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的催眠術

才智咖 人氣:2.34W

你會把營銷和催眠畫上等號嗎?在此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營銷的催眠術哦!

營銷的催眠術

一、對內催眠:

首先你要認同我的理念:在企業管理中,催眠術也是能夠發揮積極作用的。目的也很明確:你要讓員工產生幻覺,高度認同企業文化,自覺遵守企業制度,甘心服從你的管理。

如果你的企業非常棒,員工的待遇非常好,那就不用再繼續催眠了。如果你的企業不是那麼好,員工滿意度也不是那麼高,那你就應該對員工實施催眠術。

既然我們知道催眠術就是心理致幻,我們就要創造心理致幻的條件,這個條件就落實在企業場的建設上。我所說的企業場就是要讓你的企業有一種磁力,員工一進入企業,立刻就被這種磁力給吸引,順著你制定的藍圖行動。

現在的員工的自我保衛意識是非常強的,他在潛意識中對企業管理者都是抗拒的,尤其是當前的80後員工,自我為中心,不服人、不領情、不融入。筆者開出的藥方是:企業內部定期召開員工大會,最好每週一大會,每天一小會。每次會議上反覆針對員工的心理進行宣傳,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危機感,讓他們相信現在的工作是多麼難得,他們是多麼幸運,丟掉這份工作後將面臨的悲慘命運。

還要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比如加入拓展訓練、融入團隊、激勵遊戲等環節和要素,這樣的話,能讓員工感同身受,分外投入。

建議企業老闆及時給員工問寒問暖,你要通過許多事件表現員工在企業的無量前途,沒有事件也得製造出來。不斷對員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攻勢,不擇手段,直到達到目標,即建立企業場。

或許有人以為這種方法不道德,那是婦人之見。無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員工,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日子越來越好過。當團隊形成一個人,做出好業績,分得好提成,過上好日子,就是雙贏。

二、對外催眠:

這裡說的對外催眠術指的是對消費者利用暗示的方式進行心理催眠,使之“神智不清”、失去判斷力,進入一種迷茫的境界,而不由自主地作出選擇。

拿旅行社為例,當遊客猶豫著不報名!當團隊猶豫著不簽約!當遊客不知道選擇哪家社!建議:“將他擊昏!”哈,並非真正去把消費者打昏,而是對他們進行心理催眠,讓他們“神智不清”,甚至“休克”過去。

有這麼神奇嗎?有的營銷人表示懷疑。但事實上,確實有很多有神奇功效的廣告就是通過心理暗示催眠法來影響消費者的行動。

比如,一家電影院在放映過程中,突然插入了一段冰淇淋廣告,一晃而過,觀眾還沒有意識到是怎麼回事時,廣告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結果等到看完電影之後,大家都到電影院門外的售貨亭買冰淇淋,效果極佳。可口可樂公司也用過這種方法,結果發現,影院旁的可口可樂銷量突然提高了18%。與此案例接近的還有兩個實驗:

實驗一:讓參與試驗者觀看電視畫面,畫面是一些圖形,在圖形中用極小的字元寫著:snow(雪),事後70%以上的實驗者表示自己有涼爽和冷的感覺。

實驗二:1957年的美國,新澤西州。維卡里試驗一種投影儀,可以在1/3000秒的時間內閃爍一些詞彙。他在一家影院做實驗的時候。分別投射了“喝可口可樂”、“吃爆米花”的資訊。而後爆米花的銷量提升了57.5%,可樂的銷售量提升了18.1%。

但是多數西方人認為這種嵌入式的偽裝符號是不道德的,是在試圖控制其他人,所以在英國和澳大利亞,這樣的潛意識廣告是被禁止的。不知道我國是不是有這樣的法律條款。我覺得應該是沒有的,否則腦白金也不會這麼狂熱的`播出。

郭德綱在北大演出的時候也曾說:優秀的演員就是心理大師,觀眾什麼時候笑,什麼時候安靜,是他預先設計好的。但是這種影響是必要的,是演員對於舞臺的掌控。而且是非主動地贏得什麼利益。因為觀眾是先付款再進場,進場也是為了滿足這部分的心理需求。

催眠過程一般經歷兩個階段,首先使消費者產生某種想法,然後再根據想法而採取行動。策劃師應針對不同的產品和人應採取不同的策略。下面介紹幾種最常用的策略。

1、命令催眠

這種策略是使消費者直接產生某種危機感,迫使自己採取行動。例如“數量有限,欲購從速”,“限量發售、售完為止”,“推廣期,成本價銷售”,“緊急行動,除夕大贈送”,“兩大送一小,送完為止!”命令性策略要求暗示語言精練。

現代生活都非常緊張,消費者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去想為什麼你的旅行社搶名額,或者你這裡真的是否最實惠,只看到最實惠的廣告語,就直接可以產生購買的衝動。

當然,這種策略特別適合“感性購買”的消費者,他們對便宜的促銷計劃有種潛意識,暗示就會使之表露出來。比如同行報名的母女,比如女同學,比如老年人都屬此類。

另外,電視購物被評價為有“催眠”的能量,有個很有趣的例子,湖南衛視臺長歐陽常林的夫人,就是“快樂購”的常客,她每天干家務時鎖定這個臺,買了幾十件商品堆在家裡,作為臺長太太,她沒有要求贈送、打折,購物對於不缺錢的人來說,是最重要、最能帶來快感的娛樂方式。

2、建議催眠

這種策略是採用溫和的語言,例如,各種報刊、雜誌中的有獎旅遊徵文,照片徵集,策劃好點子徵集,可能會有意外驚喜。都會吸引顧客的眼光。

又比如,在每年的教師節,各景區、旅行社都提醒消費者,教師享受一份優惠;三八節便是女性享受某種優惠等等。建議性策略適合於所有型別的消費者。

總之,暗示催眠法在品牌傳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待我們在實踐中地不斷開發和應用。比如,國外有家旅行社在報名的前臺不同的櫃檯前,設計了不同的氣味去影響消費者、暗示和催眠遊客。

比如,他們在負責去北美洲旅遊的櫃檯前,散發的是可樂果的香味;在辦理去太平洋群島波利尼西亞的櫃檯前,香草的芬芳沁人心脾;而在預定豪華輪做海上游的櫃檯前,則彷彿漂浮著一股海面上含碘的水汽。

3、背書催眠

品牌為了增強其在市場上的承諾強度,通常還會借用第三方的信譽,然後第三方以一種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來對原先品牌的消費承諾作出再一次的確認和肯定。這種品牌營銷策略,我們稱其為“品牌背書”(BrandEndorsement)。

從企業的角度,中央電視臺其實脫離了純粹的媒體角色,它有雙重角色和功能,一是最大範圍內有效釋出資訊;一是提供“品牌背書”式的強大背景支援。

來自奧美的一項研究表明,從文化上,亞洲人比任何一個其他地區的人都容易受“背書(endorsement)”的影響。亞洲人願意傾聽、觀察,並且當心智統一時跟隨。譚小芳認為:傳統的品牌傳播很大程度上關注品牌自己怎麼說,而在亞洲,別人怎麼說品牌也十分重要。

例如,印度從旅遊業角度,針對高階遊客,以富麗堂皇、神祕悠久的王室文化作為基礎,著力打造“IncredibleIndia”的國家形象,從而讓印度散發出無窮的魅力。這種符合印度歷史文化的準確定位,為印度旅遊業帶來了豐厚的價值,也帶動了印度其他行業的發展。

為什麼眾多旅遊景區在央視投放廣告呢?從旅遊企業的角度,中央電視臺其實脫離了純粹的媒體角色,它有雙重角色和功能,一是最大範圍內有效釋出資訊;一是提供“品牌背書”式的強大背景支援。譚小芳認為:在中國,只有央視能同時將這兩種功能發揮到極致。

4、明星催眠

有些品牌用明星代言,雖然這手法已氾濫,但只要應用得當,還是能有效樹立其專業印象的。

關於這方面的論述業界已頗多,這裡不再贅述。

成功的明星廣告是策略的成功,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將明星的作品、形象、特點與品牌有機地結合,如杭州的旅遊代言人曾是女子十二樂坊。

明星示範的力量從整容市場的興起也能窺見一斑。韓國明星發展了一個行業,韓國的明星為韓國整容業起到了巨大的廣告效應。消費者由此還產生一種偏見:認為“韓國、泰國美容整形比中國強”的假象。

國人對我們自己的美容整形還沒有真正瞭解。其實,韓國名列前茅的整容醫生甚至連我們1994年的水平還沒達到。但是大家就是認為韓國的整容水平高。這是被一種(從眾)心理所覆蓋了”。

5、公關催眠

公關事件營銷的案例比如:“81歲”的賓利.旅行者、“58歲”的美洲豹、“46歲”的勞斯萊斯.百萬銀雲(又名銀色水滴)……在一輛“賓利.大陸人R型”的率領下,21輛難得一見的古董名車被特許開上西湖白堤。

這批參加“《輝煌中國》——2007古典汽車中國之旅杭州行”的老爺車,都是在汽車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頂級名車,總市值超過1000萬英鎊,都是首次來到亞洲。在這支堪稱豪華的車隊中,不僅有歐洲皇室成員、英國貴族和各界商業名流,還有《紐約時報》等世界級媒體,“古典汽車中國之旅”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他們也通過對車隊歷程的詳細報道,真實地將杭州的美麗風情傳播到世界各地。

這個公關事件玩的大,將全世界都催眠了:杭州如同古典汽車一樣典雅、高貴、迷人,如同美人一樣吸引遊客前往。

6、輿論催眠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前段時間的5A景區評選,“選上5A”對景區來說,這不僅是陳述事實,也不僅僅是對自身成就的誇耀,實際上它最大的功效是是暗示其他消費者:這是政府權威的認證,如果你相信政府,那麼就請來我們這裡參觀遊覽吧。

而客戶的一般心態是,與眾多的人做出相同的選擇可以有效降低出錯的概率,即使是錯了,由於大家一起錯,心理也平衡。這樣利用群體壓力的方式,消費者想不“就範”,都難!

7、從眾催眠

家庭喜劇片《我愛我家》也是利用不時的笑聲來增加效果,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會被導演安排錄音笑聲,這可能是利用“電影院跟隨效應”吧,好像在家中也能和大家一起笑,人家都笑了,你不笑好像不太合適?就是這樣,效果達到了。這就是從眾效應。

其實,現在的電視上播放的情景喜劇,不管最早的《我愛我家》也好,到現在流行的《武林外傳》《家有兒女》也罷,都在劇中每個可能的爆笑點上,被插進去了無數的人工笑聲,儘管有些爆笑點,對觀眾而言,並不覺得可樂,但導演還是照加不誤。這可能是所有情景喜劇的一大特點。難道是導演自作多情,拿著人工“癢癢撓”,讓螢幕前的觀眾非笑不可?現實是,加了人工笑聲的情景喜劇,觀眾覺得它更可笑,觀眾爆發真實笑聲的機率要比沒有人工笑聲時要大得多。所以,導演不是傻子,導演深知,情景喜劇如果不搞笑那就太搞笑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利用隨眾效應的情況:衛生間盤中的小費(不一定真是客人給的)、街頭乞丐盤中的碎錢(可能那些數一直沒有變過)、平常所說的“託”、排隊多的小店.....觀光旅遊團被稱為放羊,這裡的羊群效應的學名就是從眾效應。

為什麼總裁籤售模式在家居業的零售終端屢試不爽,屢建奇功?很簡單,就是利用了佔便宜的從眾心理。您可以看到——總裁籤售模式中不管是中國區總裁、中華區總裁、全球總裁也好,總經理也罷,總之這個名頭一定要大。至於在終端現場正襟危坐的是不是真正的總裁,這個消費者在現場反倒並不怎麼關心和較真,他們關心的重點早轉到自己能否在現場搶到便宜了。

總裁籤售模式成功的要訣就是是否讓顧客佔到了便宜,而且是否是佔到了大便宜。這點廠家和商家是真要出血和割肉的,難怪98元一個的馬桶被顧客排隊搶瘋了。如果認為商家這種讓顧客佔大便宜的做法是賠本賺吆喝,那就有點太幼稚了,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商家正躲在門後數錢偷著樂呢。

再比如,每次去上海科技館附近,都會看到地鐵站旁的出租汽車候車點上,乘客自覺地排著隊,靜靜等候著。而計程車也依次排隊,一輛接一輛魚貫而入。起先以為這是偶爾現象,看得多了,才知道這裡的文明候車已習慣成自然。

沒有專人管理,沒有欄杆繩索,卻無論白天黑夜,還是晴日雨天,天天如此。凡是來到這裡候車的人,都會被井然有序的文明氛圍所感染、所約束,心甘情願地走進文明的佇列。因此,網友把這裡譽為“上海最文明的候車點”。甚至有人在薦“上海最值得一看的地點”時,就推薦科技館地鐵站外排隊候車的人。

筆者認為:“科技館站現象”有借鑑意義,因為這是一棵“原生態的樹”,沒有人為的干預,自發形成了高度自律的狀態,這正是最為理想的狀態。那麼,在華爾街騎牛照相事件等等國人失儀現象就是從眾效應的反運用了。

香港電影《雙雄》中誇大了催眠的功效,說30分鐘內就可以催眠一個人,被專家證實是不可能的。而有些策劃師向你承諾一些違背常理的營銷效果,當心,他在催眠你。策劃是忽悠,營銷是催眠,誰醒誰醉,就看定力了!

TAGS:催眠術