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5W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論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論文

倘若教學活動專業化了,那麼,教學便成為一種專業。於是乎,倘若教學活動藝術化了,那麼,教學便成為一種藝術。

當我們把“一對一教學”看作是藝術的創造過程,在專業的基礎上,在美學觀念的關照下,又有流動的情感伴隨,那麼,教學活動的藝術化,便順理成章地體現了教師勞動的創造性,體現了教學過程的美學化,使整個教學生活風格化與個性化。

No.1 教學個性化體現教師教學勞動的創造藝術

創造性與個性的融入,前提是區別藝術和技術。比方說,民國時期聽京韻大鼓,加上色彩和舞蹈,賣八毛一張票,大夥不嫌貴;可換個人唱,就只能賣四毛!為什麼?這是藝術。當我們去聽大師公開講堂時,賣票的上來就說:“對不起,平常50一位,今天大師親臨,500一位。”依舊票空。顯而易見,藝術高於技術的關鍵就在於它基於藝術活動主體的創造性,不像普通技術那樣可以複製和復現。教學的道理亦然。

教學活動的藝術化,同樣是建立在教師創造性勞動的基礎上。教師的創造性工作對以下因素存有依賴:比如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教學勞動的創造性對教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第一依賴性。再比如創造的個性品質,如勇敢、甘願冒險、富有幽默感、獨立性強、有恆心、一絲不苟等。還有對教學的專業化理解和操作,日常教學思維支撐的教學活動,即便有了靈巧,也難以擺脫工具的和裝飾的特徵。一時的和區域性的技巧與存在於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是完全不同的。

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會成為教學活動藝術化的重要基礎。反過來,教學活動的`藝術化則體現教師教學勞動的創造性。

No.2教學個性化體現教師教學操作的審美藝術

教學工作是有既定目的和任務的,一般地,只要教師按照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設計、實施和調整教學行動,目的達到,任務完成,教師就心安理得了。讓我深感困惑的是:為什麼人們在如此精心的教學思想和方法上進行工作,但普遍意義上,大部分教師的教學仍然處於平常水平?對此,我們當然可以歸咎於教師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天賦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對教學操作缺乏一種美學性,是教學普遍平常的重要原因。

當一個人總想把事情做得完美,就會堅持“我審美,我存在”。食物的意義是為人提供能量,但有了美的追求,就有了美食;茶葉的意義是在於提神、養生,但有了美的追求,就有了茶藝。教學從功能上講,就是一個藉助於知識、技能的傳授,促進學生智力、人格發展的過程。但是,教師若有了美的追求,教學同樣可以成為教書育人的藝術。藝術化的教學,一方面會增強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會使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和學生由“工作”狀態轉化為“審美”狀態。教和學的過程,即使辛苦,在審美的狀態中,便不以苦為苦了。

對知識表達形式美的追求:知識的表達是以語言為媒介的。風趣幽默的口語表達,生動形象的比喻,優美簡潔的板書,得體到位的體態語言,精心製作的課件,它們自身不就能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嗎?

對和諧的課堂生活的追求:平時學生在學校上課大部分都是比較死板,風古不化的氛圍,所以對於課外的培訓,教師個性化教學的體現還在於要創造一種和諧美觀的課堂生活,不僅僅要不同與學校,更要有更風格化的模式。

只有教師具有了審美的生活態度,與它有關的教學藝術,才不會是瘦骨嶙峋的技巧,才會成為洋溢著生命的色彩,充滿著教育意義的美的教學生活境界。

No.3教學個性化體現教師教學的風格藝術

教學活動的藝術化意味著教學活動的風格化,風格化則是具體個人藝術化教學的個性。教學風格化在教學獨特性上至關重要,風格本身就是一種個性體現,如果沒有特殊性,那麼怎麼能自成一家與其他教師的教學區別開來呢?又何談教學風格?當然,教學的風格藝術,必須在教學創造合理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獨特,怎能不美?

教學的目的是什麼呢?當然是為了教育,也就是為了讓學生成長起來和聰明起來。為此,教師要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教授給學生適宜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