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學物理教學與現代生活

才智咖 人氣:9.76K

對於中學生來說,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和技能,能為日後走入社會,並順利適應工作崗位奠定一個基礎。但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髮展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心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如成人般穩定,會較容易出現倦怠,甚至厭煩的情緒,從而影響學習的再持續過程以及學習的最終結果。結合新課程標準中要求重視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理念,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應用、發展和完善,從而帶動學科課程學習的持續進行。

淺談中學物理教學與現代生活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智力因素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即非認知因素,它包括動機、態度、興趣、情緒、情感、意志及性格等,它和智力因素緊密聯絡,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個體健全、完整的心理體系。如果將智力因素比喻成機器的作業系統,那麼非智力因素就是這臺機器的動力和調節系統,對機器起著發動、維持、引導和調節的作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學生的智力發展水平外,還要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非智力因素,要充分調動一切手段,讓非智力因素參與到智力因素的認知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儘快擺脫消極的、不利於學習的情緒,而投入到持續的、新的教學過程中來。同時,教師也要注意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髮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能夠在知識與技能和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都取得進步,從而使學生進入一種非智力因素促進良好學習過程的持續,而良好的學習過程又促進非智力因素的進一步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的良性迴圈中。

當然,要通過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來促進其學習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和方法。而在眾多的方式方法中,本人認為,在中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學技術,可以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下面就從幾個方面闡述我的觀點。

一、尋找生活中與物理有關的物理知識讓學生,體會生活物理

認識和體會物理現象,是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和出發點。課堂上的觀察和實驗展示的是典型的物理現象。而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把所涉及的物理現象都演示出來。列舉生活中的物理事例,利用生活中的物理因素,則可以彌補課堂上觀察實驗的不足。學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物理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的大量物理現象都可以成為學習中感性知識的來源。教師應善於尋找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讓學生把生活體驗同物理知識結合起來,並且上升為理性認識。

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技的內容,可以將學習成果與現實相聯絡,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在考試中取得高分,更是為了在以後的生活中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改善學生的學習動機普遍缺失的現狀

在大學聯考的指揮棒下,在舊的課堂模式中,教師往往會將一個完整豐富的知識體系切割成一個個孤立的知識點進行講授和強化訓練,這樣學生感覺學習過程枯燥,學習結果與現實相脫離,從而導致了學生學習動機缺失,學習情緒低落等。而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技的內容,則可以使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與現實生活相聯絡起來,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學得的知識能夠用於解決實際問題,從而使學生從單純應付考試的被動狀態轉化成學為我所用的主動狀態,確立了正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形成能夠持續促進發展的科學的學習動機。

比如,在講解機械運動中質點的位移與路程時,以計程車的收費作為例子,問:“某人在學校門口上了一輛計程車,在市內轉了一圈後回到學校門口,計程車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嗎?收費是以位移為標準嗎?”學生當然會很快反應出並不是以位移為標準,並會因為這個荒唐的答案而鬨堂大笑,從而加深了學生對位移與路程的區別的理解和記憶。而同時,對於學生來說,位移與路程已不再只是書本上孤立的知識點,而變成了與生活相聯絡,能為我們所用的具有現實意義的兩個概念。於是,單純為了考試而去分辨這兩個概念的學習過程,就變成了為應用於生活而學習的過程。學生可以隱約感受到這種學習目的的變化,從而將其轉化為繼續學習的動機。

 三、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技的內容,可以使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科具有嚴謹抽象的一面,這種嚴謹的體系和一系列抽象的概念、物理模型,經過教師對知識點的機械講解和學生機械的演算練習之後,學科文化中原本蘊涵的多姿多彩、人性化的一面往往就被掩蓋掉了,以致課堂氣氛沉悶。如果教師能夠適當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技的內容,就可以將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輕鬆活躍,從而轉移學生對知識點的高度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入下一個學習高峰做好心理準備。

例如,在《經典力學的侷限性》這一節中,課本給出了狹義相對論中關於運動速度為v的物體質量的公式。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地把課本上的結論重複一遍,學生對此式的理解和認識就只能停留在字面上。但如果教師引入了一個與生活相關的問題,則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比如,通過師生共同分析得知:如果物體是運動的,那麼分母將小於1,結果是m將大於m0,並且運動速度越大,質量變得越大。由此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如果我們想減肥,讓自己的體重減到最小的話,應該坐著別動。至此,學生的注意力會迅速地從公式上轉移到運動減肥這個話題上,並馬上反應出這個結論與常識相違背,但學生又往往不能馬上意識到關鍵問題出在哪裡,於是課堂氣氛迅速活躍起來,大家都渴望通過自己的思考來解開這個謎團。此時,如果教師能夠從側面引導學生從速度的大小去考慮,並以普通人跑步的速度和世界方程式賽車(或超音速飛機)的速度為例子去研究,那麼學生就可以通過自己的研究結果,得出生活中的巨集觀物體的運動其實都屬於低速運動,對物體質量的影響基本上都可以忽略的結論,從而解決了運動增肥的問題。通過這個小小的問題,學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學習情緒高漲,學習氛圍變得活潑,這樣,學生必將對接下來的學習投入出更大的熱情,從而更快更好地進入下一個學習高峰。

四、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生活常識和現代科技的內容,除了可以充分展示物理學科的豐富性、思想性和趣味性外,也可以展現物理學家們堅強的意志、不屈不撓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等,從而對培養學生的情感、意志和健全人格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比如,學習《萬有引力與航天》一章後,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我國“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研製、發射並安全返航的記錄片,以及關於宇航員訓練的記錄片等。在此過程中,專家面對科學時那種嚴謹務實的研究態度,工作人員面對複雜而枯燥的反覆操作時那種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宇航員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時那種堅忍頑強的拼搏精神等,都已經深入學生的心中,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著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