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制教育現狀論文

才智咖 人氣:1.54W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現實困境

高校法制教育現狀論文

一直以來,在高校法制教育中主要採用“注重課堂教育、輔以實踐活動”的教學模式,此種模式過於急功急利,雖然可指導大學生快速掌握基本法律制度與法律常識,但是,因法制程序一直處在動態狀態,此種教育模式愈發不適應,導致法制教育效果並不理想,使其面臨較大的困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注重知識傳授,忽視理念教學

法制教育的本質為理念教育,旨在通過法制教育活動來強化公民的法律意識,培養法律精神,形成法律信仰,為此,法制教育在灌輸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強化理念教學。然而,在具體的法制教育中,單純注重知識傳授,忽視理念教學,主要以制度內容為主,在制度價值與法律理念方面的講解較少,將制度看作教育的重點。

(二)忽略師資力量建設,教學深度不足

現階段,政工幹部是高校法制教育中的主要師資力量,從體制層面上來說為兩課教師,同時兼任思政課教師與法制教師,且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師的專業是與思政有關,系統化學習法學的較少,對法學理論的認知較少。另外,因公共基礎課具有沉重的教學任務,這制約了教師的進修學習,大部分均是以自學形式來強化專業能力。因專業水平與素質的影響,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片面講解法律條文,缺少對價值理念的剖析與引導,無法促進法制教育的發展。

(三)注重課堂教學,忽略實踐活動

若想強化法律意識,則應在講解法律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法律情感,強調法律信念。儘量在法制教育中積極創造有利條件,使其深入體會法律,從內心深處真正樹立法律信仰,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標。然而,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學生的`切身體驗較少,主要採用灌輸式教育模式,缺少對心理體驗的考慮。

(四)課時有限,教學效果不高

法律意識的強化、法制觀念的形成均是一個長期過程,但分析各所高校的法制教育計劃可知,課時有限,外加教學改革的推進,法制教育課時被嚴重縮減,在教育課時有限的條件下,其教學效果也不言而喻。另外,一些高校將法制教育安排在第一學年,剛剛進入大學校園的學生,其心理正處在除錯期,理性思考欠缺,且法律理念教育相對抽象,這在無形之中制約了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高校法制教育的理性選擇

(一)正確認識法制教育目標

在具體的法制教育活動中,應牢牢樹立一種理念性教育,儘可能規避或者降低法律工具主義對教育活動的影響,將其看作一種信仰教育。高校法制教育在傳授法律知識的同時,還應培養大學生形成堅定的法律信仰,並在社會生活中積極貫徹法律制度,達到法制教育的根本目標。

(二)強化師資隊伍建設

目前,在法制教育中,絕大多數學校均由思政教師任課,這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思政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為此,高校應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聘請畢業於法學專業的人擔任法制教師,以此來解決當前法制教育中專業性不強、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另外,如若條件允許,還可邀請專業、資深法學專家進入學校開展主題講座,進而提高法制教育的時效性。

(三)重新審視法制教育內容

在法制教育目標的基礎上,重新審視法制教育內容。高校法制教育與法學教育存在差別,它並不強調教育內容的全面性,也不突顯職業能力的培養,主要圍繞可幫助大學生形成堅定法律信仰的知識與制度開展教育活動,例如,人民主權思想。只要可強化法學生法律意識,並能促進法制觀念形成的法律制度均為教育的重要內容。另外,高校法制教育還應有效對接中國小法制教育,確保法制教育層次鮮明,且具有一定的延伸性。

(四)依據法制教育規律,編制科學的教育計劃

法制教育的本質為理念性教育,為此,應合理延長教育週期,適當調整教育計劃。具體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分離法制與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不要將法制教育週期侷限在某個學期或者某節課堂上。在大學生的四年學習生涯中應合理安排法制教育,在教育初期主要採用課堂教育的形式,並通過筆試來考查學習成績。在中後期可以採用社會實踐的形式,並通過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等進行學習成績的考查。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法制教育仍然面臨較大的現實困境,這大大阻礙了法制教育的發展。若想全面強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提升法律素質,為社會建設培養更多高素質法制人才,則應針對現實困境,作出理性選擇,創新教育模式。

作者:許瀅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