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觀察

才智咖 人氣:1.87W

 [摘要] 目的 分析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肛腸科2012年3月~2013年7月診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75例作為研究物件,以隨機數字表分組的方式分為試驗組(40例)與對照組(35例),對照組患者單純採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療,試驗組採用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及1年複發率。 結果 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7.14%,試驗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過程中,兩組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隨訪1年,試驗組的複發率為2.50%,對照組為17.14%,試驗組的複發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 結論 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較好,且不良反應發生率和複發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觀察

[關鍵詞] 柳氮磺吡啶;潰瘍性結腸炎;臨床效果;保留灌腸

潰瘍性結腸炎病理複雜,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統一的定論,且該病病程較長,具有很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需及時進行診治[1]。柳氮磺吡啶片為磺胺類抗菌藥,是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常用藥物,吸收部分在腸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與腸壁結締組織絡合後較長時間停留在腸壁組織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減少大腸埃希菌和梭狀芽胞桿菌,同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質白三烯的合成,但是該藥經口服不易吸收。中醫藥在慢性疾病的治療方面具有獨特的效果。本文旨在分析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效果,特收集我院肛腸科診治的75例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肛腸科2012年3月~2013年7月診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75例為研究物件,所有患者均經大便常規、病理活組織檢查、電子結腸鏡檢查確診,患者入院時均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黏液血便等症狀。將患者以隨機數字表分組的方式分為試驗組(40例)與對照組(35例),試驗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4~62歲,平均(42.25±12.16)歲,病變部位:有5例為直腸,11例全結腸,17例直腸乙狀結腸,4例左半結腸,3例右半結腸;對照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23~64歲,平均(42.41±12.42)歲,病變部位:右半結腸2例,左半結腸3例,直腸4例,全結腸10例,直腸乙狀結腸16例。兩組患者一的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採用柳氮磺吡啶片(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450)治療, 0.5 g/次,3次/d,持續治療3~6個月;試驗組採用柳氮磺吡啶片聯合保留灌腸治療,將柳氮磺吡啶片6.0 g碾碎過濾加入中藥藥液中。中藥藥方:白芨和苦蔘各30 g,白芍、白朮、枳殼各15 g,炮姜10 g,以上藥物加水煎藥液250 ml。患者預先用37℃溫水800 ml左右清潔灌腸1次排空大便,保持左側臥屈曲位,用一次性灌腸袋石蠟油潤滑後插入肛管5~7 cm,緩慢注入藥液完畢後叮囑患者屈膝仰臥位半小時,待藥液到達橫結腸後,轉換為右側臥位半小時,確保藥液能部分到達升結腸。1次/d,持續7 d為1個療程,兩療程間隔3~5 d,持續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效果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及1年複發率[2]。顯效:臨床症狀和體徵消失,大便常規檢查正常,但是腸鏡檢查結果顯示腸黏膜有輕度的炎症反應;有效為臨床症狀和體徵減輕,大便常規結果正常,腸鏡檢查結果顯示腸黏膜仍有炎症反應,但是較治療前好轉;無效為達不到上述標準。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7.0統計軟體分析資料,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試驗組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為77.14%,試驗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於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隨訪1年,試驗組的複發率為2.50%,對照組為17.14%,試驗組的複發率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5.15,*P<0.05

表2 兩組患者複發率的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χ2=4.73,*P<0.05

3、討論

潰瘍性結腸炎是臨床上的常見病症,該病病理複雜,常對遠端結腸乃至全部結腸均造成嚴重影響,而對於該病的發病機制,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統一的定論,大部分臨床研究者認為該病主要是由感染、免疫異常、遺傳因素、氧自由基損傷、變態反應、精神因素等原因導致[3]。對於該病的治療,西醫治療主要通過藥物方式。柳氮磺吡啶片是常見的西醫治療藥物。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腸道細菌將柳氮磺吡啶片分解為磺胺吡啶以及5-氨基水楊酸,發揮免疫抑制以及抗炎作用,抑制潰瘍性結腸炎的發生、發展,經胃和小腸均可獲得良好的吸收性,與其他西藥治療方案相比療效更佳[4],而該藥在治療過程中容易引起頭痛、腎毒性、噁心等不良反應,且藥物往往無法達到結腸遠端,因此其整體治療效果不夠滿意。

柳氮磺吡啶片為磺胺類抗菌藥,屬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藥,吸收部分在腸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與腸壁結締組織絡合後較長時間停留在腸壁組織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同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症介質白三烯的合成,因此,目前認為本品對炎症性腸病產生療效的主要成分是5-氨基水楊酸。由本品分解產生的磺胺吡啶對腸道菌群顯示微弱的抗菌作用。該品口服後很少吸收,在腸壁中分解起治療作用。有抗炎和抗菌的雙重作用。近年的許多資料表明,它還能抑制免疫複合物及類風溼因子的合成,從而對類風溼關節炎的免疫病理損傷發生影響。該藥用於治療炎性腸病及類風溼關節炎已有40多年的歷史。徐志剛[5]的研究結果顯示,柳氮磺吡啶聯合保留灌腸治療輕中度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確切。唐國紅[6]的研究結果顯示,果膠鉍聯合賽庚啶及柳氮磺吡啶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中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歷時悠久,中醫認為,該病主要是因勞倦、飲食、久病、思慮等因素導致脾氣受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引起陽氣損傷,最終導致脾腎陽虛[6-7]。中醫認為,潰瘍性結腸炎的根本為脾虛,因此治療上應遵照祛溼斂瘡、清熱解毒、健脾益氣、止瀉止血的原則[8-9]。中藥保留灌腸治療可以保障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發揮修復潰瘍面,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滲出,減少分泌物等功效。核素掃描證實中藥灌腸治療時中藥可彌散達結腸脾曲或者更高,在治療過程中需注意合理控制用藥量,並適當的切換體位,確保藥物能夠充分的覆蓋病灶面[10-12]。本次研究所選的灌腸方劑中,白芨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可此促進潰瘍癒合,苦蔘的作用主要是涼血解毒,可實現清血熱,清腸熱,防腐生肌之功效,白朮是具有健脾利溼的功效,炮姜散寒止痛、溫中健脾,白芍主要用於養血柔肝,枳殼消脹除溼、寬胸利氣[13-17]。聯合應用以上藥物並通過灌腸使藥物直達病所,可發揮良好的止血而不留瘀之功效,促進患者病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