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淺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學習

才智咖 人氣:2.25W

物理學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古希臘亞里士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物理知識既存在於物理學家的身邊,也存在於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生活當中.就我們身邊的一些物理現象,淺談生活中的物理.

關於淺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學習

煮雞蛋是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雞蛋剛從滾開的滷汁裡取出來的時候,如果你急於剝殼吃蛋,就難免連殼帶蛋白一起剝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大家都知道,先放在涼水中浸一會,然後再剝.其所涉及到的物理熱學知識,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不同的物質受熱或冷卻的時候,伸或縮的速度和幅度一般不同.一般說來,密度小的物質,要比密度大的物質容易發生伸縮,伸縮的幅度也比較大,傳熱快的物質,要比傳熱慢的物質容易伸縮.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情況是不一樣的.在溫度變化不大,或變化比較緩慢均勻的情況下,還表現不出什麼;一旦溫度劇烈變化,蛋殼和蛋白的伸縮步調就不一致了.把煮得滾燙的雞蛋立即浸入冷水裡,蛋殼溫度迅速降低,很快收縮,而蛋白的溫度降得較慢,還沒有收縮,這時就有一小部分蛋白被蛋殼壓擠到蛋的空頭處.隨後蛋白又因為溫度降低而逐漸收縮,這時蛋殼的收縮已經很緩慢了,這樣就使蛋白與蛋殼脫離開來,因此,剝起來就不會連殼帶蛋白一起下來了.

明白了這個道理,對我們很有用處.凡需要經受較大溫度變化的東西,如果它們是用兩種不同材料合在一起做的,那麼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就必須考慮它們的熱脹冷縮性質,兩者越接近越好.工程師設計房屋和橋樑時,都廣泛採用鋼筋混凝土,就是因為鋼材和混凝土的膨脹程度幾乎完全一樣,儘管春夏秋冬的溫度不同,也不會產生有害的作用力,所以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十分堅固.有些電器元件卻是用兩種熱膨脹性質差別很大的金屬製成的.例如,銅片的熱膨脹比鐵片大,把銅片和鐵片鉚釘在一起的雙金屬片,在同樣情況下受熱,就會因膨脹程度不同而發生彎曲.利用這一性質製成了許多自動控制溫度的裝置和儀表.日光燈的啟動器裡就有小巧的雙金屬片,它隨著溫度的變化,能夠自動屈伸,起到自動開啟日光燈的作用.

再說說光學知識在汽車在汽車上的應用:汽車頭燈裡的反射鏡是一個凹面鏡,它是利用凹面鏡能把放在其焦點上的光源發出的光反射成為平行光射出的性質做成的; 汽車駕駛室外面的觀後鏡是一個凸面鏡,它是利用凸面鏡對光線的發散作用和成正立、縮小、虛像的特點,使看到的實物縮小,觀察範圍更大,而保證行車安全;汽車頭燈裝有橫豎條紋的玻璃燈罩,相當於一個透鏡和稜鏡的組合體.夜晚行車時,司機不僅要看清前方路面的情況,還要看清路邊行人、路標、岔路口等,透鏡和稜鏡對光線有折射作用,通過燈罩折射,根據實際需要將光分散到需要的方向上,使光均勻柔和地照亮汽車前進的道路和路邊的景物以及路標和里程碑,從而確保行車安全;轎車玻璃貼上遮陽膜後,可以防止過強的太陽光紫外線直接照射到人的身上,同時行人也很難看清車中人的面孔:這是因為遮陽膜能吸收太陽光紫外線,也能反射一部分光,這樣透進車內的光線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須從面孔反射足夠強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由於車內光線較弱,沒有足夠的光透射出來,所以很難看清乘客的面孔. 除大型客車外,絕大多數汽車的前窗都是傾斜的,這同樣也是物理學知識能夠解釋的:當汽車的前窗玻璃傾斜時,車內乘客經玻璃反射成的像在車的前上方,而路上的行人是不可能出現在上方的空中的,這樣就將車內乘客的像與路上行人分離開來,司機就不會出現錯覺,而大型客車較大,前窗離地面要比小汽車高得多,即使前窗豎直裝,像是與窗同高的,而路上的行人不可能出現在這個高度,所以司機也不會將乘客在窗外的像與路上的行人相混淆,這樣行車會更安全.

這樣的.例子很多,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的聯絡極為密切.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概括.正如馬克思說的:科學就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的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物理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科學.談到物理學,有的同學覺得很難;談到物理探究,有的同學覺得深不可測;談到物理學家,有的同學更是感到他們都不是凡人.成為物理學家的人的確很少,但只要勤於觀察,善於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新,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你就會發現:物理就在我們身邊.

勇於實踐的美國物理學家富蘭克林,為認清天神發怒的本質,在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日子,冒著生命危險,利用司空見慣的風箏將上帝之火請下凡,由此發明了避雷針;勤於觀察的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做禮拜時,懸掛在教堂半空中的銅吊燈的擺動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後來反覆觀察,反覆研究,發現了擺的等時性;古希臘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物理學家往往從研究身邊的瑣事開始並有重大成就,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物理也存在於我們每一位同學的生活當中.測小燈泡的電功率並研究其發光情況時,我們不斷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燈泡兩端的電壓,探究電壓、功率及亮度關係;在學習蒸發的知識時,不厭其煩地座在桌旁觀察相同的兩滴水(其中一滴水灘開),進行聚精會神地觀察,然後進行分析、對比,得出影響蒸發的因素;同學們捕捉身邊的瑣事進行探究的事例屢見不鮮.

物理新課標告訴我們: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並將其應用於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我們身邊的事物是取之不盡的,用身邊的事例去解釋和總結物理規律,學生聽起來熟悉,接受起來也就容易了.只要時時留意,刻刻觀察,經常總結,就會不斷髮現有利於物理學習的現象,豐富我們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