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技校模具專業教學改革之我見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W

摘 要:當前技工學校模具專業教學不同程度存在著課程滯後、實訓條件跟不上、實踐技能培養滯後等問題,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必須從加強思想教育入手,著力改革課程設定、教學模式和方法,狠抓操作訓練,並實施分層遞進教學,以提高教學的實效。

高階技校模具專業教學改革之我見論文

關鍵詞:模具專業教學 課程改革 教學模式

當前,許多技工學校都開設了模具製造與數控技術專業,旨在培養中高階模具製造技工,以適應我省製造業對模具高階技能人才的需要。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不少技工學校培養的模具專業畢業生,未能完全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模具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是人們十分關注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就模具專業教學改革的問題談一些認識和探索,以供同行探討。

一、當前模具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未能完全滿足企業的需求

當前,不少技工學校的模具與數控技術課程雖然有較大改進,但教學內容仍然跟不上企業發展的形勢,實踐性與生產性課題缺乏,專業教材形式單一,內容陳舊。例如數控機床機電控制技術、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維護修理、模具製造與數控實訓等課程的教材非常有限,且往往脫離企業生產實際,不能適應企業發展需要。

2.模具加工實訓條件較差,裝置不配套

當前,不少技工學校模具專業都有實訓車間,配備了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電火花切割機床等裝置。但由於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加上進口數控裝置費用昂貴,故此學校購置的數控裝置數量嚴重不足,且不配套,實訓工位不足,使得學生獨立動手操作的機會較少,實訓效果不夠好,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未能適應企業的實際需求。

3.模具專業實踐技能培養滯後

根據有關調查資料,由於技工學校具備相當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模具與數控專業師資嚴重不足,故此學校往往仍以基本理論講授為主,一體化教學較少。

二、模具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路

1.著力構建有技工教育特色的模具與數控加工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

根據我省製造業的情況,高階技校模具專業畢業生應具備模具設計與數控加工的基本能力。

一是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主要包括機械製圖、模具理論、機械製造技術,以及電工電子技術、數控技術、CAD/CAM技術等學科的基礎理論和應用原理;二是具有數控機床程式設計能力及操作技能,基本具備應用CAD/CAM軟體進行模具設計和製造的能力。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高階技校模具專業應著力改革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突出實踐性教學,實行基礎知識、一般能力與專業技能相結合,突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2.著力改革教學模式和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和實操環節

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筆者認為首先必須著力改革教學方法,積極採用啟發式、討論式、模組式一體化及現場教學等方法;其次是授課方式靈活多樣,突出行為導向;第三是開展多媒體教學和網路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加強實操訓練,強化技能培養

強化實際操作訓練是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的重要途徑。為了提高實操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指導學生並針對實訓任務認真落實實習步驟、程式、所用工具、方法,按實習指導書的要求進行上機,並及時對學生進行提問、輔導、答疑,注意檢查學生的操作情況及對專案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實操報告。對於學有餘力的學生,教師要放手讓他們鑽研下去,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指導,儘量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努力營造發現人、培養人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實踐中鍛鍊自我、提高能力。

4.實施分層遞進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有些學生在技能練習中感到疲勞和煩躁,容易產生消極心理。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了分層遞進教育,設法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使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達到心理滿足。具體做法是:首先,搞清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做到心中有數;其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設定目標;再次,建立學生個人進步檔案,採取分層遞進、分類指導,讓不同層次的學生經過努力後都有機會獲得成功。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消除了原先的心理障礙,激發了學習動機,從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技能的能力。

近年來,筆者在本校07、08、09級模具專業的教學中進行上述教改實驗,均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其突出的一條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有較大的提高,課堂紀律良好,學習氛圍濃厚,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逐漸養成,機械加工及CAM應用操作水平明顯提高,期末考試及考證合格率比往年有較大程度的增長。

實踐證明,這些新的教改模式的實施,使學生逐漸轉變了傳統觀念和思維定勢,挖掘了學生潛能,提高了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了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了人的發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汪榮青淺談數控車床操作教學的若干問題[J].職業教育研究,2009,(3)。

[2]盧之章生產實習教學法[M].中國勞動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