的銜接與轉換,學生也在實踐中培養了自己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由於認識到司法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在提供法律服務上的不力,在診所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實務界認識到法學院系的不僅僅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更應當培養學生為處於不利地位或弱勢群體提供法律幫助。“診所”固然與醫院聯絡起來,診所法律教育借鑑和引入醫學院診所教育的模式,讓學生從實踐中學會診斷和治療,學會面對實際問題和解決具體問題的基本技巧。但是,從診所法律教育興起開始,培養學生的職業精神即是其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內容。法律人是具備重視法學專業知識,同時兼具職業倫理和職業道德精神的法律群體或個人。作為職業教育定位法學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一直是法學教育的首要目標,而法律診所又是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必要手段和有效途徑。發端於美國的診所法律教育,因其“實踐導向”與“能力導向”的目標定位而成為被眾多法學院校認可和推行的實踐教學模式和手段,並且在發展中影響不斷擴大。

二、診所法律教育的培養目標

2.1教育的功能是培養人,任何歷史發展階段和任何型別的社會無一例外。培養什麼樣的人,在不同時代和社會是不同的。因為人是社會中的人,不同時代對人的需要不同,不同時代和社會的人具有不同的素質,體現不同時代和社會發展階段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因此,培養目標成為教育的出發點和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培養目標一定程度上決定人才培養的方式和手段。培養系統掌握法律知識,勝任法律工作的高階專門人才或複合型法律人才幾乎成為所有法學院校的專業培養目標。事實上,法學教育最終培養的是法律人。正如霍姆斯所言:“法學院是要教法律,要培養法律人,但它要以一種巨集大的方式教法律,它要培養的是偉大的法律人。”

2.2作為法律人,一方面應具有精湛的專業技能和紮實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更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具備責任意識的法律職業共同體人員應有的特質。“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確立,不但需要良性的法律規則,更需要與之相配套的法律人的存在。”[1]法學教育的職業化傾向使其體現著對法律基本價值與理念的追求,要求法律人秉持公平、正義、秩序、自由和效率的價值觀,具備高尚的情操,寬容而理性的精神,關注社會現實的品格和情懷。法學教育應以培養法律人為目標,從課程設定和課程講授內容都可以看到,我們更關注於對學生法律技能的培訓,而對法科學生職業道德與素養的培養遠遠不夠。事實上,法學專業的學生不應因精通法律而危害社會,或成為社會秩序的破壞者,相反,他們應成為時代的聲音,成為千萬人利益的代表,成為新的時代精神的呼喊者與領跑者。

2.3診所法律教育是一種教學模式,其教學目標在於:第一,教授學生學會如何去做律師所做的`事情,即律師的基本技能;第二,教授學生遵守律師的基本準則,樹立律師的職業責任心;第三,提供法律服務;第四,推動法律教育改革。[2]“法律診所教育事實上成為對法律人的公民教育,然而,我們正在進行的診所法律教育偏重於強調學生操作法律的能力,而不是法律人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責任感。我們的法律診所教育更主要的是一種職業教育,強化職業技能,而不是公民教育”[3]對一個僅僅掌握了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能的法科學生而言,還算不上真正的法律人;重要的是要具有高尚的法律道德。所謂法律道德,第一點應當時守剛正不阿的精神,不徇私情,抱有不屈不撓的大無畏精神;第二是有犧牲小己的精神,所謂犧牲小己,便是什麼議案或法律,既經合法的手續以產生,那麼無論如何應當犧牲個人的意見,來擁護這法案之實行,不應當固執成見,做出陽奉陰違的事來。[4]從法學教育的目標和任務看,實踐是培養法律職業倫理道德和倫理精神的最佳途徑。

2.4診所法律教育恰恰提供了一個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的實踐平臺,法律診所與當事人的實際接觸,學生不僅直面真實的法律事實,而且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採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將個人的價值觀、處事原則和知識背景綜合考量的基礎上分析和解決問題。法律診所式教學方式正是以例項、案例為載體,將法律知識、原理、價值觀、價值判斷融於鮮活的個案,使學生在處理具體案件中學會運用法律知識的同時,強化法律人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堅守法律人的職業良知,培養法律人的職業情懷。由此可見,法學教育除法律技能的養成外,還包括法律人品格的形成。診所法律教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其目標在於通過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職業倫理觀念和職業精神。

三、法律人職業倫理的塑造

就我們現有的法學教育而言,職業倫理道德教育是法學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儘管通過開設法律職業道德課程的辦法,教學中注入倫理道德的課程內容,但法學專業畢業生面對具體問題時的態度與做法讓我們看到職業倫理道德教育的捉襟見肘。“法學教育的功能就是:根據理性的和認知的需要傳授嚴謹的道德作風。”[5]從法學教育早期的學徒制度到哈佛式教學方法,從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發展不同歷史時期的爭論到最終達成通過實踐(實驗)找尋更多有效的辦法來加強律師公共責任感之共識的努力,職業倫理道德教育成為法學教育無法迴避且尚需深刻思考的重要問題。特別是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面對轉型時期積累的多元矛盾和多元主體的利益衝突,面臨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各種問題,面臨思想文化和價值觀的激盪,面對傳統文化和道德建設的繁重任務,特別是法治國家建設和新發展理念下,重塑道德建設尤為重要,而職業道德是道德建設的切入點和關鍵環節。法律診所應成為培養法律人職業道德和精神的舞臺。

3.1從教的視角,教師轉換觀念

教師的職責一是教書,二是育人,育人是重心。育什麼樣的人則是教師首先需要思考的問題,即育人與一定的專業培養目標緊密相聯。診所教師以培養學生的開拓性思維,創造效能力和實際運用法律的能力為目標,這固然與現代法學教育的目標相一致。同時,診所教師也在朝著培養目標多元化的方向努力,培養的學生可能成為法官、檢察官、律師,但任何一個職業都有其作為職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法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法律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法律人,而診所教學法正是通過一種特殊的“望、聞、問、切”的特殊方式在培養法律人,教師首先應改變診所教育主要是培養律師職業技能的錯位觀念,充分認識到職業道德教育的地位,並把職業倫理教育滲透在診所教學的各個環節,貫徹教學活動的始終,從教書的角度提高學生對職業倫理教育的認識。

3.2從學的視角,學生提高認識

學生不僅是教學的物件,而且是教學活動中的主角。職業倫理道德的培養是教學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具有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而多樣的教學環節為主體主動性、自覺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和發揮提供了平臺,為職業道德觀念的培養提供了實踐的舞臺。因為“現在普遍認為,法律道德規範最好利用法律實踐中產生的問題和難題來教學”。[6]學生通過診所教學中的模擬演練法、案例教學法、角色體驗的代理活動(包括代理真實客戶和虛擬客戶)認識到面對鮮活的個案和複雜多變的具體情況時,所學書本上的法律知識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或處於失靈狀態,而個人的價值觀、處事原則和道德觀念往往成為解決問題的決定性因素,也就是說,多樣的社會問題要求一個法律職業者要超越法律。診所法律教育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方式,恰好滿足了學生的要求,使其真正學會如何超越法律,在虛擬場景的模擬和真實辦案的職業能力培養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自己的職業責任感,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真正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