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如何進行招聘

才智咖 人氣:1.84W

創業招聘的本質絕對不是僱傭,而是社交。初期的每個員工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你的合夥人,你也應該以挑選合夥人的熱情和真誠來面對他們。當然,員工不需要像合夥人那樣擁有老到的經驗經歷,所以我說了「將來」——你要確保他們有伴隨公司一起成長的可能。

創業公司如何進行招聘

招聘恆久遠

我在之前的章節提到,招人要晚要少要慢,能由聯合創始人做的事情不要招員工,能由現有團隊完成的工作不要去招新人——但這應該基於你對員工的高標準嚴要求,而不是你關閉了人才的入口。時刻保證你有一個「理由」去接觸那些最優秀的人才(這體現為一個開放的招聘通道,讓他們能夠聯絡到你),並且在發現他們很不錯時,馬上想起公司缺少的人才,並給他們一個相應的崗位。

在公司成熟和公司做大以後,招聘崗位也應該時刻開放,這有助於牛人不斷進入你的公司,為公司帶來變化。

辛苦的創始人

在本書的融資部分,我反覆提及 CEO 應該瞭解公司的方方面面,瞭解每一個業務是怎樣執行的——這不僅為了應對投資人的百般刁難,也為了給每個崗位招到合適的人才。CEO 該怎樣瞭解所有的崗位?很簡單,在招人之前,CEO 勢必親力親為。現在才覺得創業累?太晚了兄弟。

在開始招聘時,創始人不能把這件事情簡單地交給他人負責甚至完全推給人事部門,因為其他人不可能比你更瞭解公司的每個細節。在至少前 20 名員工的招聘中,CEO 應該負責從尋找到入職的全過程。這會耗費你大量時間,甚至不比融資需要的時間少——這就對了,想把招聘做好,勢必要有相應的付出。

需要提醒的是一些創始人可能沉浸在招聘的.快感裡,耗費大量時間找人、面試但招不到什麼人,這種情況就很危險了。招不到人有時無法避免,但招聘不能耽誤你的其他工作;用一個上午處理招聘應該足夠了,下午和晚上留給其他事情吧。

招什麼樣的人?

請看本章「應該招什麼樣的員工」和「如何看待員工的可擴充套件性」兩節。

去哪裡找應聘者?

你就不應該只尋找應聘者,而應該試圖去挖那些已經有工作或者沒在從事全職工作的厲害人物。你當初是怎麼找的合夥人,當初是怎麼找的投資人,現在那些渠道應該全部用上——幸運的是你又多了合夥人和投資人兩個渠道。把你的招聘需求透露給投資人吧,他們樂意也能夠幫到你。

你也明白我說的「初創公司的招聘不是僱傭而是社交」了,你需要向這些非傳統意義上的應聘者灌輸「你和我一起工作會更好」的想法,這種灌輸過程可能短則半小時、長則幾個月。對真正的大牛,三顧茅廬絕對是值得的。

簡歷不如一面,面試不如一用

簡歷弱爆了。即便我們可以從簡歷中看出一個人厲不厲害(前提是簡歷沒有水分,但是誰能保證呢),我們也很難從簡歷看出我們是否喜歡這個人、這個人是否合適公司。而招聘相合的、喜歡的早期員工是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必要的。趕快通過面對面的聊天來確定這個問題吧。

另外,當雙方都拿不定主意的時候,不如讓他們跟著團隊工作一天?你可以美其名曰邀請面試者來公司「參觀」或「指導」,本質上就是讓雙方互相加深印象。注意這一天不要虛晃過去,向他請教真實的難題,讓他給出可行的建議,讓他真的寫一段你們會用到的程式碼——這樣的「面試」顯然靠譜兒多了。

標準真的高,要求真的嚴

你必須確保這個人真的有能力,真的足以勝任工作。因為他的工作不僅做給自己,也做給團隊每一個人和將來每一個新人看。隨意招聘一個爛人,表面上拉低了公司的平均效率,更深層的影響是他之後的每個新人都很可能令公司的效率越來越低。你必須相信,只有牛人才能吸引牛人,滿屋混吃等死的養老員工是招不到大牛的,即使招到了也留不住。所以你應該保證你招聘的每個人都有出奇之處。

除了能力、性格上必然的要求外,你還應該設定一些「莫名其妙」的難題能夠檢驗你們是否相合。這些問題檢驗他們的價值觀,看看他們追求的東西是否和你、和公司相近,這往往決定了他能對公司有多忠誠。比如,一家重視使用者體驗的公司與只看重使用者增長的人就不太相合,一家工程師文化重的公司就不應該招聘自視甚高的產品經理。

沒有高薪,但我們有大餅

來創業公司工作的人就別指望平均以上的薪水了!但是期權的激勵一定要有。如果一個人肯為了平均水平之下的工資和期權激勵就跟著你幹,這說明他對公司的未來有相當程度的認可並會為之努力,這樣的員工正是我們需要的。

期權分配上,先劃定一個期權池,然後從這裡面往外分期權,原則上越早加入的員工越多。此外,你要保證任何員工分到的期權不會引起他人的爭議,這個期權最好是就算公開也能讓大家都心服口服的,這可以說明你沒有偏愛某人。

大餅雖然直接體現為期權的價值,但人們也得先相信這張餅才能相信期權。拿出你當年向投資人展示的激情,把你們的夢想、情懷和現有團隊的牛逼之處都晒給應聘者吧——所以我總是說,CEO 同時負責融資和招聘,而在很多意義上,這倆是一回事兒。

試用期沒過就不安全

試用期是招聘的一部分!一個人僅僅在應聘時表現完美是沒有用的,篩除掉濫竽充數的人便是試用期的職責。初創公司往往覺得好不容易有個人分憂,辭退實在可惜——這麼想就完蛋了,莫忘你招到的每一個庸人都會導致更多庸人的加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事實上在公司做大以後,你的招聘標準才可以稍稍降低,而不是相反。

TAGS:招聘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