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開題報告

才智咖 人氣:1.77W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以下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的課題開題報告範文,歡迎閱讀參考。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開題報告

 一、課題的提出

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發生重大轉變,已經由以往的“主導主體”發展為今天的“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更多地強調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課堂提問實際上是實現師生交往互動、溝通交流、理解與對話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徑。因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就成為提高新課程下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

目前的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提問的有效性差的問題比較突出。隨心所欲地提問;問題欠思考力;問題提出後,急於求答,對於答不出的學生,不善於啟發答問的思路;點評答問的得失,全由教師一人包辦或對答問與其思路不同的學生置之不理等現象還較為常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因此,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值得我們去認真研究、探討。

 二、國內外研究綜述

1、國外有效教學的理念源於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隨著研究的深入,大家普遍認為:教學也是科學。也就是說,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於是,人們開始關注在課堂上如何用觀察、實驗等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學問題,有效教學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來的。赫斯特(Hisrst)認為教學的目的是發展和擴大概念圖式和心理技能,從而引起行為變化。因此,教師應該經常考慮怎樣使得教學內容被學生接受,使得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合理地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可以使得學生學到更深、更多和更廣泛的知識。因此,下列三種情況可以稱得上是有效教學:學生不僅學到了教師傳授的大部分學科知識,而且學到許多其他知識;上課結束很久以後,學生還在繼續研究和探討上課內容;不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學生渴望學習。

2、國內的有效教學研究也很活躍。比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寫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崔教授對有效教學的內涵、核心思想作了清晰界定,提出有效教學的理念:一是“有效教學關注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教師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師有“全人”的概念;二是“有效教學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教師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三是“有效教學更多地關注可測性或量化”;四是“有效教學需要教師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五是“有效教學也是一套策略”。

3、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手段――提問,也逐步成為大家研究的物件,研究結果主要以論文的形式出現。有的比較籠統,缺乏數學課的針對性。

三、研究的意義

傳統的課堂教學倡導“以教促學”。在課堂教學的以往研究中,大都把課堂提問看作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和引導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增進師生交流、鍛鍊學生表達能力、提供教學反饋資訊”的有效手段 ,因而更多地關注如何通過課堂提問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節教學程序,使課堂教學沿著預先設計的路子進行” ,這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堅持教師的主導地位和教學權威。

與其相對應,新課程倡導“以學促教”,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調控教學過程、組織教學活動,而且教師的施教也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助產士”,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主動思考,學會學習,不僅授以“魚”,更要授以“漁”——“捕魚”的本領。在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學習的核心目標在於“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求知、學會發展”,這就要求學生的學習不能只想著如何把知識塞進頭腦中,更重要的是,要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把外在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以便在新的情境下能實現知識的遷移,在生活和未來的工作中,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新問題並加以分析和解決。在新課程中,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形成“學習共同體”。

 四、研究的目標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瞭解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提出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探索出提高課堂有效提問的方法和途徑,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五、研究的內容

(一)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發揮教師的主體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持學生對數學的濃厚興趣。

2、啟發探索性原則: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基本任務是啟發誘導,學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務是通過自己的探索發現新事物。教師的啟發,目的在於引起學生的探索。

3、全體參與原則:面向全體學生,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為每一個學生創造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4、民主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平等對話,相互尊重,相互啟發,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

(二)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要精心醞釀提問內容,注重目的性、啟發性、趣味性、預見性和難易程度;

2、要準確把握提問時機,問在關鍵處、問得靈活、注意火候;

3、要合理安排提問物件,要靈活運用提問技巧,形式要多樣、語言要明確、態度要自然、要有一定的等候時間等等;

4、要有效處理提問結果,尊重學生、善待錯誤、儘量讓學生證明答案。

(三)課堂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

提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各種常用方法,著重研究如何精心設計問點、把握提問的火候、提問的方式、提問的'物件。

(四)課堂提問評價的有效性

從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的時機、評價的過程、評價語言等方面入手,從理解、溝通出發,和學生進行及時的交流,根據學生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個性分別作出不同的評價。

六、課題研究的方法

1、行動研究法 根據數學課程的實際情況,在三個年級中,選擇部分的章節作為研究的重要內容。

2、調查法 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和後期採用問卷、談話、觀察等方法進行調查,為研究提供依據。

3、經驗總結法 課題組成員每月召開一次會議,及時總結有關提問有效性的經驗。

 七、課題研究的步驟

(一)實驗準備階段(20XX.10――20XX.11)

1、學習有關該課題方面的相關書籍或文章。

2、在調查研究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思路,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二)課題實施階段(20XX.12――20XX.6)

1、10月舉行開題會議,課題組全體成員參加。

2、每月召開一次會議,每位課題組成員設計一篇有關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教學案例。

3、結合研究題課題,撰寫心得體會及經驗文章。

(三)理論總結階段(20XX.7――20XX.9)

對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策略、常用方法及評價進行理論方面的總結。每位課題組成員撰寫出各自的研究結果。

(四)課題結題階段(20XX.10)

1、做好資料分類歸檔,整理出完整、規範的資料。

2、撰寫“新課程背景下提高數學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研究”的報告。

 八、課題具體分工

尤衛敏 課題整體負責,同時研究課堂提問評價的有效性。

李林華 負責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

黃智明 負責課堂有效提問的常用方法的研究。

劉華鴿 負責課堂有效提問的原則的研究

 九、課題研究條件分析

1、我校是“浙江省科研興校200強”,對教科研非常重視,有規範的管理措施,有濃厚的教科研氛圍。課題負責人曾主持過區級課題的研究,參與過多項市級課題的研究。

2、本課題的四個成員,都有較豐富的教學經驗,願意通過這樣的研究,切實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