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城市低保工作調研建議的調研報告範文

才智咖 人氣:1.03W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報告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當下城市低保工作調研建議的調研報告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當下城市低保工作調研建議的調研報告範文

當下城市低保工作調研建議的調研報告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我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的最後一道防護網,它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心和照顧。我區自20xx年全面推行低保政策以來,為保障貧困群體的基本生活,減輕政府壓力和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具體操作中還存在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就當前城市低保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談些粗淺的看法。

一、問題

1、物件收入的難以確定。

進入城市低保,一個最硬性的指標就是申請物件的家庭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線。作為稽核部門的街道居委會和民政部門,只要申請物件提供了相關的收入證明,就可以此作為進入低保的依據。而事實上,由於目前城市居民就業的多樣性和隱蔽性,物件的實際情況是很難掌握到的,如果他們通過隱報、瞞報等手段掩蓋自己的實際家庭收入,稽核部門無法鑑別,特別是一些用人單位缺乏社會責任感,他們為給申請物件大開方便之門,可以毫無顧忌地隨意開出一張與實際收入不相符的收入證明,不受任何約束,稽核部門也奈何不得。所以,我認為,申請物件收入的難以確定,勢必給低保工作帶來“錯位”,即不該進來的進了,該進的有可能還在門外。

2、有“進”無“出”的現象嚴重。

低保工作是一項動態管理,理應隨著低保家庭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經濟條件未好轉的,尚在低保範圍的,應繼續享受低保,經濟條件好轉的,超過低保標準的,理應退出低保。這才能讓低保金真正起到對困難群體的救劑作用,而不是演變成一種帶有“工資性”、“福利性”的收入。我區自推行低保政策6年以來,進入低保的人源源不斷,每個月都有一定數量的新增低保戶,但退出低保的人,除個別退休及死亡的,幾乎沒有其他退出人員,出現了有“進”無“出”的現象。

而正是這一現象,給正在享受和還沒有享受到低保的人造成一個事實:低保是一個“保險箱”,一旦進入低保,就可以終身享受。於是,人人都想吃低保,人人都爭著吃低保,低保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零花錢”、“水果錢”,低保隊伍也隨之一天天地壯大,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現有低保工作程式中,缺少一個事後跟蹤再稽核制度

3、人員不足難以提高低保工作質量。

低保工作的程式是:本人申請、社群居委會入戶調查、社群評議、街道入戶調查並評議、民政部門稽核,經三稽核三公示,從這些程式來看,大多數工作都落在街道社群,工作量最多、難度最大的是入戶調查,由於社群居委會承擔著大量的行政事務工作,工作人員只有4—5名,街道也只有2名民政助理員,很難抽出充足的時間對申請物件進行入戶調查,他們往往是走馬觀花似的到物件家中瞭解些諸如家庭人口、家庭擺設、住房等表面情況,至於家庭收入、健康狀況等進一步的取證,一般是聽之任之,無暇深究,嚴重影響了低保工作質量。另外,人員的不足,對於開展事後再稽核工作幾乎成為不可能。

4、部門的不配合使低保工作時時斷路。

低保工作是一項全社會的工作,是民生工程。雖說目前低保工作由社群街道民政負責,但低保工作的性質決定了離不開相關部門的大力配合,文祕站-中國最強免費!如工商、房管、勞動、醫院等部門。我們曾接到舉報,某某低保戶幾年前就買了貧困房的柴火間,我們到房管部門調查,卻遭到該部門領導的拒絕,理由是:侵犯隱私權。無奈,此事也就這樣不了了之,因為我們取不到證!

二、建議

1、建立事後跟蹤再稽核制度。

事後跟蹤再稽核制度就是對已進入低保人員,按其進入時間先後,定期隨訪,反覆進行,發現超標,立即清理,做到有進有出,實行動態管理。實施再稽核制度:

一可以避免有進無出的現象;

二可以減輕政府籌資壓力;

三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公正公開;

四可以使有限的低保金真正起到對弱勢群體的救助作用。

難度是工作量大,僅憑現有的民政助理員很難做到,必須要由一個專門機構來完成。

2、設立低保工作站。

目前我區低保戶有幾萬人,要對這幾萬人實行動態管理,推行跟蹤再稽核制度,僅靠現有的幾個兼職人員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低保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是某個時期的中心工作,此項工作開展得好,不僅可以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使之最終走出困境,更重要的是可以起到減壓閥和社會穩定器的作用,倘若做得不好,好事有可能變壞事,會引起新的矛盾。因此,我認為,在街道設立低保工作站,是規範低保工作所需。

3、整合資訊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我認為低保既是一項全社會的工作,那麼應當由全社會共同來監督,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低保部門對申請物件的調查取證,更不能為申請物件提供偽證。

低保工作只有得到全社會的支援,才能真正規範起來,才能真正做到應保盡保。

當下城市低保工作調研建議的調研報告2

為全面掌握我縣城鄉低保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工作服務水平,劉多良副主席帶領調研組一行深入到縣民政局及定城、爐橋等鄉鎮,通過聽取彙報、走進社群、走訪低保戶等方式,對全縣貫徹實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安徽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以及省民政廳、省財政廳《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暫行辦法》的情況進行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縣城鄉低保工作的基本情況

我縣城市低保工作20xx年正式開展,截至20xx年度,保障物件共計6047戶9107人,其中A類保障物件186戶186人,B類保障物件560戶1120人,C類保障物件5313戶7801人。20xx年1—9月份發放低保金1629萬元,人均每月低保金200元,低保覆蓋面6.7%。

我縣農村低保工作20xx年正式啟動,20xx年實際保障人數14056戶35242人,其中A類1926戶2150人,B類3391戶9444人,C類8739戶23648人。1—9月份實際發放低保金2849萬元,保障物件人均月補助93元,低保金全部通過財政涉農資金“一卡通”發放。

二、城鄉低保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從20xx年9月至今,我縣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全面展開,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此項工作正在有序推進,成效明顯,也有很多值得總結的經驗和必須加以認真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一)主要成效

1、黨的惠民政策得到有效實施。

在農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村困難群眾生活問題,切實維護和有效保障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權益的主要舉措。20xx年省政府關於在全省全面建立和實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下發後,縣政府及時啟動了此項工作,縣、鄉分別成立了領導機構,結合定遠實際制定了實施辦法,廣泛開展了宣傳活動,民政等有關職能部門深入實際,工作紮實而富有成效,使城鄉低保工作在我縣得以順利開展,黨的惠民政策得到有效實施,深受廣大幹群的讚譽和擁護。

2、城鄉困難群眾的最低生活基本得到保障。

截至今年9月份,共發放城鄉低保金4478萬元。資金額度大,履蓋面廣,城鄉困難群眾的最低生活基本得到了保障。

3、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融洽。

農村低保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困難群眾得到了實惠,他們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保障,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同時,他們也親身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困難群眾的生活有所改善,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促進了黨群、幹群關係的進一步融洽。

(二)主要經驗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部門聯動。

實施農村低保工作以來,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分別成立了由領導牽頭,相關部門組成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縣鄉、村三級協調配合、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領導體系和工作機制。為指導農村低保工作,規範操作程式,縣政府制定出臺了《定遠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對保障物件、標準、家庭收入的計算、保障物件的稽核審批、資金髮放、低保工作的日常管理及民主評議等環節都作出了明確規定,確保了農村低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2、關注弱勢群體,突出保障重點。

低保制度是一項新型的社會救濟制度,它為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築起最後一張安全網,反映了黨和政府對廣大困難群體的關愛。我縣在低保工作實施中,嚴格把握原則,突出保障重點,特別是對困難企業下崗職工、農村因病因災的常困戶、重點工程建設中的拆遷困難戶,給予優先納入保障範圍。目前全縣城鄉低保保障物件近5萬人,其中:在城市低保保障物件中,下崗職工佔64%;農村低保保障物件中,因殘、因病的常困戶佔40%;爐橋鹽化工程失地農民4139人全部納入低保,確保了將有限的資金全部用到了最困難的.群眾身上,實現了保障貧困人員基本生活、促進社會公平、維護社會穩定的目標。

3、建立低保評議制度,確保低保工作公開透明。

低保工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也是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我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對申請程式進行了嚴格的規定:申請人到戶籍所在地社群居委會申請城市低保,社群居委會工作人員通過上門核實,調查申請人收入狀況,低保評議小組進行評議,對符合低保條件的,社群進行張榜公示,報鄉鎮政府稽核、民政局審批。農村低保工作在實施過程中,具體是個人向村委會提出申請,村兩委擴大會議(村民代表不少於3人),對申請人家庭生活狀況進行評議,並對符合條件的物件進行張榜公佈,群眾無異議後,報鄉鎮政府稽核。鄉鎮政府調查核實後報民政局審批。

民政局稽核批准後,委託鄉鎮政府在政務公開欄對批准享受低保物件名單進行公示三天,對群眾無異議的,發放《農村低保證》,對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並告知原因。通過規範申請、稽核、審批程式,保證了城鄉低保工作的公正、公平、公開。

4、實施分類施保,加強動態管理。

我縣《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細則》規定:為照顧低保物件中的特困人群,對城市低保物件進行了三類劃分,A類保障物件為城市“三無”人員,低保金按低保標準金額補助;B類人員為重病、重殘、單親家庭、子女上大學等家庭,補助標準在人均補差標準上上浮30%;C類物件為一般困難物件,補助標準為人均補差標準。按照省裡要求,根據參保物件的實際情況,將農村低保物件共計35242人劃分為三個類別,A類保障物件是農村“三無”物件,即應保未保的五保戶,月人均補助120元;B類保障物件是大病、重殘、單親困難家庭,月人均補助100元;C類保障物件是因天災人禍、無勞動能力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別困難的,月人均補助70元。

為加強城鄉低保物件動態管理,縣民政局每年對農村低保稽核一次,城市低保物件稽核二次,對享受低保待遇的低保戶家庭進行復核,要求村、社群居委會低保工作人員通過上門核實,充分掌握每一個低保家庭收入變化情況,對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人員堅決予以取消低保待遇。通過稽核,做到人員有進有出,保持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同時,對每次核查的保障物件進出,補助標準的升降進行登記,保持動態管理工作資料的完整性。

5、重視檔案管理,實現微機、紙質雙重存檔。

對低保物件家庭的檔案,實行一戶一檔。目前已形成個人申請、家庭成員戶籍證明、審批表、稽核表、動態管理記錄等詳實的檔案資料。在實踐中,鄉鎮民政辦還對轄區內公示欄內公示的低保戶情況進行拍照留存。在做好手工檔案的同時,對所有低保戶檔案進行微機錄入工作,為城鄉低保資訊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低保指標與實際情況尚有差距。

現行的低保物件是由省政府貧困監測辦公室核定並直接下達到各縣(區),扶貧辦提供的資料反映,截至20xx年底,我縣絕對貧困人口與省下達的低保指標數有一定差距。儘管如此,我縣已多方採取措施加大低保的資金投入,目前城鄉低保人數已超過省下達的指標數,但仍不能滿足城鄉困難群體的實際需求。

2、部分基層幹部對低保工作的政策性、嚴肅性和程式性學習掌握不夠。

在實際操作中仍然存在有優親厚友,甚至要吃要喝的問題。雖然只是少數現象,但影響很壞。部分群眾不滿意進而造成新的幹群矛盾。

3、低保物件界定難、管理難。

確定低保戶時,由於農村居民收入中糧食等實物收入佔相當比重,在折算成現金收入時有很大的隨意性,一些隱性收入難以貨幣化,務工等收入當事人不申報難以知曉等等,受這些因素的影響,要準確計算出哪些家庭月人均收入在最低保障線以下就很困難。低保物件動態管理困難。“進低保易,出低保難”的現象較普遍,有的村民認為享受低保就象工作人員領工資一樣是終身的,經濟條件好轉後不願讓出低保指標,一旦被取消就到處反映上訪;也有的村民看到與自己條件上差不多的農戶領取低保心理難平衡。

4、人、戶分離享受低保的情況逐漸增多。

按低保的原則是“保戶不保人”,一個家庭應是一個整體,家庭成員間有相互扶助的義務。而一些地方在實際操作中,將因病殘等喪失勞動能力的、年老體弱的從家庭中分離出來享受低保,與法定的贍養義務相違背。

5、人員不足,經費缺乏,工作手段滯後。

由於我縣農村居民居住地比較分散,加上人口流動頻繁,農村低保管理工作難度大。目前,由於編制限制,基層民政工作人員配備較少,不但要從事農村低保人員的核查、管理、資金髮放等工作,還要從事殘疾人、五保戶、抗震救災救濟等其他民政工作,無法保證低保工作正常開展。另外,經費缺乏,工作手段滯後,從縣、到鄉(鎮)、村幾乎沒有此項工作的專門經費,低保工作微機配備不足,大部分借用鄉鎮其他辦公微機工作,甚至有的鄉鎮、村完全靠手工記錄,工作量大,不能適應低保工作的要求,嚴重影響了低保政策實施的質量和此項工作的推進。

三、對我縣城鄉低保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縣政府及民政部門要加強對城鄉低保政策、法規的宣傳,採取宣傳車、宣傳欄、定點宣傳、網路宣傳等方式,讓全縣人民都瞭解城鄉低保的相關政策。

(二)縣民政部門要加大對民政幹部的業務培訓,提高民政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加強業務指導,加強對鄉鎮(街道辦事處)城鄉低保工作的督促檢查。

(三)從實際出發,分配低保戶數。由於受自然條件,人口素質、經濟條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絕對貧困人口的分佈狀況及貧困程度存在著差異,各社群、鄉鎮、村應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分配低保人數。

(四)在全縣開展一次城鄉低保清理糾正工作。20xx年面對清理“關係保”“人情保”這個難題時,爐橋鎮政府決定先從鎮幹部開始清理,再從社群、村兩委幹部清理,最後到一般群眾,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果。據鎮民政辦的同志介紹,爐橋鎮現在沒有一戶因低保不公到縣信訪。爐橋鎮的這種做法值得在全縣加以推廣。

(五)縣政府及民政部門加快制定《城鄉低保責任追究暫行辦法》,辦法要具有可操作性,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到有章可循。

(六)建立低保資金使用情況跟蹤審計制度和監督糾錯機制,確保把有限的救助資金用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