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時空,互動交流,促進發展

才智咖 人氣:3.24W
畢業論文

----談農村國小口語交際開放性教學
       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因此,正確面對農村低年級國小生的差異,探索既面向全體、又促使人人成功的新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是10分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為此,2005年我們提出了農村國小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實踐與研究。

開放時空,互動交流,促進發展

1、開拓口語交際訓練渠道,時時處處“樂交際”

1、充分利用晨會活動

我們學校每天都有20分鐘的晨會時間。晨會活動內容豐富,如:見聞、感想、故事、生活鎖事等。形式也可多種多樣,獨白、對答、表演等。

晨會活動讓同學講述自己或身邊親人的故事,並通過討論建立起1種感情紐帶,使學生們能更好地與他人聯絡在1起。

(1)、分享。

分享是培養學生表達自己情感和傾聽的技能與學會交往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博士託學斯.哈奇認為:“分享他人情感,是個人和他人和諧交往的基礎。”每天早上讓2-3個同學與全班同學1起分享1些有趣的故事。內容是同學們對日常生活的切身體驗。如:“我昨天挨媽媽批評了”或“不小心打破了爸爸心愛的擺設品”、“我的小狗昨天生病了,我想它快點好起來”。然後全班同學作出反應,通過積極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想法,感情和評論,並可以提出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分享別人的快樂、幸福、痛苦、煩惱,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學會如何關愛他們和幫助他人。

(2)、遊戲、表演。

兒童喜歡遊戲和表演是天然的本能。生動活潑的遊戲和表演,其趣味性、探索性使兒童較易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這種體驗有利於兒童思維的發展,激發兒童情感,促進他們的認知發展。如:遊戲“過家家”、“看病”等,同學們通過自己對各種故事人物或是“爸”、“媽”、“醫生”、“護士”、“病人”等社會角色的不同理解,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扮演。通過“角色扮演”,有助於提高學生社會認知水平,具備正確理解其周圍社會情景的能力。也使學生在遊戲中、表演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3)、新聞釋出。

每天讓學生髮布幾條國際國內,或縣內、校內、或身邊最新發生的事,使他們積極關注世界各國所發生的社會問題,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並熱烈討論。他們之間的自由討論不僅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達到口語交際訓練的目的,而且收集和交流資訊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主動獲取、收集、加工、處理資訊的能力。培養同學們主動學習的'能力,增強他們的社會競爭力。

2、課前3分鐘演講法

每節語文課開始時,讓學生髮表1分鐘的演講,每天3個學生,全班學生按組逐1上臺,輪完後又從頭開始,1學期下來,每人都有45次登臺的機會,演講內容不限,形式不拘1格。

1分鐘演講能夠給學生創造1個輕鬆和諧的口語表達環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產生積極的思維情緒。

3、創造性使用教材

語文教材中有些內容為口語交際教學提供了憑藉,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意識到,這些內容所隱含的互動性因素很不1樣,有的是顯性的,1看便知;有的是隱性的,易被忽略;有的看上去無法雙向互動,令人無從下手。實驗教師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精心設計實施策略,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

(1)抓“顯點”,順勢引導。如2年級《借書》1課,有這樣的文字提示:你到閱覽室借書,都會說些什麼?閱覽室的阿姨會說些什麼?教學時,只要讓學生弄清這個話題的提示要求,分別讓學生扮演借書的人和閱覽室的阿姨,按照問題的順序,連說話帶動作演起來,就可以進入互動狀態。

(2)挖“隱點”,巧作串連。如1年級《我的家》,教學時如果只關注“我"介紹自己的家是怎樣的,那麼這個話題就失去了互動性,變成了“看圖說話”,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巧作串連,不僅要引導“我”說話,讓說話的學生“能言善說”,而且要讓聽的同學說話,讓他“能聽善問”,這樣,交流起來才不會變成“獨腳戲”。如此處理教材,大大增強學生相互交流的機會,使口語交際的互動性得到有效落實。

(3)找“支點”,改造整合。如1年級《找春天》,該如何讓學生雙向互動起來呢?可緊扣“找”字,將學生分成“花園”“校園”“百木林”等幾個小組去不同的觀察點,分別重點觀察花草、池水和樹木。課堂上先問大家找春天時都找到了什麼,再互相發問。這是,不少學生提出:“我想知道花園裡什麼花開了,好看嗎?”“我想知道池子裡的水怎麼樣?”“百木林裡的樹木都長出葉子了嗎?”這些問題也自然地變成了交際話題,互相問答過程就成了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過程。

4、增強導練力度

由於國小生生活閱歷少,口語能力弱,無論是傾聽、表達、應對能力,還是交際態度、聽說習慣、文明素養都比較缺乏,因此,口語交際過程必然會出現問題,產生困惑,此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就成了學生深入進行雙向互動的催化劑。筆者在教師的“導”上主要做了以下嘗試:

(1)教導。學生在與人交流中遇到困難,溝通難以順利進行時,教師直截了當地教給學生解決的辦法。

(2)誘導。口語交際訓練也要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學生遇到1些問題,教師可通過語言暗示、問題探究等手段,啟發學生自我解決。

(3)輔導。學生總是存在著差異的。因此,每次口語交際訓練,總有些學生無法與他人交流與互動,不能完全達到訓練目標。所以,教師可加強個別輔導。實驗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與後進生結成學習夥伴,為其提供1些必要的語言、內容上的支援,對其聽說習慣、交際方式、態度、情感、禮儀等作指點或示範,通過手把手的教使之也受到有效的訓練。同時,筆者還以“長”帶“短”,即讓那些思維敏捷、善於表達的學生髮揮他們的積極影響作用,通過同學間的互動、交流以及示範,去影響、帶動部分表達、交流有困難的學生。由於學生之間的交流沒有隔閡,容易溝通,因而更有利於學生的模仿和吸納,效果也往往更好。

2、創設開放的交際情境,互動交流中“會交際”

交際情境的開放為交際活動的開放奠定了基礎,創造了平臺,開放性的口語交際活動,著眼於口語交際能力和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突出了口語交際活動過的互動性、綜合性,構築了多維的活動空間,形成開放性的活動格局,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交際,展示自己的風采。

1、突出互動性。沒有互動,就沒有交際。口語交際課上,教師充分而恰當地運用互動的多種形式: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群體互動。讓學生在生生互動中分享學生間的豐富多彩,取長補短;在師生互動中,教師或示範引導,或平等切磋,互促互進;在群體互動中,自由選擇交流的夥伴,自由組合(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或者全班式的集體討論,甚至包括走出課堂與人們交流)。這樣,學生在互動中實現“交際”,而且學生的參與面廣,接觸的資訊更多,探究的問題更深入,效果會更明顯。在教學《有趣的遊戲》時,安排了幾次互動環節:

(1)課前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他們喜歡做什麼遊戲。讓學生說說喜歡做什麼遊戲,哪裡最有趣?

(2)各自練習介紹自己喜歡的遊戲的方法。

(3)接下來再進行全班性的活動:首先小組派代表說,然後1起玩這個遊戲。如1個同學上臺介紹自己喜歡的遊戲“老鷹捉小雞”的方法,並說出最有趣的地方在地方:小雞拼命地閃躲老鷹的時候。願意和她1起玩這個遊戲的,可以走上臺說說自己為什麼也喜歡這個遊戲。

在活動中,學生積極參與,自找朋友,自由交流互相商量如何做遊戲。最後讓學生到操場上盡情地玩遊戲。遊戲後,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已在遊戲中享受樂趣。

這樣,生生、師生、群體互動、場內場外融為1體,情感的交流、知識的拓展、能力的培養全部蘊涵其中了,也讓口語交際走向生活,體現了口語交際的開放性,提高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實效性。

2、巧用生成性。口語交際是雙向或多向互動式的動態語言實踐活動,而且在教科書中呈現的方式主要是提供話題,以便從這個話題出發設定相應情境,呈現方式是開放的。所以,教學中必然要納入學生的直接經驗和體驗,由於人的經驗和體驗是個體的,因而會有始料不及的內容出現,如有位老師上“學會祝賀”1課時,設定了許多互相祝賀的情景,有的向同桌祝賀學習進步,有的向老師祝賀新年,並輔以巡迴示範。但有個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進入了自己的特定角色,並要求老師與之配合。原來他的眼睛曾經有病,到了差點失明的地步,是1位醫生叔叔治好了他的病。他要求老師扮作醫生,他要在電話裡向這位叔叔祝賀新年。於是,在電話裡他深情地回憶了與醫生相處的情景,並表述了自己真誠的祝賀。感人至深的話語,讓在場的每位同學和老師都為之動容,並沉浸在這令人感動的情景中。這是教師所沒預設到的。因而,口語交際教學既要有預設的流程,又不囿於固定流程,更要講究情景的需要,創設新環節。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納入生成性的資源,利用好生成性的資源,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和發展。讓精彩源於生成。

3、突出“趣”字,自主之中“善交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從興趣、情感的啟用入手,掃除心理障礙,培養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敢於、樂於與人交際。因此,1方面,課堂上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創設寬鬆、自由、信任的交際氛圍,尊重學生的表達方式,多些表揚,少些批評,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1方面,以獎勵的形式強化學生的成功體驗。筆者在課堂教學中設計了“掛智慧果”的方法,讓學生有1回出色表現,就給自己掛1顆智慧果,下課後摘下智慧果帶回家與爸媽分享學習的成果、收穫的快樂。“掛智慧果”無疑為學生提供了1個具有強制激的“興奮點”,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盡情地展示自我,興趣盎然地參與交流。

1、示疑法

示疑法主要是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積極引導。“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長才”。每節語文課我都留5分鐘給學生提問,而學生往往能提出1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2、“小先生”法

針對學生不願開口說的問題,筆者大膽實施了“小先生”教學法,以“動”確立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主動的學習精神,如上《紙的故事》1課,讓1學生課前備課,掌握相關知識,然後登臺講課。其他學生針對講解者的錯漏提出質詢。“小先生”教學法,突出了學生主體意識,學習過程又強調互動,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最大可能的激發,因而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4、課內表演法

課本的許多文章故事曲折,矛盾衝突激烈,適合學生表演,如上《該聽誰的》、《小馬過河》等學生都能在表演中進行出色的創造。這種喜聞樂見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積極參與性,能夠非常有效的引導學生的口語交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5、引導交際實踐

口語交際訓練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實際運用,而實際運用反過來又能促進學生合作、互動、溝通、交際能力的提高。因此,筆者積極引導學生利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交際活動,如接待客人、上街購物、拜訪他人、問路等,加強學習和訓練。同時還採取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組織有價值的活動,給學生增加交際實踐的機會。如:成立小劇團搞課本劇表演,當處州晚報小記者去工廠企業採訪,走訪5保戶為孤寡老人獻愛心等等。這些“走出去”的實踐,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去設計活動方案、制定活動規則、佈置安排工作,讓他們自己去與別人打交道、請求幫助、解決問題,從中學會合作,學會表達,學會應對,從而形成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另外,通過召開家長會,對家長進行培訓,發放專門的材料,引起家長的重視,讓家長與我們1起來關注孩子們的口語交際能力。

 


TAGS:時空 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