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治理思想的現代意蘊

才智咖 人氣:3.18W
墨家治理思想的現代意蘊
[摘要]墨家的治理思想以“兼愛”為倫理基礎,以“尚賢”為指導原則,以“貴義”為社會目標,破除貴賤、親疏的等級觀念。力求構建一個公平公道、節約、效能的古代理想社會。固然墨家治理思想立足於先秦社會,以政治治理為職志,但企業治理與政治治理有相通之處。假如能對墨家治理思想進行創造性詮釋,對現代企業治理無疑具有鑑戒和指導意義。現代企業治理根本是人的治理,以人為本,知人善任,力求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效能,實現人的價值,進而實現企業效益與社會效益。
  [關鍵詞]墨家;兼愛;治理思想;企業治理
  
  年齡戰國時代,中國社會劇烈變動,政治上的動盪紛爭進而導致思想上的百家爭叫,代表不同利益階層的諸子百家蜂起立說,形成中國思想史上蔚為壯觀的文化景觀。在那樣洶湧澎湃的背景下,諸子著書立說,希看憑藉自己的思想理論而建構一個自以為理想的社會,儒、道、墨、法等諸家無不如此。從這樣的層面看,諸子學說是一種治理學說,有著強烈的政治、社會治理的色彩。墨家是先秦最重要的學派之一,《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在先秦時代,墨家學說足以與儒家思想相頡頏。墨家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己的思想,並且身體力行,其主張雖不為當時的統治者所採納,但並不能減損其思想的意義與價值,在今天依然有鑑戒意義。
  假如從治理哲學的層面來理解墨家思想,那麼,兼愛則是墨家治理思想的倫理基礎,尚賢、尚同是其治理原則與方法,貴義則是治理思想的最高目標。墨家的治理思想,是力圖構建一個人人相愛同等、社會安定、生活安足、崇尚道義的理想社會。
  
  一、兼愛:企業治理的倫理基礎
  
  《呂氏年齡·不二篇》說:墨翟貴兼,“兼愛”是墨家倫理思想最根本最典型的特徵。“兼”是整體、全部的意思,《經上》說:“體,分於兼也。”“兼愛”也可以說是“盡愛”、“俱愛”、“周愛”。“兼愛”的另一層意義是“愛無差等”。可見,兼愛是一種同等的無差別的愛,無血緣、親疏、貴賤之分。兼愛思想與儒家“仁愛”有著鮮明的不同。孔子說仁,“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學而》)孔子說“仁”,只是屬於君子的,只有貴族階層才能夠實行“仁”,踐履“仁愛”,而那些重利輕義的“小人”是沒有“仁愛”可言的。“仁愛”的等級化顯然不是下層平民所能接受的。墨家從下層平民的利益出發,針鋒相對地提出“兼以易別”,在墨家看來,儒家的“仁愛”實際上是一種“別愛”,要用“兼愛”來代替它。《兼愛上》說:“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在先秦儒家的人性論中,孔子沒有明確說明,而孟子則標舉人性善的旗幟,指出人皆可以為堯舜;而墨家很少直接談論人性。但是,綜觀《墨子》,其自然人性論思想比較明顯。墨子以為,古代社會是個紛亂動盪的社會,其原因是大家只愛己身而不愛他人,《兼愛上》說:“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也,不可不察亂之所自起。當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謂亂也。子自愛,不愛父,故虧父而自利。弟自愛,不愛兄,故虧兄而自利。臣自愛,不愛君,故虧君而自利。此所謂亂也。雖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謂亂也。父自愛也,不愛子,故虧子而自利。兄自愛也,不愛弟,故虧弟而自利。君自愛也,不愛臣,故虧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愛。”因此。·在《墨子》中,兼愛經常與交利並用,“兼相愛,交相利”,兼愛有互愛互利的意義。墨家對“利”也有自己的詮釋,《經說下》說:“義,利也。”墨家所指的“利”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公利,而非一己私利。只有實行兼相愛,交相利,才能社會穩定,生活安足;反之,就會社會動盪。墨家說仁人應該“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這與儒家罕言“利”有著根本不同,先秦儒家在義利之辯中以為只有小人才會重利,割裂義與利的辯證關係;而墨家則把義與利有機同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