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高中新課程地理教學方法初探教育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7W

摘要: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教師們在新課程實施中要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教師要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以豐富多樣、行之有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來創新我們的地理課堂,使學生學得有趣、學得主動,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優化高中新課程地理教學方法初探教育論文

關鍵詞:地理教學;精講;模型演示;案例;問題;高效複習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學是由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效的學習活動,本質上是學而不是教。因此,我們教師應儘快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教學觀,建立以學生為本的主體觀,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潛能和身心更好地開發和發展。

一、精講的“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傳統教學模式中單一的講授法在新課程下的地理課堂中仍然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只是在度的問題上一定要把握準確,當講則講,精講透徹。如《必修地理1》中“第一章第三節地球的運動”中要求學生學會區時之間的換算,對這一問題的處理就可以用講授法。高一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較差,世界地理的基礎薄弱,因此,我們可以先帶領學生認識一下地球上24個時區的分佈,講解清楚區時的早晚區別以及國界日期變更線附近日期的具體變更規律,並舉例項分析已知某一時區的區時如何去計算另一時區的區時。此時採用精講法使學生能有一個清晰的思路,明白如何去處理資料,通過練習便可掌握解決方法和規律。同樣,“第二章第二節氣壓帶和風帶”中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過程是較複雜的,課本中的大量文字也使學生在自學中產生很多的困惑。在這一問題的處理上仍使用精講的方法,幫助學生去尋找大氣運動的規律,熟練地繪製出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圖,再讓學生們用模型演示印證規律,這樣得到的知識將更深刻。

二、模擬演示創設課堂情境

模擬演示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近距離感受知識、體驗知識的空間。在課堂上,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或實物模型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形象直觀地去感受事物的形成過程和發展變化,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熱情,還可以引發他們觀察、思考的興趣,從而達到探討出問題答案的目的。例如《行星地球》這一章中,太陽系模式、地球的運動及地球的內部圈層這些知識點都較抽象,它們的位置關係學生單憑想象是不夠準確的。若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直觀地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空間感很快就會產生。同時,實物模具模型也有很強的演示功能。例如熱力環流中,我們就可以用玻璃箱、木炭和冰塊為學生演示出熱力環流的現象,讓學生去分析原因和尋找規律;我們還可以用海綿條為學生演示褶皺和斷層的區別等等,這些直觀的演示都能極大地引發他們認真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教學效果也很突出。

三、利用案例和問題提高分析能力

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很大的變化就是巧設了很多的案例,希望學生們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對這些案例進行認真的閱讀,正確地分析文字、圖表等資訊,通過辨析、判斷和推理等一系列的過程來獲取知識。

我們要引導學生先學會抓住案例中有價值的重要的文字、圖形及資料,再進行資料的分析與處理,並概括出事物的主要特徵及發展變化規律。同時,我們教師們還要注意蒐集與課本知識相關的資料,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並創設環環相扣的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閱讀、去思考、去分析資訊,通過一步步深入慎密的思考到最後解決了問題,從而逐步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我們可以蒐集2010年上半年海地、智利及高雄三地地震的資料作為案例,讓學生對比分析地震的發生位置有什麼規律可循,分析各地造成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資料相差較大的原因,以及提出一些防災減災的具體措施等。 四、多種方法實現高效複習

傳統的知識複習方法主要是大容量記憶和大批量練習,因此,考前學生壓力較大,任務也較繁重。因此,我們可以將知識的積累過程分解為以下三個階段來實現最終的掌握:

1.每一單元的重點知識採用“聽寫”的方法,將重要的知識點、規律等設計為一個個的小填空題,利用課堂時間聽寫,瞭解學生的重點知識及規律技巧的掌握和歸納情況。如:經度相同的兩個地點,它們的時相同時不一定相同。這樣設計的小問題更能幫助學生去理解地方時與區時的區別,而且簡短的規律容易記憶,理解後稍加練習便能達到熟練、準確的應用。

2.將每一板塊的知識和問題進行彙總,設計成完整的知識題卡。在課堂上利用知識擂臺的形式展開小組競爭,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活躍了課堂氣氛,又達到了對系統知識掌握情況的考查。學生答錯的題目,我們教師們一定要注意糾正和講解,必要時進行深入的分析,以防止錯誤的重複發生。

3.利用問題研究展開激烈的辯論,這種方式有利於促進學生的潛能、個性、創造性的發揮,讓學生將所想所感盡情發揮,言之有理、言之有據,讓學生在一種展示和對抗中獲得新知、鍛鍊能力。例如,我們可以模仿教材中的問題研究,為學生提供一些城市化的基本材料與圖片,讓學生辯證地分析城市化這一過程的利弊影響。

4.系統的知識提綱必不可少。新課程中,我們注重教學過程的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以及學生的精彩表現,但我們也要注意零碎知識的整理,每一章都要為學生建立一個清晰簡明的知識網路圖,以利於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例如“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這一章,我們就可以將知識網路設計如下:

總之,新課程教學中,我們要本著讓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原則,採用靈活多變、不拘一格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各種資源,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彗芳.優化課堂教學培養多種能力[J].地理教育,2009(5).

[2]張雷.建立模型提高地理思維能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5).

[3]許小云.著力創設有利於學生思維發展的教學環境[J].新校園,2008(3).

[4]周嫻華.走進心靈的教育——班主任優秀案例選編[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