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將問題探究模式應用於教學實踐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9W

論文關鍵詞:問題探究;情境;實驗;電教手段

論將問題探究模式應用於教學實踐論文

論文摘要:本文是作者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嘗試運用“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開設一節公開課的教學設計。作者首先明確了該教學模式的要求和特點,巧妙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探究性實驗,組織靈活多變的師生互動,且運用電教手段反饋強化,鼓勵學生髮現和探索新的問題。適當注意選擇合適的探究題材,活動的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及認知能力。

一、何謂“問題探究”模式

“問題探究”模式是指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的發現、探究和解決來啟發學生的求知慾、創造欲和主題意識,培養學生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該模式具有以下特點:(1)以發現問題作為教學的開端;(2)以探究問題作為教學的主線;(3)以解決問題和引申問題作為教學的歸宿。

我在設計“液體表面張力”一課時,利用講故事和讓學生做遊戲的方式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再經過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的深入觀察和分析,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總結出規律性的結論,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探索知識、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經歷過程,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善於實驗、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問題探究”模式設計課題的匯入

問題是教學的主線,如何讓學生髮現問題,使教學過程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使學生的思維有一個正確的方向?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因為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礎,是發現問題的來源。為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情境。問題情境的創設應生動直觀、富於啟發,要善於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從而激發學生髮現問題的慾望和探究問題的熱情,為學生髮現問題和探究問題創造條件。此外,教師的態度對問題情境的創設也有一定的影響。

在課題匯入階段,我首先通過講述牛頓觀察蘋果落地的故事,教育學生要善於從司空見慣的平淡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會一種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的科學方法,然後我要求學生觀察手指尖下的水滴和肥皂泡。學生在觀察肥皂泡時會發現光的干涉現象,會提出肥皂泡體積大小不同,會發現肥皂泡的體積由大變小,甚至有些大的肥皂泡拉成橢圓形等等。為了使學生的注意力指向肥皂泡和水滴的“形狀”,我要求學生比較水滴和肥皂泡在什麼方面有共同的特徵?它們的外形有無稜角?經過學生積極地觀察思考和熱烈地討論,逐漸將學生的思維方向引向課題。

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都是從發現問題開始的。問題使人的注意力具有明顯的指向性和選擇性,對持續進行有目標的思維探索活動具有顯著的激勵功能。美國哈佛大學流傳這樣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讓人不斷提出問題和思索問題。學會思索、學會發問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教師應力求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用風趣的談吐,和藹的態度努力營造寬鬆活躍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多方面觀察、大膽發問,啟用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為實施素質教育開闢肥沃的土壤。

三、設計探究性實驗指導學生觀察分析,總結概念規律

在物理學中,許多事物的本質屬性要通過實驗才能揭示。對於實驗現象要善於分析,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故探究性實驗的過程就是獲得知識的過程。

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的探究發現液體表面具有收縮的性質,我給學生提供了有關的資訊和材料,將學生實驗和教師演示實驗結合起來,通過觀察細線形狀的變化、液膜表面積的變化以及與橡皮膜進行類比,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發現液麵的這一特性,然後通過分析討論指導閱讀的形式,使學生能夠用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去解釋液麵收縮的原因,建立起“表面張力”這一概念。

在教師引出了研究“液體表面的性質”這一主題後,如果直接讓學生自己去設計實驗方案,既脫離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又費時費力降低教學效率。因此我既沒有這樣做也沒有完全將實驗步驟方法詳細交代給學生,而是把實驗設計的思想潛移默化地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利用桌上的器材進行研究。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巡視、指導和啟發,並適時地給予評價。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研究方法,通過教師的啟發,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概括。為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建立正確的概念,教師必須通過最有效的教學手段突出問題的要害,以便使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實質,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概括出規律性的結論。

四、運用電教手段和已獲得的概念探究新問題

當學生通過上述探究活動獲得概念和規律後,應利用效果的反饋強化,通過獨立或非獨立練習,幫助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和鞏固。在設計“液體表面張力”這一課時,我運用了電教手段,啟發學生對課題匯入階段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分析思考,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一邊看錄影,一邊討論錄影中問題的形式,讓學生增強了運用知識的興趣、能力和習慣。

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激發學生髮現問題探究問題,而是要在初步解決問題的基礎上引出新問題。這些新問題並不需要也不可能在課堂上立刻就得到答案,應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動眼、動腦在課後探究,把研究問題的思維方法延伸到課外,使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習慣。為此,我在“液體表面張力”這一課的結尾提出了幾個聯絡生活實際的思考題和小實驗,要求學生課後收集有關資料和實驗器材,自己去觀察研究,把探究活動的結論在下次課上告訴教師和其他學生,教師在下次課上再給予對比和評價。這樣做可有效地將問題引申拓展,把探究活動由課內擴充套件至課外再反饋回課內,形成良性迴圈。

五、運用“問題探究”模式需注意的問題

1.“問題探究”模式對教材和教師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內容必須是結構性的,發現式的,符合探究活動的高階思維方式。探究的課題宜緊密聯絡生活實際或自然現象,容易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探究活動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能力。教師必須熟悉學生形成概念掌握規律的思維方式,掌握一定的認識策略,設計學生喜歡的活動。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倡用簡單的器材、低成本的實驗進行探究活動,在實施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地參與,通過自主的探究活動,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體驗學科學的樂趣,培養探究未知事物的積極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