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機關事業單位調薪

才智咖 人氣:1.29W

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配合,全國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將在今年上半年調整到位。

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機關事業單位調薪

本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職能轉變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去年,國務院對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養老保險制度出臺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

人社部此前表示,對於完善工資制度,各地需要結合本地實際來擬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據媒體報道,湖南省目前已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進行調整。遼寧省人社廳剛剛形成初步實施意見,並報省政府研究。廣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此前也透露,已為工資改革預留資金。

此次調整是配合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此次調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並非孤立進行,而是為配合已落地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所做報告中指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將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1個月後,國務院下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正式破冰。

“改革前與改革後待遇水平相銜接”是決定確定的一項基本原則。今年1月19日,人社部副部長鬍曉義表示,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他透露,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關於公務員基本工資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調整及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三個實施檔案。

在今年1月23日的新聞釋出會上,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指出,在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實行退休費制度,個人是不用繳費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實行與企業等城鎮從業人員統一的統帳結合的制度,要實行個人繳費。但是現行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中沒有考慮個人繳費的因素,而且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基本工資標準已經多年沒有調整。

“在推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時,國家決定適當提高基本工資標準,以儘可能使大部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個人繳費後的當期收入不降低,為順利推進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創造條件。”李忠說。

基本工資比重增加 津補貼額度減少

依據人社部此前透露的資訊,此次調整並非簡單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普漲工資,而是著重體現對於工資結構的優化,提高基本工資比重,規範津補貼的發放。

在上述新聞釋出會上,李忠指出,此次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將通過調整基本工資標準,並將部分津貼補貼或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適當提高基本工資的比重。在基本工資標準提高的同時,規範津貼補貼要按相同的額度相應減少,這部分收入並沒有增加。

對於增加的基本工資,李忠表示,大部分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個人繳費的改革成本。考慮這些因素,實際增資幅度並不大。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月人均實際增資300元左右。

李忠指出,需要說明的是,對於工資收入水平較高地區的部分人員,此次增加的工資可能不足以完全彌補個人繳費,當期收入還會有所下降。這是由於基本工資實行全國統一標準,而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因各地工資水平的不同存在差異。

他強調,在完善工資制度的同時,凍結規範津貼補貼工資增長,各地各部門不得自行提高津貼補貼水平和調整津貼補貼標準,要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改革性補貼政策和考核獎勵政策。今後要通過建立基本工資標準的正常調整機制等措施,逐步實現基本工資在工資中佔主體。

將建立鄉鎮工作補貼制度

在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中,有五分之一都在鄉鎮工作。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工資水平普遍相對偏低。此次調整將進一步體現工資待遇向基層傾斜的特點。

李忠表示,為落實中央加強基層幹部隊伍建設的`要求,穩定基層工作隊伍,鼓勵人員向基層流動,通過建立鄉鎮工作補貼制度,適當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

在5月12日的會議上,李克強特別提及基層公務員“很辛苦,收入也不高”。

西部某鄉鎮正科級公務員每月工資到手3200元,比當地社會平均工資少270元。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也表示,有的在鄉鎮工作了三四十年,工資才2000塊左右。這跟公務員的人力資本、社會地位和承擔的工作不匹配。

李克強強調,既要堅決堵住“偏門”,解決公務人員以權力參與分配、牟取不當利益問題,也要開啟“正門”,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使其收入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保障他們的合理待遇和應有的尊嚴。

有評論指出,公眾應理性看待公務員漲工資,它既是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公務員社會責任擔當的重要方面。當然,作為公務員須擺正自身位置,常懷“為民服務”之心,並提高技能更好地為民服務,只有廉潔自律勞有所獲,才不會為社會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