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力建設

才智咖 人氣:1.65W

企業文化的建設已經成為企業發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無論企業大小都對此給予了相當的重視,而且是各有特色。而企業發展過程中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文化力建設,卻是一個新興的課題。如何挖掘企業的文化力,如何建設適合企業發展的文化力,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質。

企業文化力建設

據我國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研究中心的調查資料表明:目前我國95%的民營企業、80%的國營企業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但是90%的民營企業、95%的國營企業卻不知道企業文化力的概念。目前只有2%-3%的企業對文化力進行了適當的研究和建設,真正達到良好效果的不到1%。

那麼應該如何理解企業的文化力呢?簡易的理解就是把企業的文化建設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一、老闆文化——企業文化力的基礎

《哈佛商業評論》主編、美籍華人博士忻榕指出:企業文化就是老闆的文化,企業文化取決於老闆,尤其是創業老闆,不僅在中國,西方也是如此。在企業的創業初期,企業文化力就是創業者個人能力的文化,這個時期企業老闆或創業者在企業的決策中起到了舵手作用。例如萬科王石的理性帶來了超前的制度設計;華為任正非的“君主立憲”使得權力結構半開半鎖;聯想柳傳志的大刀削藩化解了四次分裂;海爾張瑞敏的權力神化下的隱憂;長虹的強人政治獨缺糾錯機制等等,這些老闆的文化思維和行為風格界定了企業文化初期的形式,也是老闆個人能力的一種展現,基本上代表了整個企業的文化風格。我國90%以上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的民營企業文化現狀就是這樣。企業的文化力只是一種朦朧而模糊的雛形,沒有人去注意或研究它,只是覺得老闆能把企業做好,老闆的能力強,大家就在他的影響下,向他學習或模仿,老闆說什麼就是什麼。

在我國的民營企業中有一種有趣的現象,有的創業者學歷並不高,這種現象在我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中不在少數。應該說只以學歷論文化的觀念是片面的,甚至說是錯誤的。實踐出真知,一切文化都來源於實踐,學歷的高低只決定了他們接受學校教育的多少,相反那些成功的創業者從實踐中學到了更多的文化知識,這些創業者成功的共同點是:超強的意志、旺盛的精力、果敢的決斷、獨特的創新、迅速的學習能力,他們不約而同地遵循了同一種路徑:文化決定思路,思想決定未來,文化力決定競爭力。也正是創業者的這種老闆文化奠定了企業文化力的基礎。

對於我國企業的管理現狀和老闆文化,有人曾經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企業家好比林子裡的鳥,林子很大,形形色色的鳥叫聲唧唧咂咂,大多在林子裡覓食,只有少數的鳥仰天長嘯,飛得很高。那些為數不多的、能夠展翅高飛的企業,一定是注重了企業文化力建設的企業家。

二、老闆精神——企業文化向企業文化力的演化

老闆文化的沉澱過程,也是老闆精神的形成過程,老闆精神是企業文化的基礎,也是企業文化向企業文化力演化過程的銜接,有什麼樣的老闆精神就會形成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所以老闆精神的形成要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老闆必須善於根據企業的發展要求,從實踐中提煉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理念,或者說是價值觀體系。這理念不僅要具有時代的特色、行業的特色,更要求帶有企業的特色和企業家的個性,因而它不能從書本上抄來,只能從企業的`實踐,從企業家自己的實踐中提煉出來。

著名的松下電器公司8萬員工,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齊聲朗誦公司的“七精神”,即“工業報國,光明正大,團結一致,奮鬥向上,禮貌謙虛,順應時勢,感恩戴德”。這“七精神”構成一種獨特的價值觀體系。而這樣一個價值觀體系是由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提出後,以理念的形式,昇華為一種企業的精神,然後注入到每個成員的精神中,使大家願為企業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奮鬥。

我國創建於1874年的杭州胡慶餘堂藥店,之所以能經百年而盛名不衰,與其獨特的經營觀念有關。其營業廳高懸的“戒欺”橫匾,寫著“藥業關係生命,尤為萬不可欺”、“採辦務真、修制務精”正是胡慶餘堂在行業中爭雄的訣竅,也是該企業從自己的實踐中提煉出來的,這也是企業創始人的個人色彩,是企業的精神之所在。

第二,老闆要身體力行,忠實地嚴守企業的價值觀。企業老闆的行動,對下屬成員起著無聲的示範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維護企業的共同價值觀,老闆本身就應是這種價值觀的化身。他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從而使廣大員工也關注價值觀體系的實現。有個公司以服務作為經營的宗旨,公司的董事長從不放過任何機會強調服務。你從來聽不見他談論產品,他總是談論客戶。甚至連平時的用詞都非常注意,他經常說:我們不是“認資產為中心的企業”,而是“以服務為中心的企業”,我們核心競爭力就是“創新服務”。

這種企業領導以身作則的貫徹理念,實踐企業精神的方式對企業文化力的形成非常重要,因為在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力形成的初期,榜樣楷模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是企業文化力形成的第一要素。

三、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力的雛形

企業文化是企業全體員工在長期的創業和發展過程中培育形成並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範。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企業領導開始意識到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企業的發展也要求統一企業的價值觀及各種發展理念,來組建自己的團隊,統一服務於企業的共同經營目標,使企業文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號召力和規範力。

一個現實中的企業,其企業文化的形成,是社會文化、區域文化、傳統文化與產業文化等交相作用的結果,企業家不可能完全脫離這些去建設某種“理想國”,企業文化建設一定要務實、實用、有內涵,要形成價值觀,形成環境,力戒口號化。更不必按圖索驥,非要按某本書或某位名人談話去建設自己的企業文化。

優秀企業文化的最大特徵就是能夠用之於無形,見效於實際。進一步說,就是企業文化力是工作中能夠體會得到、見得到、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東西,不是空洞的玄學。這也是企業文化力的顯著特點。所以,企業文化的建設直接關係到企業文化力的效果。

四、企業精神--企業文化力的初步發展

企業精神與老闆精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雖然它是企業文化力發展不同階段的表現,但老闆精神僅僅是企業文化發展期的表現,而企業精神的形成則是企業文化的高階表現,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全體人員活力的集中體現,是激勵職工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是企業文化力的初步發展階段,也是企業利益於文化力的開始。

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不但能對內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對外也能提升企業形象,有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同時,在企業日益成為社會重要細胞的今天,企業精神實際上也是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企業精神將成為全社會的寶貴精神財富。當優秀的企業精神形成以後,企業的規模也達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相當完善的考核、培訓標準和流程,基本上完成了從物質行為、制度行為到精神行為的轉化,也就是企業文化力的初步發展和表現。所以,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能不能及時形成積極向上的有特色的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力建設的重要因素,而優秀企業精神的形成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1、企業精神體現以人為中心。在人、財、物諸因素中,人是首要因素,人應該成為企業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對內,尊重員工,關心員工,千方百計調動員工的內在積極性、創造性。樹立起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宗旨。只有充分激發員工的主人翁精神,才能齊心協力渡過難關,企業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企業與員工之間不僅僅是僱傭與被僱傭的關係,而且也是企業共同的創造者。要以客戶為中心,關心使用者,時時處處為使用者著想,瞭解客戶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願望是企業永遠追求的目標。

2、企業與員工的價值觀協調一致。企業的價值觀,對員工來講是外加的行為規範,它與員工個人的價值觀是否一致,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有優秀企業精神的標準。

3、企業管理形散而神不散。企業精神的形散而神不散體現在企業的管理之中,就是軟硬結合的管理法則。所謂軟管理是指依靠企業精神的感召和影響而開展思想工作,培育共同價值觀,建立良好的企業風氣,形成和諧的人際關係等柔性管理。而硬管理就是企業具有鐵一般的執行力,按章辦事。科學的管理是要求剛柔相濟,軟硬結合的共同價值觀和鐵的執行力。都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執行力是強制性的、硬的,但它們要靠企業精神和共同價值觀來自覺的執行和遵守;企業精神、企業道德、企業風氣是非強制性的、軟的,但其形成的群體壓力和心理環境對員工的推動力是不可抗拒的、是硬的。軟環境保證執行力,執行力強化軟管理,這就是軟硬管理結合的辯證法,也是企業文化力的表現。

企業文化的昇華衍生強大的企業執行力,強大的企業執行力形成出色的企業文化力,出色的企業文化力形成強大的企業競爭力。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目前我國在這個方面做得稍有起色的有海爾、長虹等優秀企業,其重要標誌是:以人為本,以文治企。

沒有形成文化力的企業是不可能持久發展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文化力就是企業的競爭力。我們必須把建設企業文化力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去對待。

TAGS: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